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组 诗评老师:林海雪原1.浅冬
小乙/辽宁
凭几粒碎玉
我要给母亲兑换件羽绒服
坡上的野菊花一笑,晃了晃头
【林海雪原点评】
初读这首小诗,感觉很温馨,也很感动。“碎玉”本是雪花的别称,“几粒碎玉”点明了浅冬之浅,真正的寒冷还未到来,仅有“几粒碎玉”驾临,还有菊花盛开,但是为人子女却已经未雨绸缪,开始为母亲做保暖的准备,“几粒碎玉”是否也暗含了诗人“即使手中不是很宽绰”,也要用自己的能力去温暖母亲,保护母亲度过即将到来的寒冬,这是多么令人感动的赤子之心啊!难怪坡上的野菊花也欣慰地笑了,可是却“晃了晃头”,再一次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深化了主题:现在还是浅冬,鹅毛大雪还未降临,几粒碎玉还不足以给大地母亲换来厚厚的羽绒服!老师比喻、拟人、借代几种修辞手法的灵活运用,欣赏学习了!
2.浅冬
文/于乐之
秋天跑得太快
落叶追不上
只看见夜幕早早卷起阳光
【林海雪原点评】
一句“落叶追不上”,就向我们呈现了一幅浅冬画面,秋已尽,但地上还有落叶,末句用“夜幕早早卷起阳光”进一步向我们说明,秋天已经离去,冬天开始来临,我们开始过昼短夜长的日子。小诗虽然简洁,但是语句明快,几个动词“跑”“追”“卷”,一句一个动作,一气呵成,将浅冬之浅活灵活现地呈现出来。欣赏学习了!
3.浅冬
文/吉新
刚褪去斑斓,又添清霜
半寒半暖的心境,未平复
暗香,已从梅林飘出
【林海雪原点评】
老师首句一个“褪”字和一个“添”字,将层林浸染的秋天刚过,浅冬刚刚开始,如立体画一般向我们呈现开来,带着点淡淡的不舍和无奈,心境自然也随着季节“半暖半寒”,但末句一转折,一缕“暗香”从“梅林”飘出,带给诗人无限欣喜和希望,让诗人从秋的遗憾中解脱出来。这首小诗初看似是写浅冬,是否也暗含了诗人一个从欢快到无奈、遗憾、郁闷再到欣喜和对美好生活憧憬的心路过程呢?小诗不小,意蕴深厚,欣赏学习了!
4.浅冬
文/月色明净
墙角的石磨不语
麻雀,一声声唠叨
落在一树经霜的柿子身上
【林海雪原点评】
“墙角的石磨不语”,暗示着秋天谷物已经收仓,人们开始冬藏,储存起所有,等待春天的到来,而麻雀,给人的形象就是整天叽叽喳喳,这是否像极了家中的长者,时刻牵挂着那些个在风雨中打拼“经了风霜的柿子们”,此时他们还未归家,还在枝头栉风沐雨,所以他们忧心如焚,念叨个不停。表面上是描绘了一幅浅冬图:秋天谷物已藏,麻雀找不到吃的,叽叽喳喳,忽然发现了枝头上尚留的几枚柿子,实际上“儿行千里母担忧”,盼着孩子早早归来。另解:石磨也可代表一些踏踏实实干实事的人,他们整日勤勤恳恳,沉默不语,不居功自傲,不邀宠侍骄,但是那些整天无所事事的麻雀,初冬来临,找不到吃的,看见了几枚柿子还不知足,不懂得感恩,依然唠唠叨叨,埋怨不停,二者形成鲜明的对比,既描绘了一幅浅冬图,又反映了社会上的一些人,小诗拟人化的表现手法尤为出彩,欣赏学习了!
