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缅怀外祖父和外祖母
散文/娄建华
算来,他们相继驾鹤西去十年有余。可是,他们的音容笑貌,历历在目,宛若眼前。
外祖母年长外祖父3岁,民间谚语:女大三,抱金砖。
外祖父舞勺之年,外祖母及笄之年。他们在“冰人”的说合下,喜结伉俪。
外祖父,身材魁梧,气宇轩昂,刚正爽直,在村里担任教员。写写算算,无私地服务乡亲,倍受敬重。
外祖母,大家闺秀,心灵手巧,温良贤淑,善解人意,勤俭持家。受封建社会陋习迫害,自幼裏脚,形成了一双“三寸金莲”。
后来,我舅舅,我大姨母,我母亲,还有我小姨母陆续诞生。为了抚育四个调皮的孩子,二老起早贪黑,操碎了心。
春夏秋冬,四季轮回。
弹指间,二老青丝变白发,从民国,走进共和国。
历尽沧桑,做过亡国奴,受过“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屈辱;受过兵燹人祸,受过涝旱天灾。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从贫穷到温饱再到小康。可谓苦尽甘来。
就这样,他们并肩携手,相濡以沫,相亲相爱,共同渡过了七十多个春秋。时光为他们带来了罕见的“白金婚”。人前提及,无比啧叹。
垂暮之年,满堂子孙,尽享天伦。
无数次,梦中执手,有说有笑。
忘不了,外祖父教育我学过的唐诗《鹅鹅鹅》,《春晓》,还有宋词《明月几时有》,《大江东去》等等国学经典。还记得,他指点我临池,贵在有恒。
忘不了,外祖母为全家做的香气扑鼻的白面馒头和羊肉馍馍。还记得,外祖母为我一针一钱精心裁剪的御寒棉衣,让我不畏严冬的降临。
忘不了!忘不了!写到这里,不禁怅然泪目。桩桩件件,他们赋予我的温馨和爱抚,没齿铭心。
逢年过节:春节,三元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尤其是他们的忌辰,按照习俗、惯例,后辈们必定举行郑重的祭奠仪式,以示怀念。祭品丰厚,放鞭炮,点冲天雷,磕头,烧纸焚香,祈愿祝福。乘此时机,我们亲朋好友,也可以好好相聚,互诉衷肠,情义滿满。
百善孝为先。父母的恩情,大如山,深似海。寸草春晖,趁椿萱并茂,尽孝当世,为后嗣率先垂范,让中华民族的“孝道”文化,千古常青,万古不朽!!!
感念先祖,情不自禁,赋《七绝•机缘》一首述怀:
人生短短百来年,尝尽红尘苦里甜。
抚育成人恩惠大,莫失反哺好机缘。
2022.11.13
审核:梦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