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梦令•独赏寒梅
莫道凡心难了,
不语情愁幽扰。
叶落映萧条,
孤月如霜凌照。
一笑,
一笑,
独叹寒梅花俏。
如梦令原名忆仙姿,为后唐庄宗李存勖所作,因嫌其名不雅遂取尾句“如梦,如梦,和泪出门相送”中的“如梦”得名。又名宴桃园、不见、如意令、无梦令、比梅等,有单双调。单调正体三十三字,七句五仄韵一叠韵。双调六十六字,上下片各七句五仄韵一叠韵。
(仄)仄(仄)平平仄,
(仄)仄(仄)平平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平仄。
平仄,
平仄,(叠句)
(仄)仄(仄)平平仄。
如梦令•忆想昔景
忆想书轩诗婉,
对语莲亭词缓。
转眼近霜天,
昔景如花初断。
轻叹,
轻叹,
凝望孤枝萧乱。
如梦令原名忆仙姿,为后唐庄宗李存勖所作,因嫌其名不雅遂取尾句“如梦,如梦,和泪出门相送”中的“如梦”得名。又名宴桃园、不见、如意令、无梦令、比梅等,有单双调。单调正体三十三字,七句五仄韵一叠韵。双调六十六字,上下片各七句五仄韵一叠韵。
(仄)仄(仄)平平仄,
(仄)仄(仄)平平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平仄。
平仄,
平仄,(叠句)
(仄)仄(仄)平平仄。
如梦令•春愁
晚月不识晨露,
碎雨隐知烦怒。
把酒望春愁,
醉卧雀楼南处。
何故?
何故?
片片落花如雾。
如梦令原名忆仙姿,为后唐庄宗李存勖所作,因嫌其名不雅遂取尾句“如梦,如梦,和泪出门相送”中的“如梦”得名。又名宴桃园、不见、如意令、无梦令、比梅等,有单双调。单调正体三十三字,七句五仄韵一叠韵。双调六十六字,上下片各七句五仄韵一叠韵。
(仄)仄(仄)平平仄,
(仄)仄(仄)平平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平仄。
平仄,
平仄,(叠句)
(仄)仄(仄)平平仄。
蝶恋花•红颜多赋
玉脂凝窗遥倚望,
泪掩西厢,
风卷残花浪。
一曲相思孤自唱,
寒香浸逸红罗帐。
寄语漂流临异处。
月影萧凌,
尽览离别苦。
寂待何时情可诉,
红颜已刻多年赋。
蝶恋花,又名黄金缕、鹊踏枝、凤栖梧、卷珠帘、一箩金。双调,上下片同调,押仄声韵。共六十字,前后片各四仄韵,正体,上下阕第四句尾三字可以用“仄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
蝶恋花词牌一般以抒写缠绵悱恻之情为多。蝶恋花是词牌名,很多人填过,其中写爱情较出名的有柳永和欧阳修的,苏轼的那首也比较有名了。
忆秦娥•初春
冬去了,
寒梅息落春来早。
春来早,
雾轻雨涩,
柳娇花好。
溪连泽畔依风扰,
林延峰顶炊烟渺。
炊烟渺,
鸿归湖沼,
燕栖阁角。
忆秦娥,词牌名。双调,共四十六字,有仄韵、平韵两体。仄韵格为定格,多用入声韵,上下片各五句,三仄韵一叠韵。世传唐代大诗人李白首制此词,中有“秦娥梦断秦楼月”句,故名。别名甚多,有“秦楼月”“碧云深”“双荷叶”等。代表作品除《忆秦娥•箫声咽》外,还有李清照《忆秦娥•临高阁》与贺铸《忆秦娥•映朦胧》等。
平中仄,
中平中仄平平仄。
平平仄,
中平中仄,
仄平平仄。
中平中仄平平仄,
中平中仄平平仄。
平平仄,
中平中仄,
仄平平仄。
水调歌头•难相守
伊女卧青榻,
长发细垂肩。
轻低眉眼,
香蛾挽缕盼君怜。
冷月如灯初照,
曲径凝幽寂漫,
花落亦难安。
此景百千转,
郁郁不得欢。
粉容妆,
霞鬓扮,
展娇颜。
风情委婉,
博君一笑醉依轩。
百炼精钢词断,
绕指轻柔歌远,
日暮近西山。
玉树琼藤挽,
雁过叶秋眠。
水调歌头又名《元会曲》、《凯歌》、《台城游》等。上下阙,九十五字,平韵(宋代也有押仄韵的)。相传隋炀帝开汴河自制《水调歌》,唐人演为大曲,《歌头》即大典开始的第一章。此殆裁截其首段为之。九十五字,前后片各四平韵,亦有前后片中两六言句夹押仄韵者,有平仄互押几于句句用韵者。
中仄仄平仄,
中仄仄平平。
中平中仄,
平中中仄仄平平。
中仄平平中仄,
中仄平平中仄,
