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黎改梅,笔名孤影拾月,甘肃省庆阳市合水县人,喜欢记录所见所闻所思。

技多不压身
作者 / 黎改梅
能文能武,不分男女,是每个人的梦想,也是我的梦想,当然懒汉除外。
俗话说得好“求人不如靠求己”,要靠自己,得多学多看才能多用。技多不压身,谈不上万事不求人,完全可以小事不求人,还省时省钱。
有了家,免不了修修补补,今天不是柜子掉螺丝了,明天插板不过电了,后天马桶又漏水了,要不就是灯泡坏了等等,反正闹心事不少,小麻烦不断。
刚参加工作时,虽然是十月份,已连续下了两场雪,压劈了胳膊粗的树枝,气温骤降,冻的人只打哆嗦。因为九月份单位已将生火炉煤和煨床的细沫煤给职工分完了,没有多余的煤分给我,便让灶师傅给我抬了两小框烧锅用的小块煤。
为了度过漫长而寒冷的半年,节约可怜的那一点儿煤,晴天不敢生火炉,只有下雪了才生火炉,房子有点暖意了就把炉子封住,或者白天到同事的房子里蹭火炉。晚上有电就靠电褥子取暖,没电了(那时候冬季每月要限十天或半个月的电)就用盐水瓶装开水放在被窝里取暖。
房子里只有一个插板,钉在桌子与床头中间的墙上,是插电褥子和台灯用的。电线也不知道用了多少年,发黄裂缝,插板的每个插孔都被烧的有点变形。有天晚上两点多从村上回来,打开冰窖一般的房子,准备直接插电褥子睡觉,谁知插板不过电,三个插孔都插遍了,电褥子还是不热,无奈之下,只好抱着几个盐水瓶睡了一晚上。
第二天,不好意思找领导要插板,总觉得有份工作已经挺知足了,况且初来乍到,就找领导要东西,也张不开口。于是到办公室借了改锥,将插板卸开,发现里面的接线断开了,重新接了线,插板也能继续使用了。虽然是第一次接触电路,但也没费啥事,把插板修好了。
上班前买了一个单人电褥子,又短又小,睡觉时必须蜷缩一团,否则一晚上下来,脚底凉冰凉的。有了第一次维修插板的经验,一时兴起,便买了电线,新盘了和床一样大小的电褥子,晚上睡觉也不用蜷缩成一团,暖和了许多。利用空闲时间,更换了房子里的电线和开关,修好了门锁窗户和抽屉,将房子里有毛病的地方,该换的换,该修的修,该裱糊的裱糊。
从此,我的抽屉里除了笔纸算盘,便多了改锥钳子钉子螺丝。遇到需要维修的,尽量不麻烦别人就不麻烦别人,自己实在修不好再想其他办法。
房子年久失修,春季一场大暴雨在我下队的时候将我的床变成了黄泥滩,看着泥乎乎的铺盖,再看看漏雨的顶棚,我的眼泪瞬间喷涌而出。眼泪改变不了现实,我清楚是房顶的瓦参合不严,导致雨水漏进了房子。第二天借了梯子,在同事的帮助下,我爬上了房顶,将松动的瓦一个个恢复原位,在以后的七年中再也没有发生漏雨事件。
下队要骑自行车,一天骑几十里路,时间久了,自行车小毛病不断,每次维修要花费几块钱,对于我来说,每月到手的工资也就一百多元,几块钱也不是小数目,能省就省。每次维理自行车,就仔细观察师傅如何修理自行车。慢慢的自行车常出现的小毛病,换气门芯,按链条,矫正车头,紧螺丝等等,自己就能搞定。如果有工具,补车胎也没问题。
买了新房子,在装修之前,先买了马桶,自己就按照图纸安装了马桶,不仅省了五十元,还方便了装修师傅。这是我平生第一次安装东西,安装的是我第一次见到结构比较复杂的物件,为此我还洋洋得意了好长一段时间。
自从有了淘宝拼多多和百度,让我学到了很多小技术,也让自己变得忙碌起来,生活也充实了许多。从最简单的换螺丝钉到换配件再到维修,让我从束手无策变成胸有成竹。
学会了网上购物,除了购买衣服和生活用品,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购买了自带胶壁纸,利用晚上时间,独自一人把家里的所有墙壁都贴上了壁纸。虽然贴的比不上专业人士,但整体看起来不错。自从学会了贴壁纸这项技能,每隔几年便更换一次,让家里总有住新房的感觉。偶尔有人让帮忙贴壁纸,也会欣然而往。
后来空闲的时间越来越多了,就揣摩着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家里新购置的置物架、鞋架、凳子、餐桌、书架、书桌,小床照着图纸,也能安装的丝毫不差。至于马桶、柜门、小型电器和日用品的小毛病,都能轻松解决。如果再换新家具,床、柜子一定自己来安装,这样才觉得有成就感。
当然,也有失误的时候,有次正在炒菜,连接电炒锅的插线板冒火星,赶紧关了总阀,打开后,开关里面连线了,接好线后,开了总阀,将电炒锅插线刚插进插孔,一股气流将我打到在地,顿时懵圈了,不知道咋回事,半天才反应过来。说起来也可笑,一连两天都没敢进灶房。后来买了电笔,不用担心被电突然袭击了。
“活到老,学到老”,大多数是人们一生后知后觉的事,并不一定刻意去学的,也许是一时兴起,也许是处于好奇,也许是顺手牵羊,而我是为了方便以后自己能解决同样的问题,也同时省去了一笔没必要的开支,更是增加生活的乐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