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九)夫妻赛马秀恩爱
到过洪湖市乌林镇黄蓬山的人,都知道凤山东北到州国故城遗址之间,有一道土岭。土岭呈曲尺形,宽约丈余,长约两里路。
陈友谅于元末至正十年(公元1352年)八月十五,率领一千多个渔民在黄蓬山崇鸣寺揭竿起义后,组建了一支骑兵。为了迅速提升义军骑兵的战斗力,他经常带领骑兵队来这道土岭上训练。他总是身先士卒,一马当先,投入训练。有时来了兴趣,还和部下们赛马,一比输赢。
这条土岭,似山非山,似路非路。土岭两侧,林木荆棘密茂,郁郁葱葱。飞禽走兽颇多,人迹罕至。此处正适合骑兵训练。
一天早上,晴空万里,柳暗花明;鸟雀嘤嘤啼叫,马儿纠纠嘶鸣。陈友谅和夫人潘金花亲临土岭训练场,观看将士们训练。大家都知道,陈友谅、潘金花夫妻二人十分恩爱。也知道他俩的婚姻并非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撮合而成,而是潘金花经比武招亲选定夫君陈友谅的。所以二人志同道合、恩爱有加。从新婚那天起,他们两就立志“驱逐鞑子,救民于水火”,投身革命。他们文武双全,尤其是潘金花,自幼随父习武,熟稔兵法,擅长调兵布阵。许多次战斗的胜利,都离不开潘夫人的出谋献策。因此,陈友谅去哪儿,潘金花便紧随其后,成为夫君的左膀右臂。
却说夫妻二人骑着骏马,一同来到土岭上,陈友谅深情地看着飒爽英姿的潘金花忽发感慨:“人人都求夫唱妇随,我却喜欢夫是英雄妻好汉。今天,我们夫妻二人在这条土岭上来一次并蹄驰骋,比一比输赢吧!现在,我正式向你挑战,你敢应战吗?”潘金花听了夫君一席话,嫣然一笑,说:“行,我应战!不过,我肯定能赢。夫君你可要愿赌服输啊!”
友谅勒紧缰绳又说道:“我们从这儿出发,终点在故城城垣上。谁先到,算谁赢。开始!”一声令下,二人抖动马缰绳,两腿猛一夹马身,两匹骏马撒开蹄子,似离弦之箭,飞速向前冲去。但见马蹄声声震颤着土岭,黄尘滚滚铺天盖地。天空中飞翔的鸟儿为他们助威,地上的狐兔为他们鼓劲。一时间,训练场上将士们的掌声、呐喊声惊天动地。两匹马奋蹄飞驰,各不相让,一边跑,一边欢快地嘶叫着。当它们跑到菖蒲澥的东岸时,双马齐跃,一同飞上了古州国的土城。两匹马前后相距不到八寸。夫妻二人立即勒紧缰绳,双双翻身跳下马来。
潘金花说:“夫君略输一筹,金花我旗开得胜!”两人情不自禁地开怀大笑起来。
一名老兵走到二人身边,将两匹马的缰绳接到手中,意味深长地赞道:“你们二人可谓丈夫英雄妻好汉啊!跟着你们打天下,我们铁定能成功!”将士们也激动地齐声高呼:“我们一定能成功!”
从此,当地百姓就把这条土岭叫做“走马岭”,也叫“跑马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