中仄仄平平。
中仄仄平仄,
中仄仄平平。
中中中,
中中仄,
仄平平。
中平中仄,
平中平仄仄平平。
中仄平平中仄,
中仄平平中仄,
中仄仄平平。
中仄中平仄,
中仄仄平平。
注:前片第三、四句,后片第四、五句,可作上六下五,也可作上四下七,随意而为即可。
长相思•难割舍
去也愁,
留也愁。
谁悯孤枝落叶秋,
不知去与留。
爱悠悠,
恨悠悠。
爱恨交织难止休,
残花落满头。
长相思又名双红豆,相思令,忆多娇,长相思令,双调。三十六字。前后段各四句,各三平韵(一叠韵)。前后段前二句可叠整句,亦可叠后二字。
中中平,
中中平。(韵)(叠句)
中仄平平中仄平,
中平中仄平。(韵)
中中平,
中中平。(韵)(叠句)
中仄平平中仄平,(韵)
中平中仄平。(韵)
眼儿媚•忆蔡文姬
异语胡笳曲哀忧,
无日不思愁。
戎骑劫掳,
羌车征渡,
凌辱何休。
阑干泪断出西关,
霜雪抹红颜。
颠离漠野,
芦枝悲切,
葭叶伤悬。
眼儿媚又名小阑干,东风寒,秋波媚。双调,四十八字。前片三平韵,后片二平韵。上片三四句常作对仗,下片未二句间作对仗。
中仄平平仄平平(韵),
中仄仄平平(韵)。
中平中仄,
中平中仄,
中仄平平(韵)。
中平中仄平平仄,
中仄仄平平(韵)。
中平中仄,
中平中仄,
中仄平平(韵)。
蔡文姬,名琰,东汉大文学家蔡邕的女儿,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才女和文学家。东汉末年社会动荡,蔡文姬被掳到了南匈奴,嫁给了匈奴左贤王,饱尝了异族异乡异俗生活的痛苦,又生儿育女。十二年后,曹操统一北方,想到恩师蔡邕对自己的教诲,用重金赎回了蔡文姬。文姬归汉后,嫁给了董祀,并留下了动人心魄的《胡笳十八拍》和《悲愤诗》。《悲愤诗》是中国诗歌史上第一首自传体的五言长篇叙事诗。原始的胡笳是用芦苇叶卷成双簧片形状或圆椎管形状集簧、管混成一体的吹奏乐器。葭亦是芦苇。《胡笳十八拍》是中国古典十大名曲之一。
忆江南•忆乡愁
秋逢雨,
红叶落桥头。
萋草凋零菊婉瘦,
繁枝萧瑟雁轻眸。
游子忆乡愁。
忆江南又名“谢秋娘”“江南好”“望江南”等。单调,二十七字,三平韵,中间七言二句宜对仗。
平中仄,
中仄仄平平(韵)。
中仄中平平仄仄,
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中仄仄平平(韵)。
相见欢•秋景
登高远望溪潺,
绕云间。
落叶纷飞飘转越重山。
碧水漫,
夕阳灿,
劲风欢。
红染秋江如锦缀天边。
相见欢,词牌名,又名“乌夜啼”“忆真妃”“月上瓜州”等。以薛昭蕴《相见欢•罗襦绣袂香红》为正体,双调三十六字,前段三句三平韵,后段四句两仄韵两平韵。另有双调三十六字,前段三句三平韵,后段四句一叶韵一叠韵两平韵;双调三十六字,前段三句三平韵,后段三句两平韵等变体。代表作有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等。
(平)平(仄)仄平平(韵),
仄平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韵)。
仄(平)仄(韵),
(仄)平仄,
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韵)。
苏幕遮•离别
送伊还,
逢叶落,
泪洒江边,
步步遥相远。
日落西山归彼岸,
夜幕悄临,
隐有孤星现。
两情悬,
花亦碎,
辗转难眠,
月影消人面。
宁叫伤愁催己倦,
伴尽孤独,
不忍君忧叹。
苏幕遮,词牌名,又名“古调歌”“云雾敛”“鬓云松”“鬓云松令”等。以范仲淹《苏幕遮•怀旧》为正体,双调六十二字,前后段各七句、四仄韵。无变体。代表作品有梅尧臣《苏幕遮•草》等。
仄平平,
平仄仄,
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仄平平,
平仄仄,
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江南春•盼春归
风瑟瑟,
雪飘飘,
寒梅花亦老,
何处不萧条。
今时难晓春将至,
明日严冬忽尽消?
