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父亲的石榴
白志超

父亲年轻的时候在生产队是队长,改革开放后,自己干过菜园,后来进入村办企业担任会计一职,干了七八年,再后来到镇办企业干销售,从经营经理位置上退休。
父亲一辈子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爷爷常年在洛阳工作,不经常在家,所以父亲从小养成独立、爱劳动的品格,初中毕业就不再上学,协助奶奶干农活,料理家事。不管是在生产队当队长期间,还是在工厂业务非常繁忙时期,都没荒废一点自家的田地,他和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

父亲退休后,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来照管他的土地了。经常是早出晚归,一天到晚围着土地转。随着城镇工业化的发展,大部分土地渐渐被工厂占用了,只剩下邙山上最后一块地了,父亲想把它种上石榴。我觉着并不合适,因为种果树不但需要技术,还要耗费大量的体力和精力,父亲已经快70岁了,并不适合这项工作。我将自己的看法一一讲给他。父亲说:“我不懂技术,可以学,咱南河渡的石榴不是已在昆明世博会得银奖了吗?我的身体还可以,种石榴还可以锻炼身体,增加家庭收入,减轻你们的负担!种石榴也是绿水青山工程,符合国家的政策!”父亲的一席话,我听了觉着也有道理,不好再说什么,就劝他干活别太累了,悠着干!
什么事说着容易干着难,刚开始种的时候,还不能浇水,他买一辆电动三轮车和一个大塑料水罐,每天在家里把水罐装满水,然后往山上拉水去浇树,一来一回就是八里山路。酷暑季节也是,每天上午两趟,下午两趟,辛苦可想而知。在父亲的带动下,我们邻地的其他村民也开始种石榴了。在父亲种石榴的第二年,我们三家联合将村里的井水用水管引到各自的石榴地,解决了石榴树浇水这一大难题。
石榴树在父亲的细心照料下茁壮成长,第三年就开始结出又大又红的石榴,口感是酸甜可口!为了保证石榴既好吃又安全,他坚持不用化肥,不用激素农药,施肥是以农家肥、有机肥、芝麻油渣这三种按比例勾兑成的肥料,按石榴树的生长不同时期施肥,保证了石榴的酸甜可口、口味纯正的特点。膨大剂、催熟剂、着色剂,这些激素和农药一概不用,这也保证了石榴口味的纯正、绿色、安全的特点。石榴树在第四年春季的时候,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石榴树刚发出的嫩芽老是被一种不知名的虫给吃掉了,而且还找不到这种虫子。父亲就每天从早上到晚上去石榴地观察,连着观察了有十几天,终于发现有一种虫子在傍晚6点到7点时,从地里爬出来,爬到树上把刚长出的嫩芽吃掉,吃饱后又返回地里。父亲根据这一时间特点,每天傍晚带着矿灯去石榴地里捉虫,每一天晚上都要捉上百只。后来我给他提一个建议,在每一棵树树身的最低处用透明胶带缠上几圈,小害虫从地里爬出来经过这些缠着的胶带的树身,就被贴住了,这样可以减轻人的劳动强度。果然,经过一段时间捉虫治理,这种害虫基本消失贻尽。

在种石榴的过程中,要特别感谢咱们市政府、农业局、河洛镇政府,他们每年都要派出专家,技术人员给种石榴树的农户指导技术,科学管理培训,还组织大家去外地学习参观,父亲种石榴树的技术大部分来源于此。石关村村委对石榴种植户在水、电、路等各方面的保障也是不遗余力!特别是2021年河南郑州地区7.20特大水灾,往山上去的主干道多处塌方,道路多处冲毁,往各家石榴地去的小路也是多处断掉。村委各位委员分头行动,以最快速度修复了道路,给石榴丰收打下了坚实基础。更要感谢邻居大叔、大婶们,每年收石榴季节,他们都是无私奉献,任劳任怨帮助摘石榴、运石榴!体现了村民互助友爱、团结向上的友好感情!

我的家乡巩义市河洛镇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北有黄河,南有伊洛河,一年四季气温适宜,平均气温15.4℃,全年平均日照1986.1小时,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高,再加上父亲只用有机肥和农家肥,不用激素农药这些绿色生态的安全理念,所以父亲种出的石榴远销辽宁、山东、北京、上海、西安、武汉、广州、深圳、珠海、海口等省市,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积累了大量忠实客户和口碑,为河洛石榴和他自己争得了荣誉。
吹过冬日黄河的雄风,春雨唤醒沉睡的花蕾,伊洛夜风吹散夏的热,秋岭夕阳已染石榴果,这就是父亲的石榴,一枚充满爱心、团结、奋进的石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