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郭书宣 乡土文学白杨礼赞 2022-11-27 00:00 发表于河南)
再小的个体,也有自己的品牌!
“圆梦新时代,白杨有你更出彩”有奖征文

本期导读:(内容摘要)常芃去世后,梁坤也没再续弦。他每逢初一十五,清晨起床洗漱后就为父母亲、岳父母,还有他的亡妻上一炷香,因为这是上香的最佳时间。在每年的大年三十晚上,梁坤都会做一件事。如今已经过去三年了,每年还是没有省去这件必做的事;他带着儿子一起登上三楼,站到已故双方父母的牌位前祭拜,当然更包括她的妻子。

人生最幸运的事儿,就是他遇见了她(他)。
梁坤的第一任妻子,她选择了他。第二任妻子,他看中了她。你看,梁坤的脸上却都是甜蜜。
也许是缘分,一切发生的水到渠成。常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常芃长这么大第一次遇见这样一个男人,八九不离十注定了他是世上最好的男人。只从她看到梁坤的那一刻,终于明白,什么叫整个世界都亮了。他呀!也许并不英俊,身材也不够高大,但有着干净的脸庞,明朗的笑容,他的胸膛……

梁坤呢!第一眼遇见常芃,感觉她怎么像散文一样。这个女的那么平静,虽然她没有雍容华丽的着装,但她眉宇间流淌的气质,是那么迷人,那么有魅力。
几年来,常芃的那颗心飘来飘去,当遇见梁坤这个乡下人,就像一根绳子,把她捆得紧紧的,又打了个死结,怎么也解不开。常芃对梁坤一千条一万条只认准了一条——“本真”。他25岁、她26岁,两人举行了简单的婚礼。年轻的梁坤只是一个穷书生,却靠着满肚子墨水,淹迷了县城“西关的第一花”。梁坤觉得这辈子能娶到常芃——值了。婚后,对于刚刚起步的梁坤,常芃在家庭生活和个人空间里,给梁坤充分放入活水,让自己的男人如鱼得水,在事业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
婚前,常芃是家中的掌上明珠。生长在县城的她,整天生活里充满了阳光。虽然她从小娇生惯养,在县城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但只从和梁坤结婚后,就收敛了阔小姐的任性和娇惯,一下子被圈在家里,变成一个家庭主妇。

“万丈高楼平地起”。常芃最得意的作品——她先后为梁家生下了一男一女,营造了一个和谐的家庭氛围。一家四口的全家福,常芃站在梁坤和一双儿女的身后,浅浅地笑着,确实是温婉动人的类型。从她的模样看,生活中的她,肯定是善解人意的。
有了家庭和睦的坚强后盾,梁坤走在大街上,感觉走路就可以横着走!
梁家的两口子扯着一双儿女,乘着锦屏山的荫凉,生活里安安稳稳兜了一圈又一圈,好不惬意。千不该来万不该,上天不该突然来捉弄梁家,常芃患了白血病。从此,梁家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

常芃生命的最后一个月,在家等待着收治,她躺在沙发上靠看电视打发时光。她失去了以往那副掌控全家的模样,好像随时会睡着一样。梁坤和女儿每隔一两个小时就要拿热毛巾帮她擦擦脸和手,提提神。也许,是她早就料到自己的病,她不舍得丢弃自己的儿女和丈夫,但又自知终究摆脱不了那样的结局。
那天晚饭后,梁坤和孩子们看着常芃慢慢闭上了双眼,两个孩子一遍又一遍呼喊着:妈妈、妈妈,你醒醒吧!你醒醒吧!……可她再也没有回应,许是回光反照,只有她的唇边泛着笑。
梁家的天塌了!
安葬常芃之后,梁坤回到家,屋里空荡荡的,一切都是乱糟糟的。家里的生气基本停摆。
以后呢,不知道?
常芃去世三年,那天晚上梁坤写了一篇散文《芃呀!你在哪里?》文中他深切悼念常芃为梁家做出的一切牺牲,深情款款地表达了他对妻子的思念和怜惜……
这是一封从阳间寄往阴间的文章,就像漂流瓶一样,漫无目标地躺在大海上。