5.浅冬
文/三人行
寒霜为秋的饯行狼狈收场
醉枫颜残荷扇银杏脱黄袍
狂风吹着口哨奔向雪家路上
【审核建议】
意象有些繁多,所以诗文就显得较为混乱,另第二句有些拗口。
6.浅冬
文/梅香千山雪
校舍外 枝瘦 石寒
——雪仗
隐现在一脸茫然前
【林海雪原点评】
“校舍外 枝瘦 石寒”,一幅很有冲击感的浅冬图,时间、地点、季节交待明了,树木叶已褪,可不就瘦了,天冷了,石头也更加凉,又或者运用拟人的表现手法,暗含连石头都觉得寒气逼人了,那么冬天也真的到了,大有马致远的“古道 西风 瘦马”的感觉,但是空行之后,一转折,雪仗还未能打起,这只是浅冬罢了,冬天才刚刚开始,不过雪花已经在来的路上。小诗运用拟人的表现手法,将初冬的冷、荒还有雾蒙蒙的天气完美地呈现出来,欣赏学习了!
第二组 诗评老师:飞雅
7.浅冬
文/恩雅
风,凛冽着寒意
妖娆的锦,蓬勃的绿
都在一派凉薄里退去
【飞雅点评】
季节进入“浅冬”,风渐渐变寒,世界一派萧条,作者运用对比反证,从深秋的斑斓入手,描绘浅冬的凉薄,过渡自然,主题明确,文笔优美,尤其“退去”令人遐想,但“浅冬”风还未过于“凛冽”用词尚需斟酌,另外个感诗意的延展性还可以更佳,浅评,不当见谅。
8.浅冬
文/清心
顺着,秋去的背影
一曲《画你》
把那句诺言,揉进夜的凉里
【飞雅点评】
秋的告别,迎来“浅冬”,一曲《画你》,在音乐的旋律中,多少不尽言,多少依恋,多少爱都在缓缓流淌,令人随着作者的笔墨沉浸在情绪里,尾句“那句诺言”,什么诺言?滚烫的爱之诺言吧?“揉进夜的凉里”,“揉进”用得妙,这个浅冬不太凉,爱暖中和了夜凉、冬凉;小诗节奏感强,意境美,文笔顺畅,耐读回味,值得我辈学习!
9.浅冬
文/芳草兰馨
枯叶,拨弄些凉词
瘦枝摇着月影
寒烟锁江,静待雪的归期
【审核建议】
浅冬的画面勾勒得很古风,词语也精打细磨,末句也很有意境,但微型诗尽量以现代语言去抒写表达,不要古今混搭,找出浅冬的特性,更真切表达对应的情绪和感受!
10.浅冬
文/小燕子
窗外 树渐渐消瘦
虫鸣蜷缩也慢慢隐去
白色的梦 何时与你再重逢
【飞雅点评】
小诗一二句主要描写秋之离开,拉出“浅冬”;开头“窗外”就是拉开一幅画面,然后“消瘦”“隐去”引人注目,尾句“白色的梦,何时与你再重逢”诗意延展,季节由浅入深后的变化,从意象与心境搭线,“重逢”这里有太多故事可以发生,期待一场大雪纷飞,还是期待人生的再度重相逢呢?梦总是令人回味的!
11.浅冬
文/杨忠
清风吹冷6
很多惦念未及抒写
时光不觉从深秋而来
【飞雅点评】
小诗由风入手,一年四季,东南西北风,或暖或凉,“浅冬”的风无疑是冷的,小诗第二句抒情,尾句点题,环环相扣,节奏紧凑;亮点在第二句,秋之美韵与收获,秋天的故事仿佛还没来得及抒写,就已入冬,叹时光太匆匆!
12.浅冬
文/平凡的人
雪花未开。风轻轻地吹
摇落几片夕阳
是谁?还在燃烧那层层枫红
【飞雅点评】
首句四字点题,主题鲜明,紧跟一句“风轻轻地吹”掀起情绪,后两句将诗意延展提升,尤其尾句用疑问“是谁”?将读者的心吊起后又陷入沉思;“摇落,燃烧”将诗灵动化的同时,也感受一种情感在涌动,依依惜别后仍然有思念在燃烧,作者寄情于物,借自然现象表达情感,表现手法张弛有度,点赞学习!
