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天铸老师题字)
图片、视频由兰光武老师提供
主编:姚京平

丹心不变 岁月如歌
文/兰光武
诵/李华敏
2022年11 月11日凌晨四点过,妈妈在万州世纪新城浪涛轩的家中一觉就睡过去了。夜里我的幺兄弟辉辉还扶着妈妈,在床边折叠式的马桶上解了两次手,辉辉还倒了两次尿。我的幺兄弟辉辉多年来,都是搁个铺睡在妈妈的脚头。妈妈平时是侧着睡,当辉辉发现妈妈躺着在睡,起来看时候妈妈已经安祥的走了。妈妈的枕头旁边有个呼吸机,这是几年前她的孙女兰芳为奶奶买的,还有止咳的特效药,也是兰芳托人在香港带回来的。妈妈年轻时患过肺病,到了晚年肺功能大部分伤失。旁边的制氧机是妈妈的女儿菊菊和女婿王刚为她准备的。我们在外面打拼,妈妈就是和我的幺兄弟一起生活,饮食起居都是由幺兄弟关照。现在,妈妈走了,妈妈就这样走了,我在妈妈的遗体旁守了一天一晚,思绪不断,眼泪未干。

十日下午妈妈有点不舒服,没有打麻将,多年来,妈妈上午带呼吸机和制氧机,在妈妈的床边,饭桌旁和麻将桌旁都放有制氧机。每天下午,都是辉辉约亲朋好友来陪妈妈打麻将,妈妈几年没有下楼了,就剩下这点活动,几十年只有这一天例外。我的二兄弟他们隔得远,每到周末都要下来陪妈妈打麻将。我的妹妹和妹夫在上海,每月给妈妈给一千元作为活动经费,过年过节给妈妈一个大红包改善生活。

十日这天妈妈是在床上的小饭桌上吃的晚饭,妈妈牙没有两颗了,每顿辉辉都给妈妈准备的有鳝鱼和鸽子汤。吃晚饭的时候,妈妈把我叫到她床边,把鸽子汤里的鸽子肉全部夹在我的碗里。

晚饭后,妈妈又把我和妹妹叫到她的床边,给我们讲,这些年出过国,到了十几个国家和地区,还到了香港,澳门和台湾,去看了港珠澳大桥。是啊,走的这些国家和地区,及国内的大城市。都是辉辉背着“三大件”(折叠式轮椅,折叠式坐便器,和便携式制氧机。)陪妈妈去旅游的。11月5日,我背着折叠式坐便器和制氧机,用轮椅推着妈妈到“小八仙”会馆去参加了我妹妹60岁的生日聚会,竟成了妈妈的最后一次出门。妈妈在妹妹60岁的生日上那声音洪亮的讲话,竟成了妈妈对大家最后的祝福。

妈妈说该去的地方都去了,该吃的都吃了。妈妈说她死了以后你们不要哭,不要悲伤。要好好活着,好好生活。子子孙孙都要好好工作,好好学习,听党的话。

妈妈入党已有六十余年了,在建党100周年的时候,还获得过“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妈妈不管在什么场合,口口声声都讲是党的培养才有了今天,是共产党给我们带来了幸福的生活。妈妈说她是由居民委员干到在街道办事处工作的,现在还享受公务员待遇。只要吃得苦,勤勤恳恳,别人是会理解的,组织上是会知道的,机遇总会有的。那些年妈妈还说过有些事要想得通,赚钱向前看,赊本打倒算,总有希望。这些话还印在我的心里。我不忍听完妈妈好象是遗嘱的话就含泪出来了,谁知道这是妈妈在交待后事呢!

在防疫形势严峻复杂的情况下,经过多方运筹,加之妈妈的善良厚道给人们留下的美好印象。变困难为机遇,化复杂为简单,使崎岖成坦途。12日在殡仪馆为妈妈举行了隆重的悼念和遗体告别仪式,同日在“小八仙”会馆搭设了灵堂,14日天未亮,在风声雨声哭声和鼓乐声中,在离市区几十公里外的万福堂公墓,妈妈的骨灰盒与早年去世的爹爹的墓顺利合葬。天地同悲,英灵永存!
妈妈呀妈妈,我们永远怀念您!

