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六)助人积善福随来
陈友谅年少时,不仅学识渊博、武艺高强,而且为人善良、本分,特别爱帮助别人。
他家隔壁有一位很不幸的老婆婆。她中年丧夫,老年丧子,一个人无依无靠,行单影只。虽年过六旬,但还得靠打鱼卖钱来养活自己。
陈家墩前面的内荆河在此处自然形成一个大湾。一条顺风河南连长江,北通内荆河,而且正是在大湾处与内荆河相通。每当长江涨水,洪峰裹着大量鱼虾泄进大湾,然后涌入内荆河。所以,陈家墩村前的大湾处便形成一个大湖泊。长江、洪湖、内荆河的鱼虾均在此繁衍生息。因而,陈家墩的水产资源特别丰富。这里的居民几乎都以捕鱼为生。
陈友谅每天在这湖里打鱼,然后沿内荆河河堤挑到黄蓬古镇去卖。不过,陈友谅与众不同,肩上总挑着夹担子:一担鱼是自己的,另一担鱼是帮邻居老婆婆挑的。俗话说:“被别人信任,是一种幸运。”陈友谅每天都挑着夹担子到镇上去卖鱼。卖完鱼后,在镇上买米买油买盐,然后再由原路挑回来。回到陈家墩,他总是多给些钱邻居老婆婆。日久天长,老婆婆就把他当亲生儿子那样对待。
有一天,陈友谅赤着脚挑着鱼担子,行色匆匆,快速赶路,一不小心,脚踩在一片蚌壳上,脚底划了一条寸把长的口子,顿时钻心疼痛,血流不止。他咬紧牙关,硬着头皮,一跛一拐地继续往镇上赶路。等卖完鱼回到家,将卖鱼的钱交给老婆婆时,被邻居老婆婆发现他脚板上划了一条口子,流了许多血,心里十分疼痛!
这天晚上,老婆婆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位仙人指点她,编织了一双“宝草鞋”。一梦醒来,她立即按仙人的指点,很快打了一双草鞋。第二天清早,她就将这双“宝草鞋”送给了陈友谅。陈友谅接过“宝草鞋”心情格外激动,立即穿上。穿上这双“宝草鞋”,他走起路来脚下生风,翻山越岭,如履平地。从此以后,陈友谅便每天穿着这双“宝草鞋”,既养脚又省力。
后来,陈友谅在黄蓬山揭竿起义,他就是穿着这双“宝草鞋”,走南闯北,英勇杀敌,节节胜利。他对老婆婆的恩情牢记于心。可是,自己有“宝草鞋”穿,总不能让将士们行军打仗仍打着赤脚啊!心里感到十分困惑,但又不好意思向老婆婆开口。其实,老婆婆早就想到了他的为难之处。不久,老婆婆就将陈家墩的妇女们组织起来,指导她们打了上千双“宝草鞋”,送给了义军将士们。从此,将士们穿上了“宝草鞋”,逢山过山,逢水过水,打一仗胜一仗。
这正是:种下德缘树,必结福报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