好 人 难 忘
文/北疆枫叶

柳梢枝头的鹅黄,告诉我清明节马上就来了,又勾起我对老乡,朋友,恩人徐彦平的再次怀念。我无法去到他的陵墓去祭扫,就让我用眼泪做墨,用真情的怀念之心做笔,为他写一篇在清明节的纪念小文吧。
一九六一年,母亲领小我八岁的弟弟从辽宁来到了北大荒,不久母亲又病世了,至此,我和小弟成为了举目无亲的孤儿,当时我才十三岁,每天只有眼泪陪伴着我。在三十里外的查哈阳农场万发分场三间房屯有个熟人,他叫徐彦平,我们在辽宁是老乡,我叫他干姐夫。
干姐夫大我十几岁,他与姐姐都是善良忠厚的农村人。当听说我母亲病逝了,还把我接过去住了几天,他们安慰我,今后有啥事就告诉我们,我们就是你的亲人。听了他们的话后,心里暖暖的,泪水立即掉了下来。我觉得他们就是我的亲人,就是我的精神支柱。
十几年里,我有什么话愿对他们倾诉,有什么困难都会找他们帮忙。不是亲人胜亲人,他们对我比亲弟弟还亲。那年代,农场蒿草丛生,道路泥泞交通不便,我又不会骑自行车,再说了,自己也没车子。我很能吃苦,去农场几十里远全是靠步行。每年我都要去过几次,因为他们就是我的依靠,就是孤儿的亲人。四姐家有台缝纫机,曾没少帮我做过衣服,到那割柴草,捡粮食要吃住他们的家。
一九六六年,弟弟肠梗阻在医院进行了大手术,姐夫听说后起早从十多里外来到医院看望。第二年弟弟又摔断了腿,姐夫帮我背着弟弟,去讷河拉哈镇给弟弟治腿,上下火车累得他一身汗水,毫无半点怨言,脸靥上挂满了对弟弟的心疼与同情。
一次给母亲起坟,姐夫不但不远几十里来帮忙,连装母亲遗骨的木匣都是他给拿来的。
平时缺啥少啥也是姐夫家帮忙解决,我很困难,自己动手插墙盖了一间小房,连买窗户的钱都没有,也是我从姐夫那背回的旧窗户。姐夫家对我的帮助一时半会难说完。
我们彼此相处得非常好,时间长了不见面相互想念。每逢年前,我会步行给他们背去些农村的豆包,他们不但不嫌弃孩子包的豆包,看样子还十分感动。尽管那年头细粮太少,也要给我拿点大米过年吃。
岁月流水野马一样狂奔,我也长大成家了。姐夫的孩子们也相继长大,他们迁到大阳树后又迁营口。他在大阳树时还为我卖过我自栽的黄烟。那时候,也没有电话与微信,邮封信往返都一个多月。当他们迁到营口后,联系几乎断了,后来听说姐姐与姐夫都已作古,让我十分悲伤和怀念。受人滴水之恩却不能涌泉去报。何况这恩如此的大,好在有现在的科技时代,有微信帮忙,我终于与干姐夫的孩子们全联系上了,让我在心灵上还多少有一点安慰。
清明节时常会雨纷纷,这是思念亲人的泪,这是对故者的感恩。岁月无情,时光不怜人,东水一去不会再复返。我再也无法见到我的恩人了,只有恩人的幻影萦绕我的面前。清明节之际,我向恩人问声你在那边一切都好吗?便往事历历在目,情是千滴泪,思在不言中。

作者简介:北疆枫叶,黑龙江省甘南县农民,中共党员,出生于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幼年失去父母成为孤儿,只读四年半书,十四岁参加生产队劳动。八O年后成为多家报刊,杂志,电台通讯员,在多家新闻单位发稿曾两千多篇。曾当选过县文联协会会员。本人热爱写作,曾荣获过第五届国丰杯诗歌大赛三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