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长江三峡抒怀
李建敏
凭舷远眺大长江,极目湍流画卷祥。
两岸青山飞彩链,一轮红日染霞光。
欢歌起舞异乡梦,竞渡行舟志士郎。
骇浪滔天声作美,三峡巨坝兴隆昌。
晚秋拾句
赵传法
岁月何曾在意谁,偷霜降露欲秋归。
蝉哑荷谢隐形去,菊绽桂开芳味飞。
一夜风凉醒远客,万山色染换新衣。
文人最喜斑斓景,采满诗囊墨笔挥。
秋
郜明锋
秋风一叶作飘蓬,不惧霜寒枫醉红。
紫菊芬芳花艳丽,飞鸿断续志相同。
香山瘦柳落晖里,静水残荷疏影中。
千里黄河东曲向,蒹葭白絮伴幽丛。
秋去冬来有感
刘向学
烟波江面雾升腾,枫染霞光晓日蒸。
秋老不怜花泪浸,风残冷露叶霜凝。
自然成象周天易,物类常规朔旦恒。
四季分明还节气,阴阳变化道为绳。
霜叶寄情
徐和
残蕊霜摧半夜凋,断声鸿影促心遥。
枝头槐叶空相对,瓣内菊魂不可招。
战疫梦回山寂寂,驱魔人去水迢迢。
愁听杜宇传遗恨,帐外诗情倍自豪。
明月抚窗怜瘦影
张玉双
桃林深处去寻春,犹恤花香化作尘。
明月抚窗怜瘦影,柳弦摧岸盼归人。
连宵入梦惊孤枕,几度题红生怨嗔。
半世空留些许恨,离情别绪几回真。
壬寅霜降
许宗金
浓雾缠秋季换装,西风摇柳叶飞扬。
枯荷苍苇萋萋草,灰瓦红墙冷冷霜。
旷野牛羊膘正好,农家稻谷味纯香。
四时交替将迎雪,欲问书生有几章?
学习二十大报告有感
张立平
铿锵报告蓝图绘,妙语连珠理论详。
急阅原文追往昔,遥思典故奔前方。
知今鉴古胸襟阔,矢志为公责任忙。
赶考领航新使命,江山社稷子民装。
寒衣节念母亲
秦瑞娟
秋风冷月梦牵魂,慈母飞针伴影昏。
曙露鸡啼愁黛展,娇儿新履出家门。
秋思
李晓燕
细雨绵绵落叶匆,层林尽染胜霞红。
举头又见南飞雁,勾起相思万缕中。
手机
张树静
方寸玲珑巧,寰球百度联。
洞知天下事,尽晓古今篇。
丽景撩人醉,芳音引客癫。
终朝难弃手,老幼陷深渊。
高高一点红
孙峪岩
高高一点红,花后沐西风。
环顾金黄落,眼前青紫空。
夏炎归始处,秋爽继初冬。
日复天难老,遥思各不同。
(题记:深秋了,一枝長得高高的月季仍花开鲜艳)
塞上秋·静默吟
杨波
西江月·有感于小微企业因疫受困
史丽娟
一剪梅·最是伤情一叶秋
马宜静
西江月·乡村振兴
邵桦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宋·苏轼
【译文】
月儿移动,转过了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明月不应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可又为什么总是在人们离别之时才圆呢?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事儿自古以来就很难周全。希望人们可以长长久久地在一起,即使相隔千里也能一起欣赏这美好的月亮。
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枯木怪石图》等。
这首词是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作者在密州时所作。词前的小序交待了写词的过程:“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苏轼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辗转在各地为官。他曾经要求调任到离苏辙较近的地方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会。公元1074年(熙宁七年)苏轼差知密州。到密州后,这一愿望仍无法实现。公元1076年的中秋,皓月当空,银辉遍地,词人与胞弟苏辙分别之后,已七年未得团聚。此刻,词人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
以上内容为用户自行编辑发布,如遇到版权等法律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官方客服,平台客服会第一时间配合处理,客服电话:18749415159(微信)、QQ:757700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