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血人儿原创诗词集——152
情系红薯
文/蓝血人儿

今天,老婆买了一袋红薯,看着红红的表皮,不由勾起我肚里的馋虫蠕动。回想起小时候的经历,有甜蜜有苦涩,也有快乐更有悲哀。
我的童年,记忆最深的莫过于红薯了。因为它不仅给了我身体上的滋养,更使我精神上得到了富足。因此,每每看到它不由地使我感慨万千,心中陡增一股坚韧、自信、拼搏奋争的勇气和力量。
红薯其实在人们的心目中是不陌生的,又名地瓜。有红皮的和白皮的两种,因地区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称。比如,在我们华北地区就称为红薯,块根可作粮食、饲料和工业原料。
记得那会儿还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刚散生产队时期,我村的无论土地沙地,无论旱地水田,沟沟岔岔,坡坡岗岗,全都被绿色的藤蔓覆盖着。藤蔓下的土层里就生长着那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红薯。

小时候,对大人们春末夏初耕田的劳作,我们小孩子是熟视无睹的;对他们在炎炎夏日里锄草翻蔓的辛勤,我们更是视而不见;我们期盼的就是到了秋天的时候,红薯成熟了,那荡漾着欢声笑语的收获果实的甜蜜时刻。
那时的乡村小学生,是随季节上学、放假的。麦天放麦假,秋天放秋假,说白了放假就是为了回家去地里干活儿,给大人打下手的。我们孩子们人小体弱,分派的主要任务就是拿把镰刀去割那些匍匐在地的藤蔓状的红薯秧的。其实,那活儿也并不轻松。红薯秧藤蔓盘枝错节,互相交叉缠连,整块地就像一张织在一起的绿色大地毯。所以,割的时候,全家人横向排开,倒转身体,然后弯下腰,翻卷着割断与土地连着的主根,再把每个人之间的缠连割断,等到滚成一个直径与我们个子高矮差不多的“球”时,割断四周,再进行下一个“球”的制造和滚动。然而,往往是我们汗水未落,尚未歇息,后面的大人们又开始挥舞镢头、扎钩等挖掘工具从土里刨挖那使人垂涎三尺的红薯。
当结束了一块土地的收获,接下来老爸就套上马车把红薯拉到家里。看着堆积如小山似的红薯,心里想着该怎样吃它们是最好吃最美味的。煮着吃,馏(蒸)吃,烧着吃,烤着吃,各种各样的吃法,在心里过了一个遍,还没等实施,就等不及了,索性拿起一块,在衣服上随便蹭了蹭,就生着吃开了。真好吃啊,又脆又甜,赛似水果。

多么嘴馋的一幕,恐怕让现在的孩子们不敢想象,他们甚至会不屑一顾地说:那有什么好吃的,比这好吃的东西我都吃腻了。可是,那时候的农村就是那个样子,白面吃得很少,几乎都吃不到,惟有这不择地势不挑气候都能生长而且高产的红薯,确确实实拯救了勤劳而苦难的农民,使他们生存延续下来。
那会儿,我家三个男孩儿,而且男孩饭量大,俗话说,半大小子,吃死老子。那会儿我家全靠红薯才熬啦过来,然而吃多了,总会有这样那样的不适感。由于它所含糖分过多,食用过量就会使人烧心、吐酸水或肚胀排气的感觉。再就是,吃法单一,也容易厌烦。于是,老一辈人就学着做许多新的吃法,像切成薄片晒干,然后磨成粉红薯面,这样就可以做轧饸烙、擀包皮面等花样的饭食了。还有更高级的吃法,就是把红薯用机器打碎,滤出汁液,沉淀出粉来,也就是所谓的“淀粉”了,当然,有了淀粉,可以做成粉条,做成凉粉,单那口感的滑溜,保证你吃了还想吃!
记得那会儿的冬天,特别的冷,夜又漫长,大人们怕孩子们晚上饿(那红薯就不顶晌,晚上都饿)所以,就在火炕的火边上放满已蒸熟的小红薯,晚上饿了就吃。火已把水分蒸发,留下热腾腾的红薯筋,嚼在嘴里咯筋筋,可有嚼劲儿了,也甜的很。那会儿的我们家家户户大多都是喝玉米糊糊,放进几块红薯,真是甜上加甜。再冷的天,也要端着碗去邻居家唠嗑。

又是许多年过去了,家乡的土地上早已看不到红薯的影子了,它似乎退出了这里的历史舞台,只有很少的人家用很小的一部分土地来种植,问其故,答曰吃稀罕。好一个“吃稀罕”!现在人们食用品种丰富多彩,菜部里卖啥菜的都有,只有你没吃过的,没有你买不到的!更要把以前当主食吃的红薯说是改善生活!
我去网上搜了一下,其实,红薯还蕴藏着一些还不为大多数人所了解的营养知识,比如“和血补中”、“宽肠通便”、“增强免疫功能”、“防癌抗癌”、“抗衰老,防止动脉硬化”等效用尤其是红薯皮,最抗癌。所以,更应该对这稀罕物刮目相看了!
忘不了的那个时代,忘不了的那个年代,忙忙碌碌的生活,怀恋过去,珍惜现在。而那萦绕在梦境中的红薯,无异于连结那个时代的一个情物,它有情而无价!
思路忽然乱了,就随手洗啦一个红薯,咬了一口,嗯,还是那时候的味道,甜!
一瞬间,我的眼睛含满泪水,老婆问我咋了???我说好甜!其实,我是怀念以前的农村生活,感谢红薯的恩情!
2022.11.17日晚22:18分创作原稿
蓝血人儿原创原稿

作者简介:王力科,笔名:蓝血人儿。诗歌婉约派创作者,河北省沙河市南掌村人,43岁,自学诗词十六年,初中文化,是河北省采风协会会员,作品上过书上过报。多家网络平台都刊发过。代表作有:情系沙河1/2/3/4,七夕月夜,七夕月色,七夕,情人节,暗恋,爱……等多创作情感之作品。现实生活中是个瓷砖装卸工,没事爱创作诗歌来陶醉人生!作者简介:王力科,笔名:蓝血人儿。诗歌婉约派创作者,河北省沙河市南掌村人,43岁,自学诗词十六年,初中文化,是河北省采风协会会员,作品上过书上过报。多家网络平台都刊发过。代表作有:情系沙河1/2/3/4,七夕月夜,七夕月色,七夕,情人节,暗恋,爱……等多创作情感之作品。现实生活中是个瓷砖装卸工,没事爱创作诗歌来陶醉人生!
一次投稿将同时发布六大平台
凡发表于思归客文学的作品,将自动同步发布于腾讯新闻、腾讯快报、凤凰新闻、网易新闻、360图书馆、一点资讯等六大媒体平台,被多渠道传播。阅读量较高的文章还将发布于人气火爆的今日头条、百家号、搜狐新闻、简书。需转载原创文章的可申请授权(编辑微信:czj6904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