第三组 诗评老师:岐麟散人
13.浅冬
文/竹风琴韵
大雪,还在胎中
转身的背影
——并没有穿过死亡地带
【岐麟散人点评】
首句以雪还在胎中,巧妙点出初冬,二句转身的背影是写秋冬交替,秋即逝,冬将至;二三句空行,追求微诗结构之美;末句给人感觉突兀,诗人可能想表达的是冬天万物箫条,而用了一个死亡地带写出,与作者商榷。
14.浅冬
文/道冲
小阳春 披着最后一丝斑斓
深秋拐弯处
青霜点燃一抹柿子红
【岐麟散人点评]】
首句借小阳春过渡,秋尽冬至,二句一个深秋拐弯处,“拐弯”一词活用,暗示了初冬,末句借青霜和柿子红暗示初冬景象。
微诗语言优美,意象选择精准。
15.浅冬
文/金以茉
风 总是耐不住性子
落叶的后事还未安置
就与薄雪密谋起下一个春天
【岐麟散人点评】
风/落叶/雪三个意象的有机叠加,让微诗诗意饱满、宽广。
微诗另一个特点就是语言的张力十足,耐品耐读。首句"风 总是耐不住性子",用拟人的手法给读者留下思考空间,二句抓住深秋的特征,落叶飘飘,为浅冬过渡,末句中下一个春天,让诗作充满活力和生命力。
16.浅冬
文/山泉清清
跨过秋的门槛
储存喜悦
期待与雪姑娘浪漫共舞
【岐麟散人点评】
诗意直接明快,从秋到冬,从喜悦到期待,那份渴望之情纸端流淌。
17.浅冬
文/锦瑟
窖藏起这一季安暖
瞅瞅白生生的窗
卸下满肩霜色。父亲笑了……
【岐麟散人点评]】
首句过渡,“窖藏起这一季安暖”,秋天即将结束,又将开始新的季节轮回,“窖藏”一词用的传神,二句“瞅瞅”让诗作有了动感,白生生的窗给人一种冬的感觉,可能是雪,也可能是霜,末句作者想到了父亲,忙碌了一秋的父亲终于可以歇一下,也道出天下农民的辛苦与不易。“卸下满肩霜色”,值得每个读者去细品。
18.浅冬
文/兰草
红枫,披上了婚纱
你的风姿融入
一股暖流,在嫩芽心中涌动
【岐麟散人点评】
抓住季节的特征,植入红枫元素,画面感强,初冬万物萧条,唯有夺目的红给人力量感,让人感受生命的气息。
第四组 诗评老师:林中霞光
19.浅冬
文/依依
风干的年货,挂屋檐
街头村尾,家长,里短
忽听叭叭,哪家又有喜事添
【审核建议】
二句可再凝炼些,可修改为
浅冬
文/依依
风干的年货,挂屋檐
村巷,道家长与里短
忽听叭叭声,谁家又添喜事
20.浅冬
文/文海拾贝
风传旨 万物纷纷抖包袱
搂紧小阳春
翻晒一串串金秋
【林中霞光点评】
首句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直接点题,形象生动。然后空行留白。第二句笔锋一转没写冬的萧杀、凄冷。而是用“搂紧”“翻晒”两个动词把“初冬暖阳晒丰收”的画面跃然纸上。整首诗节奏明快,用词精炼,不落俗套。为作者点赞!
21.浅冬
文/初心
梅铆足了劲
期待 披上雪白的婚纱
笑嫁春天
【审核建议】
①取掉未句春天两字
②卯改铆
梅铆足了劲
期待 披上雪白的婚纱
笑 嫁
22.浅冬
文/浩然正气
朔风 一夜拧正斗柄
斑斓的故事
——意赅情长言未尽
【林中霞光点评】
小诗运用一系列富含感情色彩的词语:“一夜”“斑斓”“情长”“未尽”,让人不由感叹,真是北风潜入悄无声,未品浓秋已立冬啊!还沉浸在一片秋色中,转身已进入了冬天。光阴易逝,祝愿你我都能天冷有衣暖,心凉有人暖!
