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妈妈,我想您了
作者:谷凤珍
朗诵:聽琴

寒衣节前的一个多星期,心情莫名的沮丧,食之无味,百无聊赖。不知为什么,那几天,妈妈生前的时光又像电影一样,一幕又一幕的出现在我的脑海里,这么些年,对妈妈的思念,就不曾因为岁月的更替和季节的变换而稍减,反而日积月累越发浓郁。
春暖花开时想您,仿佛看见上学的第一天,牵着您的手走进校园;
炎炎夏日时想您,好像又见您挥汗如雨,为我们姐弟缝补洗涮;
秋风送爽时想您,难忘您渍菜贮煤,为一家人的生计奔波;
冬雪飘飘时想您,忘不了您烧的热炕头儿和大年三十妈妈味儿的团圆饭。

忘不了,临上山下乡的前夜,您的殷殷叮嘱和眼里的泪花;
忘不了,出嫁的前夜,您的绵绵絮语和牵挂;
忘不了,我生娃时您的焦灼不安和见到外孙时的兴高采烈;
忘不了,离开通辽进京工作的时候,您既高兴又不舍的表情,迈出家门时您转身抹泪的身影……
妈妈,给了我生命的恩人,把我养大,教我做人的娘亲,您的离去,让我们成了没娘的孩子,父母在,生命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妈妈,我们想您啊!

妈妈在世的最后一个春节,我和先生及大姐一家都回家乡去了。我一进屋,妈妈就说:这回我跟你走啊!我随口回应她:好呀!看得出来,妈妈非常高兴。但正月初二家庭聚会时,商量来商量去,大家都劝妈妈暂不能去,原因是怕她路上感冒。妈妈嘴上没说什么,初三满嘴起了水泡,老妈心里想什么了,我怎能揣摩不出来呢!我赶紧安慰老人家,让她放心,五一前后我肯定会接她去北京。还好,1997年的4月18日,妈妈和两个姨终于来到了北京。先生求了辆公车把妈妈和俩姨接到了家。我在厨房看到俩姨搀扶着妈妈,看到妈妈病态的眼神,泪水差点流出来。也就在那一刻,妈妈来日无多的恐惧也埋在了我心里。我多么希望妈妈多活几年,让女儿好好照顾她,我保证让她吃好喝好玩儿好,不再过这个孩儿没吃饱,那个孩儿没穿暖的日子,女儿现在有这个能力了!

往后的日子是我跟大姐抢妈妈了。在我家住个四五天就被大姐接走了,在大姐家住个四五天又被我接回来了。妈跟姨老姐仨每天开心的玩着纸牌,玩累了就话聊。有时间的时侯,先生求公车带他们到奧林匹克、北海、景山,天坛等公园去转转,我负责在家主厨,给他们做好吃的。妈妈说这是她一生中最幸福最快乐的时光。
也许是妈妈的愿望得到了满足,了无牵挂,竟然在来京第五十四天时离我而去!好不容易争取来的孝敬老妈的机会瞬间没了,我看到医生在抢救妈妈,我想喊,喊不出来,想哭也哭不出来,我像疯了一样在病房来回跑,不知谁把我抓住了,我才哭出声来:谁让您走的?谁让您走的?再也没人回答我了!我没有妈妈了!那场景深深地刻在我的脑海,子欲孝而亲不待,那种遗憾让我至今心疼不已!

在读完《被遗忘的节日》一文后,让我明白,所谓的送寒衣,不过是人们对亲人寄托哀思,约定俗成的方式而已。我念叨着:妈妈,我想你了!寒衣节到了,女儿给您送祝福来了!
给亲人送完“寒衣”,心情似乎好了许多。也许,这是妈妈收到了女儿的心愿吧!只愿妈妈在天之灵平安祥和,衣食无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