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片山药地(散文)
文/杜海军 诵/文嘉
小时候,家乡的人们把红薯叫一律叫作山药。红薯似乎是我长大以后,从书面上学到,类似于能提高其身份的洋名。把山药称作红薯用家乡人戏谑的话说,那可是叫“字话”!如果说的更土气一些,通常都要叫它山药蛋的。
在我亲切的记忆里,这种农作物曾在家乡被广泛种植。历史上某个时期曾经掀起过巨大的人性的辉煌。家乡的红薯产量创造过人类收获的最高纪录。听说当时墙上有一宣传画,画下面的文字是:我是山药蛋,亩产双百万。
我多次听父辈一代的人讲述,收获的山药简直无处存放,谁也不要了。生产队再也懒得拉回家,都烂在了地里。可是接下来日子,家家户户开始忍饥挨饿了。山药蛋更是成了糊口的救命稻草。乡下人把嫩绿的红薯叶煮熟了当成饭吃,把红薯的枝蔓晒干磨成干面,掺杂着其它面粉蒸窝窝头吃。小孩子都是自发去山药地里,一遍一遍挖地三尺,找寻遗留的小山药带回家熘着吃。这种农作物是乡下生活由贫穷转富裕变迁的一个活标本,凝聚儿时家乡人所有的酸甜苦辣。
我被父母带到世上时,刚刚错过了那段煎熬。所以幸运地没有挨过多少饥饿。我也吃着了家乡土地上甘甜的红薯,以及由红薯深加工衍生出来的食品各种食品。山药粉条更是我终身喜欢的美味特产。

家乡的红薯地还是我与童年伙伴玩乐的好地方,那里刻着我清晰的毕生难忘的记忆。
父亲是生产队长,每年初春父亲安排队里社员培育山药秧。育秧儿要用冬天保存完好的红薯母体。队里选择一处向阳的坑地再挖地三尺,砌成一个大大的长方形的池子。池子里铺上一层牛粪和细沙土,然后把红薯埋在里面,浇上清水。
然后育秧池上用一场透明的塑料布蓬住。最外面再盖上厚厚的谷草帘子,增加池内温度。等白天有阳光照射的时候,卷起草帘子,让池子内部接受一定的光照。
有一次我们偷偷摸摸去池子里挖出红薯块吃,被站岗的三爷抓个正着。他没有喊其他的几个孩子,就收回了我们手里的红薯,心疼地又埋在牛粪里面。三爷把这件事情告诉了父亲,让我在家里挨了父亲好一顿打骂。
山药秧儿很快从山药蛋上酿出紫红色的嫩芽儿,慢慢地一捧捧的嫩芽儿把松软的沙土拱成了马蜂窝。草帘子每天盖了又卷起来。三爷更是勤奋地给幼苗喷水,我们在远远的地方看,只看见一片耀眼的嫩绿,感到无比的喜欢。

乡下有农谚说谷雨前后撒花点豆。正是栽苗插秧的时候,生产队安排男人去池子里薅山药秧儿,整齐地挽成小捆儿。队里妇女们就用包袱包好秧儿带到村西沙土地里。一人一垄开始分垄插秧儿。
栽种山药秧也有不成文的小窍门。先在垄埝上挖出间距均匀的坑穴,再往里面浇一瓢水,然后拿起一棵秧苗把带有毛毛根的一端,握一个U型的弯儿,用拇指轻轻地摁在坑穴里。双手捧泥土埋住坑穴,再用力拍一拍。
不到几天的劳动,队里一大片田地接连种完了山药秧儿。接下来就是新苗的成活期,田地要封垄看护,不让进人,以免踩踏秧苗。山药秧是耐旱作物,一瓢水足够它在一个新地方扎根成活了。不出几天秧苗就打起精神,很快长出新芽芽来。
山药地在成长期间要锄几遍杂草,才能让叶片把地皮护严,从此地上的杂草再也长不成气候。直到秋天到来后山药地真是一片绿色的海洋。拨开藤蔓和绿叶时,会看到露出地皮的山药蛋。
三爷又被队里安排开始看山药地,以防牛羊鸡猪等糟蹋。我多次路过那片山药地,都被三爷的目光抓住。我不是想偷挖地里的山药,而是听见了地里蝈蝈的叫声,心里十分痒痒。很想去山药地里捉住拼命叫唤的那些蝈蝈,都被三爷无情的目光阻止在半道上。

只有等到收获山药的时候,才能进到地里去。那往往要到霜降过后了。经过昼夜温差开始变大,山药糖分的含量才能逐渐变高。此时山药一窝一窝,把垄埝都长崩了。山药们个个个大均匀,色泽鲜艳。收获的山药,队里现场在地里分配给各家各户。大人用排子车拉回家,从此开始做山药饭吃啦。
山药洗干净放进锅里蒸熟,又面又甜营养丰富。小山药蛋更是好吃,熬米粥喝放进去皮薄肉厚,既甘甜又养胃……。
母亲也常常把小块的山药煮熟,用麻绳串起来挂在南窗上晾干,这成了我们冬天里口袋里的美食。小孩儿牙口好能吃一个冬天。天气好的日子,家家都擦山药片,一房一房晾晒。晒干然后磨成面,轧山药面饸饹吃,这又是一道传统美食。
生产队也开了粉房,绝大多数山药都堆积如山,放在生产队大院里。大人把一架铁机器推出来,通上电。开动机器,把洗好的山药放进机器里,出来就成了白色的浆。第二道工序过滤出渣,留下来的是细腻的粉芡。粉芡才是作粉条的原料,一坨一坨的放到库房里,够做半个冬天的粉条了。上好的粉芡做出的粉条洁白透明,挂到房顶上风干。山药粉条一直是家乡有名的特产。

我后来又知道山药叶也是一种美食佳肴,拌上白面蒸苦累,味道鲜美,清爽宜口。山药叶泡茶喝有一定的药用价值,能治疗失眠症。
我不愿意说,三爷是村里的光棍汉。他一直独身生活。平时看护山药地,中午他却要回家做饭吃。我总是钻他的空子,去那块山药地里捉蝈蝈。大中午蝈蝈在艳阳里大声地叫着。我用心察看,慢慢地靠近,然后灵机地捉住一只。我高兴地回家放进笼子里,晚上挂在院子里听蝈蝈的叫声。
霜降过后,山药的叶片就逐渐变成了深红色。气温下降,蝈蝈的叫声也就稀少起来。直到收获了,地里的山药刨光,它的藤蔓也被收走留作牲口的饲料。蝈蝈的叫声从此再听不到了。
冬天来了,下了一场大雪。地里一片银白色。可我只要一看村外的世界总是忘不了那一片霜打过的山药地!
作者简介:杜海军,大学文化,教育工作者,邢台市文学学会会员,中国远方诗人协会会员,河北名人名企文学院院士,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自小喜爱文学,中学起尝试写作,大学期间开始发表小说、诗歌和散文等。出有个人散文集《野酒酒花》和抒情诗选一百首《云雀》。
主播简介:文嘉,朗诵爱好者,朗诵作品席慕容的《点着灯的家》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曾经的羊倌儿,军官,税官。朗诵定位:传承优秀文化,激发向上力量,赞颂幸福生活,芬芳美丽世界。在《乡读》《清风诗歌网》等多家公众平台发布朗诵作品数千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