整首诗感情充沛,用词考究,容易让人产生共鸣。点赞佳作!
小建议:首行和第二行之间空一行,适当留白会不会更好。个见可忽略。
23.浅冬
文/林海雪原
叶已落尽,几粒玉兰花苞
执拗地待在枝头
欲,邀梅舞雪
【林中霞光点评】
一“落”一“待”形成鲜明对比。把玉兰花苞不畏风雪,傲立枝头的形象渲染得淋漓尽致。也由此表达人在面对困难时,要有乐观和不服输的精神。小诗言简意深,节奏紧凑,干净利落。精彩!
24.浅冬
文/墨客吟
天然工匠雕塑图画
一幅又一幅
粘贴到玻璃上,展览
【审核建议】
意境唯美生动,如用词和文字架构再斟酌一下,语言会更流畅。
第五组 诗评老师:锦瑟
25.浅冬
文/执着
枝丫笑送最后一叶飘落
与寒凉私语
期待与那场雪相拥
【锦瑟点评】
很是漂亮的一首《浅冬》,阳光,欢快,充满人性的豁达。一“笑送”一“期待”,心态中的这份自在,于季节的更替中越发从容。浅冬的故事,如此生动!
26.浅冬
文/泯然
薄雪覆上枝头
麻雀品轻寒
炊烟拽起炉火 撵大鹅
【锦瑟点评】
无论是“麻雀枝头”还是“薄雪轻寒”,都烘托出一幅绝美的浅冬画卷,而“炉火”与“大鹅”的加入,又为这幅画卷增加了浓郁的烟火气息,北方的初冬,自有一番别样风味。小诗多陈述少情抒,若能融情入景,也许更好!
27.浅冬
文/弦慈
顾不上掸去满身黄泥
上下打量新盘的炕
父亲乐呵着 斟满一海碗斜阳
【锦瑟点评】
对于这样的场景,北方农村生活过的人都很熟悉。“顾不上掸去”“打量”“乐呵着”“斟满”,一系列的动作,节奏紧拧,一位辛劳的、慈爱的、敦厚老实的父亲形象跃然纸上。更不必说“满身黄泥”“新盘的炕”“一海碗斜阳”里蕴含了多少情感,满满的感动,如此浅冬,让人心欢!
28.浅冬
文 / 水墨色的眼睛
来的路上,雪忆起了腊梅
点点心事
被一一捡拾
【锦瑟点评】
小诗用拟人手法表现浅冬,形象生动。以“雪”为行为主体,“腊梅”被“忆起”,从而引发“被捡拾”的心事。所选物象紧扣浅冬,切入精准,想象部分略微单薄,可以更好,加油!
29.浅冬
文/归真
西风,卷起一抹清寒
释放被劫持的枫叶
冰雪撑起另一场蓬勃……
【审核建议】
小诗有释题之嫌,感觉词语堆彻,描绘多,还是应该贯通好情绪,酝酿到位再写。
30.浅冬
文/筮草
寒风拐跑衣衫
枝条打了个冷颤
万千心事 默默地入眠
【锦瑟点评】
好有趣一句“寒风拐跑衣衫”,把秋去冬来的季节更替描绘得如此富有情趣,一个“拐”字太让人欢喜。枝条打颤,万物冬眠,正是入冬标志。整首诗扣题精准,第一句是亮点,吸人眼球。
第六组 诗评老师:吉新
31.浅冬
文/荣儿
转个身。薄念落在半窗
昔日细碎
斜着,滴嗒的心碾过眼眶
【审核建议】
小诗意象凄美,但与浅冬没有较强的关联。
32.浅冬
文/蝴蝶的沧海
残叶,清数仅剩的修辞
远方与掌心之间
支起片段诗意,遮掩慌张
【吉新点评】
首句,“残叶”,“仅剩的”,落笔就隐喻地告诉你,深秋后,冬天即将到来。此刻,枫叶绿草也褪去了曾经的青春和火热的色彩,“清数”仅剩下几点半寒半暖的感叹心情。二句,“远方和掌心”在时间和空间的转接,更烘托了心情的气氛。这是一种秋去不舍与来不及准备的无奈心情。尾句,只好借清霜匆忙“遮掩”,自我安慰修复,情绪的表露越发强烈。小诗,借深秋初冬间,景色交替的变化,抒发一种无奈和期待心情。
诗的亮点,有别于通常的借画面抒情的表现方法,反而是以心境的表白融入,呈现一幅浅冬的心情画面,诗意诗情浓浓,感情层层推进,表现手法可谓别出心裁!学习赞赏!!!
