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美乡村——走进齐长城古村落独路村
作者:王勤(山东)
独路村位于济南市莱芜区大王庄镇西北部,北通章丘,因四面环山,进村只此一路,由此得名独路村。
独路村山青水秀,山林茂密,有被业内专家称为“齐鲁高山大草甸”的“林海草原”和“山东第一古栗林”的“唐朝板栗园”;有距今三千多年春秋战国时期的“齐长城遗址”,在237省道穿越处的两座山之间有古长城“天门关”和“孟姜女庙”遗迹。
独路村因特殊的地理环境,成为得天独厚的军事要塞,抗战时期,开国中将廖容标将军指挥所就设在这里,现在是红色文化基地,独路村人杰地灵,民风淳朴,热情好客,村民安居乐业,独路村的神奇与美妙,历来享有“世外桃源”的美誉,先后获得了“国家森林村庄”、“省级旅游特色村”、“省级文明村”、“山东省森林村居”、“市级美丽乡村”等荣誉,2022年荣获“景区化村庄”称号。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助力推进乡村文化振兴,大力宣传乡村脱贫攻坚成果,莱芜区散文学会、莱芜区诗词楹联协会联袂走进独路村采风。
常言道:“要致富,先修路”,活动中,听取了王磊书记关于农村发展的详细介绍,他们筹资修路,大力开发“仙人桌”等多处旅游景点,加快发展旅游业,得天独厚的风景,每年都吸引了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带动了村里的经济发展,独路品牌的“王槐路绿色长廊”工程和“造型松观松大道”已经成为大王庄镇一张靓丽的乡村名片,享誉全国。
参观中,大家深入交流,近距离感受新农村的人文历史和时代变化,宣传助力乡村,用心描绘美丽的乡村画卷,用情谱写农村巨变的史诗,是每个诗人的义务和责任,赋诗有寄!
咏千年古栗树三首
飞龙在天
枝若飞龙犹气势,经风沐雨鉴年轮。
清溪润得灵根壮,惠霈山乡不老身。
注:板栗树枝若飞龙而得名。
绝处逢生
一树千年留美誉,虬枝劲骨石根盘。
沧桑历尽岿然立,古木逢春富路宽。
注:板栗树从石缝中坚韧而出得名。
古栗树王
久慕佳名探栗林,风中屹立自安心。
雄姿犹向云霄耸,苍骨任凭雨雪侵。
纵是腹空秋结子,依然身老树成阴。
千年昂首山崖上,泽霈农家满岭金。
注:独路村唐朝板栗园景区,现有百年板栗树1000余株,其中千年以上的近200株,占地面积1000多亩。
参观廖容标指挥所旧址
足迹追寻一路行,指挥所里忆贤英。
图文永记丹心志,影像长存赤子情。
博爱仁怀真勇士,轻施巧计善奇兵。
忠魂傲骨人民爱,菩萨将军誉美名。
〔双调·清江引〕柿柿如意
金黄一树全是宝,串串玲珑俏。吉祥红运高,如意丰年兆,生活蜜甜真个好。
〔双调·步步娇〕山村秋韵
灿若云霞丹枫俏,霜柿枝头眺。如画好,秋日山村倍多娇。客如潮,醉这康庄道。
风入松·天门关遗址
鸡爪岭下自巍然。漫道云巅。天门遗址堪寻觅,凝眸处、似见当年。垛口残垣故事,浑成过往云烟。 登峰何惧叹奇观。叠翠层峦。风光旖旎皆称赞,览群山、尽是新颜。红瓦村庄隐现,怡人景色流连。
八声甘州·乡村振兴——走进大王庄镇独路村
沐秋阳文友采风来,处处诉心声。览草原林海,唐朝板栗,齐鲁长城。打造田园生态,红色旅游行。赞这开山路,惠泽民生。 独路心牵已久,看今朝胜景,思绪难平。颂贤才远略,文化一肩承。奔小康、同舟共济,绘蓝图、踔厉启新程。初衷记、业兴民富,盛誉更传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