鹊山思
朱和顺

从繁华的济南市中心沿大纬二路北行,过天桥,经济洛路直抵城北,一条浑厚的城墙般的建筑物便横亘眼前,这就是著名的黄河大坝。翻上坝顶,有两个景物会陡然跃入眼帘:一是那条苍茫浩荡的大黄河,一是因了黄河的衬托而显得极明丽的那座秀态玲珑的鹊山。
鹊山在济南是和华山齐名的,济南旧八景之一即名之曰:“鹊华烟雨”。那时的鹊华二山还在同一个汪汪大湖之中,烟波浩淼,山如仙岛,引得诗仙李白也远足来睹,发出:“湖阔数十里,湖光摇碧山”的慨叹。元代丹青巨手赵孟頫所画《鹊华秋色图》,更把此景描绘得淋漓尽致。
如今早已没了那汪“光摇碧山”的大湖,而鹊华二山一东一西各据大河一岸,俨然一幅“鹊华锁河”图,亦颇足入景,故慕名登山者仍然不少。
鹊山的美名,固然有历代名士张扬的一面,更是来自它自身的独特秀色。你看,以高不过百尺,阔不足里许之躯体,竟营造出层峦叠嶂奇石幽洞俱备的万般山势来,周游之半晌有余,尽赏之一日不足,真乃尺寸之间万机纷呈。更以山南一块巨石,孤岩凸耸,攀援其上,俯视滚滚河水,遥指苍茫万象,一时竟很生出些“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壮思来。
登鹊山,望泉城,竟发现这泉城的形象与先前在千佛山所见感觉迥异。
在千佛山看泉城,城市是呈发散状的,中心密集,周边渐疏,边缘是模糊不清的,只感到那是一个不断扩展着的膨胀体,联想到平日置身其中时的那种纵横舒展、四通八达感,便觉得城市的博大、浩瀚。
鹊山则不然。由此南望,南部群山犹如千军万马以铺天盖地之势往北一压,北部黄河自西向东那么宽绰绰地一划,夹持在中间的泉城便有了两个齐斩斩的南北界限,而其中的万般景物也就骤然间重叠聚拢在一起,城市一下子蜷缩起来,蜷缩成了一个狭小的弹丸,一个简直伸手即可遮没的弹丸。我不由得感叹道:“济南,原来这么小!”
此时,一个往来于城乡间做小生意的农民也登上山来,他以一种备历市井沧桑的口吻指着城市念道:“这里边,可净些能人啊!
“净些能人?”经他一提醒,我忽然悟到:这个“城市弹丸”原来是不可轻视的啊!别看地域狭小,却以最大的密度聚集着人类生活的一切文明之果:建筑、财物、金钱、知识,当然还有——人,大群的人,各色的人,能人、愚人、善人、恶人、美的人、丑的人,挥舞着千万双手,在这个弹丸里各显其能,演绎着惊喜和悲哀,演绎着高尚和卑鄙。真善美、假恶丑在这里大聚会,一锅煮,城市就是一个荟萃万物的锅。然而,这锅,煮了几千年了,究竟升华的是什么?沉下去的又是什么呢?
有意思的是,这鹊山上确曾有过一只锅,那就是古代名医扁鹊炼丹用的鼎。当年,扁鹊老先生在这里驾起那只三脚鼎,取天地精华,和鹊湖之圣水,一心一意要炼得那疗百疾度众生的仙丹来。历八千年,他究竟炼得了几粒丹丸?那只聚精华、出金丹的宝鼎又哪里去了呢?我们不得而知。只是联想到此,我由衷地期望都市之鼎应能炼制出真正祛天地之邪气,倡人间之至美的万世宝丹来!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出版、印刷
艺术热线:
山东一城秋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大家风范文库·诗词十六家》
《大家风范文库·散文十六家》
征稿进行中
图书出版、文学、论文专著、
13325115197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