以“江南春”作为词牌的词现存只有寇准一首。这个词牌名可能是作者从南朝梁柳恽的《江南曲》中“日暖江南春”一句,择取而名。
平仄仄,
仄平平。
平平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
平平平仄平平仄,
平仄平平平仄平。
十六字令•欢(两首)
欢,
花落阡溪似彩绢。
香飘转,
轻染水云间。
欢,
月下西楼酒正酣。
星亦醉,
如雨落庭轩。
十六字令,词牌名,因全词仅十六字而得名;又名“苍梧谣”“归梧谣”“归字谣”“燕衔杯”“花娇女”。此调只见两体,均为单调四句十六字,属于最短的词。正体三平韵,第一、二、四句押韵,均用平声韵。变体两平韵,第二、四句押韵。代表作有蔡伸《十六字令•天》等。
平〔韵〕。
中仄平平仄仄平〔韵〕。
平中仄,
中仄仄平平〔韵〕。
相见欢•又醉西楼
西楼把酒观天,
月幽弯,
几处孤星如欲坠南山。
饮三盏,
又一碗,
醉倾轩。
默默两行清泪落衣衫。
相见欢,又名“乌夜啼”“忆真妃”“月上瓜州”等。以薛昭蕴《相见欢•罗襦绣袂香红》为正体,双调三十六字,前段三句三平韵,后段四句两仄韵两平韵。另有双调三十六字,前段三句三平韵,后段四句一叶韵一叠韵两平韵等变体,代表作有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等。
(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仄(韵),
(仄)平仄,
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在西楼上独自饮酒仰望着夜空,一轮弯月朦朦胧胧,有几颗孤独的星星隐隐而现又好像马上就要落到南山里一样,摇摇欲坠。又是一个孤独忧伤的夜晚。独自喝了三杯酒,不解愁,又饮了一大碗,终于醉了,依靠在小楼的轩窗下,不知不觉的两行眼泪都已经浸湿了自己的衣服。
调笑令•秋月夜
霜到,
霜到,
阵阵凉风袭草。
秋高叶落花憔,
雁过山孤月萧。
萧月,
萧月,
隐照星空渺渺。
调笑令又名古调笑、宫中调笑、调啸词等。《乐苑》入“双调”。白居易《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打嫌《调笑》易,饮讶《卷波》迟。”自注:“抛打曲有《调笑令》,饮酒曲有《卷白波》。”三十二字,四仄韵,两平韵,两叠韵。平仄韵递转,难在平韵再转仄韵时,二言叠句必须用上六言的最后两字倒转为之,所以又名转应曲。唐词格式全同,惟句中平仄颇多出入。北宋以后,多用不转韵格,三十八字,七仄韵,联章成“转踏”,藉以演唱故事。
平仄,
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
平仄,
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
青玉案•腊梅迟开
西山林雪映日暮,
登岑望、临远路。
万里凌空飘云雾,
寒枝幽静,
落叶婉泣,
谁知春来处。
霜秋怜花尽凋零,
惟叹青竹不辞苦。
腊梅迟醒因何故?
依旧萧条,
诚然堪恨,
可晓伊人怒!