33.浅冬
文/颜如玉
任,岁月分说
心头薄雪
仍系着我的情结
【吉新点评】
如玉老师的微诗,总是给人一种惜字如金的感觉,不过多描述画面,看似不复杂的诗面结构,擅长留白的手法,令诗意绵长,有厚度!这首《浅冬》,就体现了她的风格。“任,岁月分说”,说什么啊?起笔就留了个悬念,不由往下追,原来,心中一直牵念着冬雪的来临,作者以心境的表现,呈现了一幅浅冬的画面。“岁月分说”,暗喻着秋冬之交,“薄雪”,喻的是“浅冬”,隐喻不隐晦,又令人余味悠深。如果,在诗韵表达上再细腻点,诗意也许会更悠长。欣赏学习点赞好诗!!!
34.浅冬
文/漫舞清风
残叶是朔风的手指
绿草成了琴键
听 《梦雪》在流淌
【吉新点评】
我坐在钢琴旁边,静静地欣赏着《梦雪》的情歌,沉醉在“浅冬”里。纷纷扬扬的“残叶”,难以忘怀的“绿草”,伴随起伏的旋律,在心中荡漾。小诗拟人手法构思的情景画面,唯美、动心,不复杂的小诗结构,表现了作者“浅冬”的复杂心境。如果在尾句中,把自己的情再具体些融进去,如“听 《梦雪》也在心中流淌”,也许“我”会更明了些。挺喜欢这首诗!!!
35.浅冬
文/文瑞
飘逸的琼妃
还在路上
惹得 梅朵好伤心
【吉新点评】
这是一首写景寓情小诗。整首诗,借用了两个初冬的物像——“琼妃”和“梅朵”,用两个动词——“飘逸”和“惹得”,描述了一个“梅朵”思念“琼妃”的小可爱故事,“琼妃”代表雪花,“梅朵”喻的是含苞欲放的梅花。小诗呈现的画面生动形象,所表达的题旨意境不言而喻,但还是略显单薄些,如果在情感的浓度表达上再加强些,也许会更增加诗意的厚度!个见,学习了!!!
36.浅冬
文/春莲
笔端 刚划过倔强的秋
任性的风
泼我一身冷冷的旁白
【吉新点评】
这首诗有两个可圈可点的亮点。首先,用词生动形象,“倔强的秋”,“冷冷的旁白”,既含蓄又明白地,把清霜残叶,半寒半暖,惬意清爽的“浅冬”呈现出来;其次,拟人化的表现手法,情景交融,借秋冬交接的季节景象,把自己心境自然地融入诗中。“笔端,刚划过…”,短暂的秋就过去了,“任性的风,泼我一身冷冷的”寒气,首尾句大起大落的秋暖冬寒的反衬,给人一种怎样心境理解?赞赏作者的“浅冬”,我也受感染了!!!
