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东女匪驼龙
孙兆贵/文
在民间只有上了年纪的老人,才知道驼龙这个名字。要知道,当年驼龙可是关东的第一女匪。
驼龙的绺子号称“仁义军”,绺子最多时发展到两千人以上,活跃于东北地区,经常出没在五常、榆树、双城等地。过去当土匪的都是男人,可驼龙却是个女人,她身材苗条,容貌俊俏,却又骁勇善战,双手使枪,而且弹无虚发,百发百中。
她的名字叫张淑贞,驼龙是她的报号,1901年出生于辽宁省辽阳市张家屯。他的父亲张老好,是一个老实巴交的种田人。就在张淑贞四岁那年,母亲在战乱中过早地离开了人世。从此以后,父女二人相依为命。
当时张家还有几亩地,多少还能有些收入。张老好是个睁眼瞎,大字不认得一个,这辈子吃了没文化的亏,因此等女儿到了上学的年龄,就把她送到了村私塾读书。张淑贞自幼聪明伶俐,勤奋好学,先生无论教啥一学就会。
眨眼之间,张淑贞就到了十六岁,已经出落成一个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了。这年秋天,父亲张老好赶车往回拉庄稼,从马车上掉下来把腰给摔坏了,就雇了个姓杨的小伙子当伙计,帮助他家秋收。这人不怎么爱说话,却肯吃苦,干活又实在,深得张老好的喜爱。
张淑贞呢,在不知不觉中也爱上了这个朴实厚道的年轻人。张老好看在眼里,乐在心中。忙完农活,张老好把这俩孩子叫到跟前,给他们订下了这门亲事,并打算在年前就给他们办喜事儿。
那年头兵荒马乱的,姑娘稍大点儿根本就不敢留,指不定啥时候来胡子(土匪)给抢了去,或是被有钱有势的财主或恶少给糟蹋了。正当他们准备举行婚礼的时候,不料意外的事情发生了——当地的土财主金二爷听说张淑贞长相出众,是个美人儿,就准备把她娶过去做姨太太。
急火攻心,张老好没过几天就病死了。安葬了父亲,张淑贞在坟前磕了三个响头,因为斗不过对方,她便连夜跟心上人逃离了老家。
他们逃到长春后,不想却住进了一家黑店。小伙儿被店主残忍地杀害了。张淑贞则以两千块大洋的价格,被强行卖到了“春香园”。
张淑贞宁死不当妓女。狠心的老鸨子就用皮鞭沾凉水抽打她,还不给她饭吃,不给她水喝,用尽各种办法来折磨她。张淑贞几次想逃出去,都让人家给捉了回来。
时间到了1919年,沦落风尘已达三年之久的张淑贞遇见了一个身体强壮、性情豪爽的男人。他经常来到“春香园”嫖妓,而且每次都点名要张淑贞。张淑贞后来才知道,这人真正的名字叫王福樘,时年26岁,是一个绺子里的大当家的,报号:大龙。
张淑贞得知真相后,对大龙说:“你带我走吧,这种鬼地方我一天都不想呆了。”
大龙问道:“我可是胡子,你让我带你上哪去,你愿意去土匪窝?”
张淑贞说:“那也总比这窑子房强,这就不是人呆的地方!”
大龙见她表情庄重,知道不是在开玩笑,也认起真来了,说:“胡子杀人越货,什么都干,要是让官府给逮住了,可是要掉脑袋的。你一个女人家,难道就不害怕?”
张淑贞说:“我什么都不怕,只要能从这个火坑里跳出去就行!”
大龙瞅着她,突然裂开大嘴笑了起来:“行啊妹子,我可以救你出去,不过咱可得说好了,出去后你得做我的压寨夫人!”