我下乡在梁平县新华公社新风五队,妈妈到乡下专门来看我。妈妈说,你婆婆说得好,旧社会给地主种地是当牛做马,现在种地还有半年的粮油补助,政府还要给你们修房子有什么不好。床不忙做,就这样找两个板凳搁个铺,妈妈说以后给你做个四大柱的双人床来,免得以后再做。那个时候讲的是安家落户哟,穷人有穷人的打算。第二年我参加了梁平县第一次知青代表大会,妈妈作为家长代表也来到了梁平,我们母子两又相会了。那会场上放的歌曲我现在还能哼两句,“革命风雷激荡,战士胸有朝阳”。
出来以后到我了川南小镇珙县巡场金沙湾养路工区当铁路养路工,妈妈到工区来看过我。妈妈看见我用的铁镐有七八斤,比三四斤的锄头还重,看到我满是茧巴的手,看到我晒得和非洲人一样黑的脸和肩膀,妈妈说当工人也苦啊!好在有人给你做饭,好在每月有工资,你每月把钱寄回来,我们用起也心疼啊!好在你身强体壮,要好好干!
后来我调到自贡,妈妈又利用出差来看过我,带来了给我织的毛衣,还把我穿破了衣服补好。妈妈的毛衣织的好,在旧社会妈妈因家里穷考上女子中学无钱上学,我的外公去世的早,外公去世的时候妈妈才几岁,我的婆婆远走他乡去帮人,给人当保姆挣点钱回来养活舅舅和妈妈。妈妈上不成学了,就靠给别人织毛衣求生活。妈妈的针脚功夫好,补的衣服可谓天衣无缝。穿在身上感觉神气又有温暖。真是“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哟!

现在妈妈走了!妈妈呀妈妈!我没有妈妈了,我的女儿兰芳没有奶奶了,我的小外孙洋洋没有祖祖了!那年回来,您把我和洋洋带到新世纪,要洋洋比着脚给他买了双皮鞋,洋洋满一岁,满两岁的时候,您和辉辉都赶到了北京来给洋洋做生。洋洋大了,我们换了新房子,您又打了好几千元,要给洋洋买个连着柜子的新床。后来妈妈因身体原因不能来北京了,到了我的生日,到了娃儿她妈的生日,到了芳芳的生日,到了洋洋生日,妈妈都要给我们送个生日蛋糕。听说芳芳考上了中国人民大学的研究生,听说芳芳要到美国学习,都打了钱来鼓励她自强不息,拼搏奋斗。是啊,天道酬勤,梅花香自苦寒来。
芳芳5岁的时候,婆婆才把芳芳带到重庆,芳芳是婆婆带大的。我到朝天门码头去接婆婆和芳芳,婆婆牵着芳芳,从船上走下来,把芳芳的小手交给我对着芳芳说,这是你爸爸,喊爸爸啊!婆婆对我说,你和根萍两个加起来六七十岁了,才有个女儿,现在她要读书了,别人带来我不放心,我亲自带上来交给你们。虽是个女儿,要好好带着她,河里无鱼虾也贵,自古无儿女值钱。 婆婆八十岁的时候去世,我们带着芳芳回万州给婆婆送终,婆婆“辛劳八十秋,抚育三代人”。2011年婆婆墓地要牵坟,芳芳北漂听说后,立即打回五千元说要给她祖祖选个好的墓地,要为她的祖祖尽点孝心。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芳芳把她的祖祖记在心头。
妈妈啊妈妈!我们再也听不见要过年的时候,妈妈呼唤我们回来过年的的声音了;到了洋洋放寒暑假的时候,我们再也听不见妈妈叫我们带洋洋回万州来耍的声音了!在季节变幻的时候,我们再也听不见妈妈嘱咐我们要多穿点衣服,注意冷暖和注意安全的声音了!

妈妈呀妈妈,虽然听不见这些声音了,您对我们的嘱咐和教诲,我们永远记在心头!我的家乡在万州,我的兄弟妹妹在万州,我的婆婆,我的爹爹和妈妈的坟在万州,到了清明节,我们要回来再跪在坟前,祭拜我的婆婆,祭拜我的爹爹,祭拜我的母亲!
光荣在党六十年,丹心不变;
春秋走过九十载,岁月如歌。
妈妈,安息吧!我们永远怀念您!
2022.11.14. 于万州





作家简介:兰光武,在长江边上长大,当过知青下过乡,后来到铁路上工作。现随女北漂带小外孙,偶有诗文,喜从中来。
朗诵家简介:李华敏,笔名淡淡的茶香。现任《世界诗人》《诗意传情诗社》《五月的鲜花诗歌朗诵艺术团》《海岸诗歌》《采菊文苑》《全球诗歌辽社文化网络传媒》多家平台主播。有作品在微刊平台出刊。市级区级朗诵大赛多次获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