青玉案,又名“一年春”“西湖路”“青莲池上客”等。以贺铸词《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为正体,双调六十七字,前后段各六句五仄韵。另有双调六十七字,前后段各六句、四仄韵;双调六十八字,前后段各六句、四仄韵等十二种变体。代表作品有辛弃疾《青玉案•元夕》等。
中平中仄平平仄,
仄中仄、平平仄。
中仄中平平仄仄,
中平中仄,
中平中仄,
中仄平平仄。
中平中仄平平仄,
中仄平平仄平仄。
中仄中平平仄仄,
中平中仄,
中平中仄,
中仄平平仄。
南乡子•饕餮
饕餮驭龙权,
盛宴狂欢吓九天。
叱咤风云难自抑,开颜。
万古谁能似我酣。
沧海变桑田,
吾辈悠闲乐尽癫。
琥珀微熏身不稳,飘然。
明月嫦娥侍我眠。
南乡子,唐教坊曲名。又名《好离乡》、《蕉叶怨》,原为单调,有二十七字、二十八字、三十字各体,平仄换韵。单调始自后蜀欧阳炯。南唐冯延巳始增为双调。平韵五十六字,十句,上下片各四句用韵,后阕各四平韵,一韵到底。另有五十八字体。
(中)仄仄平平,
(中)仄平平仄仄平。
(中)仄(中)平平仄仄,平平。
(中)仄平平仄仄平。
(中)仄仄平平,
(中)仄平平仄仄平。
(中)仄(中)平平仄仄,平平。
(中)仄平平仄仄平。
南乡子•饕餮玘
举目望天宫,
独踏霞云饕餮玘。
莹透龙烛撩逸舞,娇袭。
醉卧星河枕月椅。
仙侣尽相识,
饕餮龙庭不忍离。
神兽倾心为次座,相惜。
稽首坤极敬拜伊。
南乡子,唐教坊曲名。又名《好离乡》、《蕉叶怨》,原为单调,有二十七字、二十八字、三十字各体,平仄换韵。单调始自后蜀欧阳炯。南唐冯延巳始增为双调。平韵五十六字,十句,上下片各四句用韵,后阕各四平韵,一韵到底。另有五十八字体。
(中)仄仄平平,
(中)仄平平仄仄平。
(中)仄(中)平平仄仄,平平。
(中)仄平平仄仄平。
(中)仄仄平平,
(中)仄平平仄仄平。
(中)仄(中)平平仄仄,平平。
(中)仄平平仄仄平。
南乡子•出师北伐
先主战夷陵,
兵败托孤白帝城。
一代枭雄离乱世,匆匆!
大汉何时尽复兴。
曹魏又新征,
诸葛安居五路平。
吴蜀复盟无后顾,出兵!
铁马铮铮起汉中。
南乡子,唐教坊曲名。又名《好离乡》、《蕉叶怨》,原为单调,有二十七字、二十八字、三十字各体,平仄换韵。单调始自后蜀欧阳炯。南唐冯延巳始增为双调。平韵五十六字,十句,上下片各四句用韵,后阕各四平韵,一韵到底。另有五十八字体。
(中)仄仄平平,
(中)仄平平仄仄平。
(中)仄(中)平平仄仄,平平。
(中)仄平平仄仄平。
(中)仄仄平平,
(中)仄平平仄仄平。
(中)仄(中)平平仄仄,平平。
(中)仄平平仄仄平。
冯志亮,笔名禾子尼,号渤海居士,北京大学特聘教授,著名品牌推广人、姓氏文化学者、姓名学专家、当代著名诗人、修谱师、网络新闻营销奠基人和发展者。
冯志亮先生是中国易经文化馆馆长,中华百家姓博物馆馆长,中华姓氏研究院院长,北京姓氏文化馆馆长,北京风水博物馆馆长。冯志亮先生现担任华夏易经研究会副会长兼北京分会会长,中华儒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北京文学艺术联合会副会长,中国青年发展促进会荣誉会长,东方孝道文学院荣誉院长。
冯志亮先生还同时担任时代文学杂志社总编,中国名家杂志社荣誉总编,中国炎黄文化报文学总顾问,中国文化新闻报编委会副主席。冯志亮先生兼任中国姓氏文化研究会副理事长,华北历史研究会常务理事,北京传统礼仪促进会理事。冯志亮先生同时兼任北京汉文化研究院研究员,燕南艺术学院终身教授,北京海图书画苑首席文化顾问,中国诗词协会终身会员,中国诗歌协会会员。
冯志亮先生还是挪威国立艺术家协会外籍会员,英国皇家艺术研究院客座教授,荷兰皇家文学院高级学术顾问。冯志亮先生的历史文学作品曾多次刊载于中国文联创办的《神州》《中国魂当代名人专访特刊》《中国当代文学家》《北京文化》等期刊。曾被中西文化联合会授予“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AAAA级宣讲人”荣誉称号。
2013年冯志亮先生受聘为北京大学民营经济研究院与哲学系特聘教授,曾提出关于网络广告价值排斥论的“蓝海观点”。冯志亮先生涉猎广泛,书法绘画造诣深厚,并痴迷于文学历史,著有《渤海诗词集》《姓氏溯源与民俗探究》《怎样修家谱》《怎样编家史》《怎样写自传》《易经新解》《中国文化与中国历史》《厚葬微信微博》,以及《百家姓寻根手册》五百零四部,《中华姓氏家谱》三百余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