张淑贞郑重地点了点头:“嗯,我可以答应你。出去后,我跟你一块儿干,出生入死,永不分离!”大龙被张淑贞的真情深深地打动了,于是不惜花重金把她从“春香园”赎了出来。
张淑贞随大龙一道上山,真地就做起了他的压寨夫人,并报号“驼龙”。从此以后,张淑贞这人就在人间蒸发了,取而代之的则是女匪驼龙!在山上,驼龙每天都在练习骑马打枪。
有一天夜里,大龙率领弟兄们来到了王家窝棚。大地主王满仓赶紧吩咐家人准备酒菜。饭碗刚端起来,还没等吃上几口呢,这时就听门外有人吵闹。
大龙回头吩咐一个小匪,让他出去看看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不一会,小匪从外边进来禀报,说有个老太太领着女儿找上门来,要见大当家的。大龙不知何事,就让把这娘儿俩带了进来。老太太进来就给他跪下了,说她的女儿让绺子里的人给祸害了。再看这姑娘,头发凌乱,衣服上的扣子都被撕掉了,也在啼哭不止。
大龙的眉毛立即拧成个大疙瘩。土匪也有自己的行规,讲的是“七不强、八不夺”,不能“横推竖压”,否则是要遭报应的!奸淫妇女,这是犯了大讳,按规定是要被枪毙的。
大龙当即把手下的弟兄都叫到院心,挑起了灯笼,让老太太领着女儿一个一个地辨认。娘俩看了个遍,也没有找到这人。驼龙突然想了起来,村口还有几个站岗的小匪,就派人把他们换下来了。这娘俩再一看,还真是站岗里的人。
大龙傻眼了——这人不是别人,正是他的表兄,跟他出生入死多年,还救过自己的命。大龙就想大事化小,出点银子把这娘俩给打发走算了。可驼龙说啥都不肯答应,说道:“大当家的,我们可都是爹娘养的,谁家没有姐和妹,岂能任人随便糟蹋!你要是放过他,何以服众?往后这种事情就会不断发生。”
大龙没办法,皱了皱眉头说:“我把他交给你了,怎么处置随你的便,但是你不能整死他!”
驼龙最痛恨的就是这种人,她挥手叫过来几个土匪,将此人摁倒在地上,割断生殖器,让他永远成了“太监”。
也是在这一年,驼龙带领人马摸进长春的“春香园”,杀死了老鸨子,还救出了跟她一样被逼上绝路的姐妹们。她还慷慨出资,让她们有家的回家,没家的就去投奔亲友。
驼龙的这些做法深得人心,这也是后来有很多土匪纷纷投奔而来,驼龙的绺子迅速得以壮大的一个原因。
大龙想打善人屯,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他攻打善人屯,一是为了钱,二是为了马匹枪支。对于土匪来说,马匹枪支可比什么都重要。只要有了这些硬头货,才不至于被官兵吃掉。不过大龙也知道,善人屯不是那么好打的,有人有枪不说,离德惠县城又不是很远。仅凭他这个绺子的力量显然是不够的。他跟驼龙商量后,又纠集了几个绺子,凑足人马一起前去攻打善人屯。
1923年10月5日凌晨4时许,土匪们偷袭了吉林德惠万宝的乱石山善人屯。
双方刚一交火,德惠地方保卫团和长春保安队就得到了消息,立即赶来增援,与纪家大院的家丁对土匪形成了夹击之势。激战中,土匪伤亡惨重,几乎全军覆没。大龙身负重伤,驼龙带领残匪经过奋力拼杀,总算保护大龙突围出去。
他们还没等走出多远,大龙就不行了。就在临终前,他还对驼龙说:“这个仇,一定要报,不然我……死不瞑目!”
驼龙紧紧抓住大龙的手,一字一顿地回答道:“这个仇,我一定会替你报的。我会回来的,我要血洗这地方,不放过一个喘气儿的!”
这时后边的官兵追了上来。没办法,驼龙只能眼睁睁地把大龙的尸体丢弃在荒郊野外,带领残匪逃离了德惠。
此后,驼龙自任这绺子里的“大当家的”。经过一段时间的修正,绺子又恢复了元气。驼龙看时机成熟,带领人马卷土重来,这次就是为大龙复仇来了。这时的驼龙,为了报仇连眼珠子都红了,已经完全丧失了人性,她心里想要做的除了杀人,还是杀人!
驼龙骑着高头大马,披着紫呢大氅,斜挎双抢,站在镇左的坟地林子里,给手下人鼓劲儿,大声说道:“弟兄们!压啊(冲锋)!打开镇子,各人去找各人的老丈人家!”
