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钓 鱼》
作者/恽建新 导读/沈丽萍

柯青志县长生着个大脑门,大脑门下生一个大鼻子,大鼻子下又生一个大嘴巴,大嘴巴下还挂着个大下巴。这几大合着相书上的南岳、中岳、北岳是贵相。这是柯青志当年 在农业局当技术员下乡蹲点时 一位房东给他看的。那房东姓莫,早年有过当阴阳先生的历史,当时柯青志说,我这眼睛不大呀。莫大爷说,眼睛不大不要紧,你这眼睛亮,亮如点漆;有神,神光内敛———哈哈哈,你有十年官运哪!此话不想竞被言中,柯青志刚交不惑之年,真被推选当了县长。
柯青志上任两年以后,莫大爷找上门来了。柯县长不是一阔脸就变的浅薄人,取消了一次不太重要的会见,真真诚诚接待了他。柯夫人端来了瓜子、糖果,泡了杯碧绿澄清的香茶,还削了只又红又大的苹果,满脸笑容地递到他手上。

柯县长宽厚地笑笑:"你来大约有什么事吧?你说,只要我能解决的。"
莫大爷心一横,把事情兜了出来。
事情很简单。这两年,莫大爷承包了村上的鱼塘,成了养鱼专业户。他隔壁有个人在县里管老干部的工作,就在前天,那个邻居回来告诉他,说星期天要带几十个老干部到他这里来钓鱼。说他的塘四周有杨有柳,背靠青山,老干部可以来散散心。说老干部都是为革命做过贡献的人,是我们国家的宝贵财富。还说莫大爷是受过他们恩惠的,解放前,靠一只罗经,骗几口死人饭吃,差点饿死,要没有他们,能有你现在的日子?能让你养鱼?让你当专业户?至于鱼嘛,你放心,当然要付钱的,价格嘛,就不要计较了。

当天晚上,莫大爷没睡着觉。他清楚这塘里的鱼,夏天赤脚下去,十个脚指头都能钓上鱼来,这几十副钩子下去,要钓多少?他和老太婆在塘边的看鱼棚子里商量来商量去,回绝不行,自己确实受过这些老同志的恩惠,现在政策这么好,连一点鱼都不肯贡献,也太不仗义。但想到一条条银子似的鱼划着弧线甩上岸来,心又颤颤地痛。最后还是老太婆想出了个主意,找柯县长去。
柯县长听完,也怔住了。这次老干部活动他是知道的,还接到张请柬请他带队,但没想到会是去莫大爷的塘里钓鱼;更没想到,为这次钓鱼,莫大爷老夫妻俩会急得合不上眼。

柯县长大脑门上冒汗了,莫大爷那位邻居的热心话句句有"道理"。但这"道理"背后分明又有着拿不到阳光下面来的东西,在他的经验中,这种"道理"最难对付。
莫大爷看到了柯县长的窘态,讷讷地说:"柯县长,要是这事为难,就不麻烦你了。"
柯县长却也固执,一拍桌子说:"莫大爷,你别走,今晚住在这里,会有办法解决的。"
柯县长很自信。他相信他的大脑门。
柯夫人端来了可口的饭菜,两人面对面,干掉了半斤洋河。柯县长豁出去了,今晚什么事也不干,陪陪这位老房东。
晚上,柯夫人叫儿子睡到沙发上.让莫大爷睡到儿子的小房间里。
这一夜,柯县长仰着大脑门,一双小眼睛始终睁得亮晶晶的。临到天亮,遥遥一声鸡啼传来,竞唤醒他的灵感,将计谋告诉了老大爷。

第二天,莫大爷迈着踏实的步子回去了。
星期天,柯县长兴致勃勃地参加了老干部门的活动。他带着几十个老干部乘着一辆漂亮的大客车开到了莫大爷的鱼塘边。老干部们对着青山绿野,鱼池清波,雅兴大发,垂钓的垂钓,做诗的做诗,塘边白发映童颜,老夫化少年。
柯县长到一个个老干部身边巡视,给他们做参谋,告诉他们,这塘里养的都是鳊鱼,鳊鱼最喜欢吃的饵料是山芋。而柯县长叫那位热心邻居备的饵恰恰是每人一袋蒸熟的山芋块子。

一天的活动结束了。老干部们垂钓的成绩不太理想,有空手而回的,也有钓了一条两条的,但莫大爷烧了两大锅白梗米饭。炖了几大盆鲜鱼汤端到塘边让他们野餐,使他们个个心满意足。
临行前,柯县长讲话:"今天活动搞得很好,宋代欧阳修太守说,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我说我们的老同志是钓翁之意不在鱼,也在山水之间。"
众拊掌大笑。

车子发动了,柯县长走过去,拉住莫大爷的手说:"谢谢你,我代表老干部们谢谢你。"
莫大爷说:"我该谢你呢,要不是你那个主意,我⋯⋯"
柯县长嘘一声,瞥一眼车子,低声问:"你回来怎么弄的。"
莫大爷眨眨眼睛,低低地说:"我回来煮了三百斤山芋,和老太婆在塘里撒了两遍。"
"哈哈哈⋯⋯"柯县长笑了。
"哈哈哈⋯⋯"莫大爷也笑了。
"哈哈哈哈⋯⋯"奔驰的大客车里,老干部们笑得更响。最后一阵笑声中,柯县长却沉默着。他的脸色很凝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