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北京在疫情笼罩下格外的清净,我与三两好友在一位挚友的引荐下拜访了曲玉琳老师,都说疫情下能见面的是生死之交,这次和曲老师的见面也让我倍感情深意重。

曲玉琳笔名玉林,中国人民警察大学(原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客座教授,常州大学特聘教授,中共中央党校图书馆特聘教授,中国社会经济文化交流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梦·海峡两岸当代名人名家书画巡展艺术总监,人民日报社、中国城市报-中国梦·城市风采栏目总策划。书法师承欧阳中石先生,武术师承马贤达先生。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武术家协会会员。创办陕西上林苑书画院。
代表书法作品有:《机场》《古都长安》为西安咸阳国际机场选用;《民魂》《习老,人民心中永远的丰碑》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习老纪念馆选用;《佛心》第27届世界佛教徒联谊会大会指定礼品;《珍惜今日明天美好》为“2015年中英文化交流年熊猫与和平”献词,赠送英方,由“中国中央新闻联播”播放;词《中华颂》由陕西歌舞剧院《张骞》《司马迁》大型歌剧曲作者张玉龙先生谱曲;词《改革颂》由《感恩》曲作者王胜利先生谱曲。

会客厅里,曲老师风趣幽默的和我们分享着他的作品,详细的为我们讲述着每一件作品背后的故事。讲述着他和他的恩师欧阳中石先生。曲玉琳聆听恩师欧阳中石先生教诲曲玉琳深得中国当代高等书法教育开拓者、奠基人欧阳中石先生的厚爱。“你现在就是我的学生了!”这是欧阳先生给曲玉琳第二次会面的见面礼。曲玉琳成为欧阳中石先生欣然接受的入室叩首弟子。此后,推荐曲玉琳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对其为人和书法造诣做出高度肯定,推荐评语:“玉林学书很刻苦,颇见收益,对于书法教育极为认真,能在我会多作贡献是大好之事,中石愿作推荐。”
曲玉琳聆听恩师欧阳中石先生教诲
曲老师在讲述到他三代军人家庭生活的时候让我这个有着8年武警经历的我顿时油然而生一种荣誉和敬畏。曲老师从11岁就开始习武,成年后经历过十年军营生活的锤炼,拜中国武术九段、十大武术名教授、通备武学大师马贤达先生为师,并通过努力也达到了武术六段。曾创办中国华山武术院、协助马贤达先生完成《中国短兵》编排出版、发行(《中国短兵》竞技项目现在全国正式开展)。或许正因如此,其书法表现透着一种武学气度,挥洒豪放、刚正率真,别具一格。就连马贤达先生也不吝赞美,对一身技艺的学生做如是评语:“行武艺书艺于一体,求理法势韵之贯通。”更不消说,他还有历史学、法学的学历背景,兼通摄影、绘画和京剧。
在曲老师的身上让我真正感受到了一位学者风范,他长期受聘于被誉为“忠诚卫士的摇篮”中国人民警察大学(原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以客座教授身份举办学术讲座、教授书法等活动,广泛参与新时代警察人才的培养工作当中。中国人民警察大学前身为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是公安部直属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是打造新型警务人才培养和新质警力生成基地、公安创新能力建设高端平台、国际执法合作交流主阵地、安全领域重大战略问题国家级智库。对于这一使命,曲玉琳格外珍重并表示,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下,愿以文化传承人的角色有力推动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没有什么比文化自信更能激发一个人的民族自豪感,但对于人才的培养,决不能简单狭隘地从文理、文武等二元对立角度去考虑。”

走进曲玉琳老师的办公室让我领会到了活到老学到老的境界。曲玉琳老师满满的正能量,他是热爱传统文化的,他倾其热情热血精进修为,只为守住中国文化的根脉;他同时又热衷于以鲜明的当代性和主人翁精神创造性地发展传统文化,即“践行当代艺术创作者的责任,为生活记录,为时代放歌,为进步喝彩”。

整整一上午的交流,曲老师颇为随性和豪放,遇见曲老师是美好的开始,正值事业上升期的我将受曲老师的指点迷津,继续前行。

作者:李班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