土匪们先砸开了纪家大院的“窑子”,逢人就杀,为大龙报了仇。而后把柳条沟、魏傻沟、大青背等大大小小的村落都趟了一遍。
进入东荒地腹地后,驼龙说:“谁反抗就干掉谁。抢到抢不到东西都不要紧,为的是要给姑奶奶出这口恶气!” 她的这句话,直接导致了历史上著名的东荒地血案的发生。
有资料记载:东荒地浓烟滚滚,草垛、房屋都在燃烧。空气里散发着刺鼻的焦糊和腥臭难闻的气味儿,满目狼藉犹如人间炼狱。映入眼帘的是异常恐怖的景象——地上一滩一滩的血液,已经凝结成块状,搏斗过的痕迹十分明显。十几具尸体,横七竖八地躺倒于地。有些尸体不见了头颅,却保持着临死前的姿势。转过墙角儿,眼前的惨状更为触目惊心。饮马井旁的古树上,用铁丝穿着耳朵,吊着一溜龇牙瞪眼鲜血淋淋的人头狰狞可怖……
这次土匪下山,杀人无数,同时糟蹋了不少良家妇女。一些女人不堪受辱,投井的,上吊的,什么样儿的都有。同样作为女人的驼龙,人性完全泯灭,因此留下了恶名。
驼龙的绺子势力越来越大,她纵匪劫掠,烧杀奸淫,残害地方百姓,已经成了当地的公害。
时逢抗日名将李杜将军担任吉林省警备司令和长春戒严司令,他多次率部剿匪,收编和剿灭了多股土匪。为维护地方百姓的安定生活,李杜决心一定要铲除驼龙这股土匪。
1924年的一天,李杜带兵在乱石山围困住了驼龙的绺子。经过激烈战斗,土匪被彻底击溃。这个绺子的人马,死伤殆尽。驼龙眼见大势已去,杀出重围只身一人逃走。
驼龙遂落脚于公主岭妓院。为了掩人耳目,躲避官府的捉拿,她不得不从操就业,又干起了老本行。
数月后,李杜得到消息,遂派绿林出身的连长老白龙扮成阔商去包妓。1925年1月8日,在“鸿顺班”妓院里,驼龙按行规接客,当为老白龙脱下猞猁皮袄时,触摸到了腰间的手枪。老白龙见身份暴露,立即说道:“你还认识我吗?请跟我走一趟。”驼龙从容淡定,手伸向柜上皮箱说:“别忙,等我换件衣裳。”老白龙急忙扣住驼龙双手道:“还是不必了。”喊来部下,押走驼龙。打开皮箱一看,有两支匣子枪,子弹已上膛,大勾张开,拿起就响!不觉说了句:“好险!”
李杜将驼龙羁押长春军法处,还未等通电上报,便同时收到张学良“解往沈阳”、吴俊升“解往八面城”的两封电报。两位上司,谁也得罪不起。而驼龙到这二位不论谁的手里,凭她的姿色都死不了,而且还有可能会东山再起。李杜决定先斩后奏,让军法处为驼龙拍下生活照片后,于1925年1月19日在长春枪决,年仅24岁。
行刑前,驼龙身披紫底白花斗篷,头戴黑色绒帽,眉目清秀,时髦、漂亮。行刑这天,刑场上人头攒动,城里的居民和五乡八县的人把宽宽的官道挤得水泄不通。在刑场上,驼龙面无惧色,站在地上高声喊道:“来吧,我不怕死!”
关于驼龙,后人对其评价褒贬不一。她出身贫寒,被逼为娼,后来才走上了土匪这条道路。她敢爱敢恨,亦正亦邪,不畏生死,也算是一个关东大地上的传奇人物了。
作者简介:
孙兆贵,1965年生,大学文化,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曾在《当代小说》《四川文学》《百花园》《小说月刊》《天池小小说》等发表小说多篇,获过奖。有作品被《小说选刊》《小小说选刊》《微型小说选刊》等转载,并入选全国小小说年选、精选、排行榜和全国初、高中语文考试模拟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