第七组 诗评老师:蝴蝶的沧海
37.浅冬/徐正敏(Mmin)
晨曦,晶莹装点草木
树谢顶,舍去羁绊
大地斑斓,筹备婚宴
【沧海点评】
小诗以“晶莹”“谢顶”“斑斓”等词,结合拟人手法描写草木随季节变化而点题浅冬,寄予了作者对未来之日的美好期待。小诗整体描写思路清晰顺畅,文字精准凝练,但尾句的功夫弱了,如果将情感的植入再流畅一些,语言再优化一下,会更棒。
38.浅冬
文/飞雅
站在季节的缝隙口
迎,一骑白马踏风扑至
候,那朵梅秀出点点诗情
【沧海点评】
“站”“迎”“候”几个动词,简洁利落地表达了期待的心情,“缝隙”“白马”“梅”将意象与物象叠加,使诗意层层拔高,环环扩散。诗中所迎候和期待的冬雪以及“梅”“诗情”,表达了作者坚韧的品格,高洁的情怀。点赞佳作!
39.浅冬
文/冰与火的青春
清霜 给红枫披上了婚纱
抬眸雁影杳杳
心 随朝霞漫天飞翔
【沧海点评】
这是一个暖暖的浅冬,没有寒意,只有一片绚烂。作者找到这个季节变化的小拐点,放飞浪漫的心情。小诗整体描写思路清晰,文字精准流畅,但尾句稍显平淡,若在情感上作些提升,文字上作些升华,会更出彩!
40.浅冬
文/巴山一松
趁雪还在路上
林家铺子,忙着挂售红叶
北风,只来几位小买家
【沧海点评】
《林家铺子》是茅盾的一部短篇小说,小诗巧妙借用其名,表现森林的色彩斑斓以及急切“挂售”为“红叶”寻找出路的景象。小诗想象新奇,拟人精巧,特别是尾句,营造出童话般的神秘,把读者拉入其宽阔的想象空间,又不能忽略其中那份失落感。点赞学习佳作!
41.浅冬
文/林中霞光
秋,抖落最后的倔强
人也添了衣裳
搭条红围巾,不为取暖,只为那念
【沧海点评】
一二句自然流畅地点题浅冬,尾句特别出彩,那一抹红色特别亮眼,“那念”定是不会忘记的情,是心中刻意留藏的暖……“红围巾”让诗的情感聚集在一个浓缩的点上,“念”里延伸出的情感空间,留给读者去进入,去想象。
42.浅冬
文/榕雪
原野又瘦了几分,三两片雨
将雪未雪
拿什么,安抚这失色的轮廓
【沧海点评】
一二句非常精致的景物描写,“瘦”字以通感突出物状,空行停顿后,尾句以疑问的方式掷出一份浓厚的情绪,让人怎能不一同陷入其中,去整理情绪,去思索人生?小诗借景喻情,文笔隽秀,韵味深厚。
第八组 诗评老师:月色明净
43.浅冬
文/元凤
给深秋的情书,总投不到点上
脑里,那半页
在西风中,独自摇晃
【月色明净点评】
小诗使用拟人手法,通过“情书”“半页”“西风“,等一系列具象,引意而来,描绘了一幅浅冬的画面。动词“投”“摇晃”等的使用,让这个“浅冬“的到来一气呵成,不滞不涩……
整首诗扣题精准,字词凝练,富有表现力,就连情感中那仅有的一点顾盼,都收放得自然顺畅,张驰有度。
44.浅冬
文/一抹香
那年踩着初雪送你
咯吱声 震颤我的心魂
是否踩疼了 去天堂的路
【月色明净点评】
浅冬之所以令人触景生情,是因为沉重的记忆中,住着最亲的人。这首小诗字里行间笼罩着浓浓的哀伤色彩,无论是去了天堂的亲人,还是咯吱咯吱的踩雪声,都渗透着痛彻心扉的悲哀和透骨的寒意,一场浅冬的雪淋湿了送亲人的心……
整首诗融情入景,字字含悲,句句含泪,悲伤就像满天飞舞的雪,在四肢百体中弥漫。
45.浅冬
文/家乡小河
一缕薄雾,几粒霜片
是探秘的前哨
汹涌的大军,在后头
【审核建议】
前两句很有意境,形象生动。尾可稍作提升
46.浅冬
文/圆子
城外,小径举着几盏暖阳
还有最后一只蝶
老屋安然,翻晒新腌的酱菜
【月色明净点评】
圆子老师的这首小诗感情浓烈饱满,有种以真情融汇到艺术之美。无论是“小径举着几盏暖阳…最后一只蝶”还是“老屋安然,翻晒新腌的酱菜”,巧妙地渲染出:浅冬不寒,眼里有风景,人间不荒凉的岁月情。笔触之间把静态的景物写成动态的,把细微的东西放大写活。具有极强的画面感,使读者如置身其境。
小诗生动形象,字里行间流淌着温情,点染出漫步浅冬温馨恬淡的美好诗境。好诗,当赞!