常芃去世后,梁坤也没再续弦。他每逢初一十五,清晨起床洗漱后就为父母亲、岳父母,还有他的亡妻上一炷香,因为这是上香的最佳时间。在每年的大年三十晚上,梁坤都会做一件事。如今已经过去三年了,每年还是没有省去这件必做的事;他带着儿子一起登上三楼,站到已故双方父母的牌位前祭拜,当然更包括她的妻子。
梁坤给亡妻上香的事儿,让风儿知道了。好奇的风儿一团一团地把这个美丽的故事,一眨眼工夫传遍了小县城。这个消息还吹进一个叫青竹的女人耳朵里,她正偷着乐呢!
56岁的青竹只从丈夫离世后,经过一段反思,状态反而越来越好,她不仅阿娜多姿,笑容也更加自信了。她说:“这也许就是我要的人生啊!”很多朋友说她“真存气!” 直到有一天,她看了当年的闺蜜转来:关于梁坤三年来雷打不动,给亡妻上香的传奇故事。词汇贫瘠的青竹,一时不知如何赞美这个人。她反思着;磕头是一种古朴而又郑重的仪式,这个人这么有情有义,懂得感恩,靠得住。她的内心,突然情感与心理成熟了;原来,这个梁坤就是那个可遇不可求的另一半。她的心动了,鼓足勇气开始寻找着梁坤。
风儿吹过洛河滩,她,要再婚了!
爱妻离去,梁坤领着一双儿女,依着妻子留下的精神,重新出发,过起了一家三口的日子。
这就是梁坤的人生低谷。按说,找个媳妇简简单单,但不能随随便便。他心里挺天真的:“世上只有一个常芃!”所以,他不轻易去妥协。有一种单身,叫宁缺毋滥。此时的梁坤,像一个空心人,满眼里只有常芃的影子。
一次,一个好心的朋友说:也许这个女的你能相中。不妨,先看一眼。那天,青竹从建设银行出来,沿着红旗路向东走着。没有早一步,也没晚一步,没意中被梁坤和他的好友逮个正着;青竹走路稳稳的,走路的姿态很自信。刚走到县中医院大门前,她轻盈地转过身去,转身的动作很优美,两只手臂随着身体往后轻轻地一摆,然后迈起轻便的步子继续往东走。秀发随着微风在头上飘拂着。梁坤的眼睛已从青竹的身上挪不开,他拉着好友追过人民路。一直到了大张量贩,青竹淹没于人流中。他连说:“她太像了,太像了!简直和常芃走路的姿态一个样。”在梁坤的第一眼里,这个女的——“中”!

这一眼,便是万年。
最让梁坤满意的:两个女人都姓常,除了年龄,个头、胖瘦,连说话的声音都是略带沙哑厚重的腔调。他恍然大悟:原来,这世上还真有第二个常芃呢!
面对着青竹,他已无话可说,毕竟他满心满眼地把她当成了常芃。
青竹感觉:虽然我睁大了眼睛,但良心看不见摸不着,她简直就是拿命做赌注……
婚前,梁坤跪在常芃的灵位前,念叨着:“芃”,今年是你离去的第四个年头,不知道这几年你在那边过得怎样,是否获得了新生。我还想告诉你一件事,我又遇见了和你一模一样的人,我……我呀!我想你会同意的?
命运的齿轮缓缓地转动,男女双方的姻缘,就这么碰面了。

婚后,梁坤提出了一个大多数“后妈”都无法接受的要求,青竹却不假思索地答应了。青竹不在乎,她觉得,本来就是这个家庭的内当家。还有更奇葩的呢!大年初一早晨, 梁坤到三楼给常芃上香,她也急忙换了一件深色的上衣跟上去,同梁坤肩并肩,双膝跪地一起给梁坤的前妻磕了三个头。这时,梁坤高兴得仿佛心被掏空了,里里外外跳跃着快乐。
两任妻子,都是上帝送给梁坤最好的礼物。他同前后两任妻子的生活模式几乎一样,他每天好像在象牙塔中生活,世界那么纯净!
他不知道怎么评价前妻后妻。
从不浪漫的梁坤,那一天望着院子里盛开的月季花,他心血来潮,正为青竹唱情歌呢!
(图中照片均为作者拍摄)

作者简介:郭书宣 河南宜阳人。一生先后干过农民、教师、公务员。退休后同老伴连续十五年游走国内外。先后出版了《迟到的旅行》、《无愁的青龙口》两部共有55万字的散文集。也算是晚年生活的一种乐趣。

朗诵者简介:玉华,本名郝玉华,河北省怀来县人,中学英语高级教师,爱好广泛,尤喜播音、唱歌、旅游等,用声音传递人间的真善美,用脚步丈量祖国的好河山。


(本期编辑:刘志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