47.浅冬
文/莫語
唯恐,给依旧温热的大地
落下些许寒凉
一抹洁白,搁浅山头
【月色明净点评】
小诗三句话,每一句都为后一句做了很好的铺垫。“大地”“山头”,精准切题。“唯恐”“落下”“搁浅”,几个动词,层层递进,剥茧抽绪,凝在笔端,较好地完成了浅冬这一诗题。
小诗构思精巧大气,语言凝练有力,意象表达清晰,尤其是尾句呼应首句升华了主题。
48.浅冬
文/晨风
一层晶莹
被晨光所爱
它开始化妆自己
【审核建议】
诗意单薄,没有抓住浅冬独有的特征。
第九组 诗评老师:金以茉
49.浅冬
文/柳柳风儿
万物尽覆寒霜
朔风卷起满地落叶
雪姑娘来了 大戏在后头
【金以茉点评】
将雪拟人化,前两句是沉重的冬日来临,后几句便是豁达的解释,展现了如同“我言秋日胜春朝”的图画。皑皑白雪下是寂静的蕴藏,如同歌舞一般等待着弦动箫随的片段。
50.浅冬
文/马俊
初雪飘过望眼 便成了雪人
细细刻出掐指的憨态
帮我数年关 数他的归期
【金以茉点评】
通过神态描写展现相思之苦,相思之人仿佛就如同站在雪地中的雪人那般,拂了一身还满。总是喜欢一个人默默地数着归期,任思念越积越多,如同酒酿一般,越酿越浓。
51.浅冬
文/夜阑听雨
太阳已然,是染了风寒
她苍白着一张脸,用
微凉的手,把大地安抚
【金以茉点评】
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太阳是这寒冷之中的希望,虽然温暖不似从前,虽然伴随着风霜冷寂,但依然用微凉的手将大地安抚,传递一份执着的信念。小缺憾是“已然”两字有点重复,可考虑删减,“用”字错行,应该分行到第三行。
52.浅冬
文/清清楚楚
落叶飘飞,由绿变黄
遍野的庄,粒粒满仓
老父,乐呵呵蹲在墙根晒太阳
【金以茉点评】
浅冬之际,给我们描绘了一幅秋收图景。秋收仿佛是冬日来临时最欢快的盛宴,浅冬之时蕴藏着农民的朴实欢乐,蕴藏着满地庄稼的粒粒归仓,也是富足的象征。
53.浅冬
文/君子兰
雪,是落叶上的花朵
西风尚有暖意
一树梨落,把人间退回
【金以茉点评】
巧妙地将雪比喻成落叶上的花朵,展现诗歌意境。浅冬还未泛凉,雪并无含义,像花朵,像遁入人间的四月天。季节更迭,事物皆变,如同换了人间。拟人手法娴熟,利用气候异常暗指人心叵测,实在是妙。
54.浅冬
文/岐麟散人
寒风中 落下第一场雪
与麦苗来了个亲吻
院子里 小孩支起捕鸟筐
【金以茉点评】
冬雪如同薄纱一般轻柔,覆盖着万物,却覆盖不了童年的遐想。那漫天飞雪蕴藏在童年之中,与孩子共舞,共同编撰着美好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