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部手机的命运
郭全平
小院灯光柔和。月色清辉。房檐下燕子已入巢安歇。影壁墙根儿葳蕤的各色花卉,浓郁芬芳,娇翠欲滴。空气略显闷热。恰有串门的邻居夫妇前来,只得奉陪。东家长李家短,天南海北,没有主题,信口开河,四张嘴就像四台半导体,把各自接收的波段绘声绘色地播放出来。然后,又像电视访谈节目一样,各自发表意见。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看法相同的,彼此点头。却每次总在道德和诚信为本的话题上争得面红耳赤……沉默片刻后,接着侃下一个不易产生分歧的话题。女婿说,捡个手机,新款苹果的。接着说,就是屏给轧坏了。妻立马说道,我拍个照,发群里,看看有人认领没有。或许,相互传个话儿,找到失主也有可能。妻接着说,肯定是咱村遛弯儿的人丢的。她肯定的语气与乐于助人的诚实品行自然地体现在这件事上。现如今,在微信群里发启事也不是什么稀罕事,什么找猫找狗的,或丢或拣证件的,饭店招聘服务员的,出售二手房的,卖小米卖树苗的等等,五花八门的消息,时不时就在群里冒个泡儿。我这样思考的时候,春晚小品《扶不扶》猛然间闪过脑海,宛如一块石头重重地扔进湖里,掀起层层涟漪。急说,别拍了!万一人家来认领,看手机坏了,让赔咋办?关掉手机的妻,似被点了穴位,僵硬地立在那里,两眼迷茫。女儿怨气随之上来,开始数落女婿:捡它干啥?不捡不犯法!你犯的哪门子傻?轧坏了还拣,找讹呀?有病!送回去,在哪儿捡的还放哪儿!女婿不知所措,满脸委屈,如负罪般静静地站在那里,似乎那部手机就是他所犯之罪的证据。我,妻子,女儿,三个人争论不休,声音高亢,火药味越来越浓……刚懂事的小外孙露出一副诧异和惊恐的表情。他不明白,为什么刚才兴高采烈地遛弯儿,回来就变成了吵吵闹闹,难道就因为爸爸捡个手机吗?捡东西不好吗?妈妈不是经常教育我,捡东西要还,损坏东西要赔吗?明月、灯光,还有那娇艳馥郁的花儿已经被无视。吵醒的燕子在燕窝里啁啾。女婿想辩解,却无从开口。女儿的脾气越来越大,正像是跟讨要新手机的失主在理论呢。最后,总算统一思想:把手机留下来换盆或换剪刀是绝对不行的,有损人格,只有把手机放回原处,才妥当。 女婿拿起那部刚捡的手机,骑上电动车出去了。
月亮开始西沉,银色的光辉渐趋减退。夜色浓郁起来。花的芳容隐蔽在黢黑的夜色里。燕子不再嘀咕,该不是反思我们荒诞不经的行为吧。个把小时过去了。女婿仍然没有回来。这过去的个把小时若一根带钩的线慢慢地把我的心吊起来,整个人悬空似的,没有脚后跟。该不会给失主吵架了吧?如果是那样的话,两个人定是因为手机屏损坏而争论的。胡思乱想的我开始进一步胡思乱想起来。该不会打架了吧?正是血气方刚的年龄,这种可能性是有的。又想到乐观的一面,如果失主通情达理,两人顺利交接,当然,这种结果是人心所向的。假如是这种情况,那早该回来了?再想到,该不会骑车回县城了吧?看女婿刚才跟女儿的表情,联想到他的倔脾气,这种可能性的概率急剧上升。那么,个把小时足以到县城,为什么不打个电话,报个平安?黑灯瞎火的,让人提心吊胆。进而难受地想到,好好的一家人,吃饭时还恭谦礼让,温馨有加,怎么一眨眼功夫,就因为捡了一部手机,闹腾到这步天地?唉!……
全家人谁做错了什么吗?没有,都没有。可似乎都做得不妥当。这种不妥当,在眼下却又是最妥当之举,尽管这妥当之举确有明哲保身之嫌。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总不能归责于皎洁的月光,娇美的鲜花,还有那可人的燕子吧。我突然觉得,在此事的背后,有一种无形的无法抗拒的力量在驱使着我们做出不恰当的恰当之举。爸,睡觉去吧,别等了。女儿关心的命令把我从无奈的焦虑中拽回来。“吱——”大门响了。接着是电动车上门楼台几的“咣、咣”的声响。在那儿等了一会儿,想失主来找,就给人家。结果没人来。想扔到捡起的那个地方,又怕汽车再轧,那样肯定把手机报废了。看了看,放到牌楼下石狮子头上安全,猛一眼瞧见学校门口有个摄像头正对着,担心惹麻烦就没放。女婿的回答里有一种不自觉的闷气与赌气,让我不得不重新审视我们先前统一思想后做出的决定。我沉默许久……扪心自问:这,哪是扔掉的手机!分明扔掉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是做人的善良与诚实!至少把我们全家的诚实守信与善良扔掉了!少年时曾经拣块儿手帕都会主动交给老师的我,打小接受“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把它交到警察叔叔手里边。……”的思想教育,可是,从啥时候变成如此龌蹉呢?现在,连我自己都憎恶自己这副嘴脸,鄙夷不屑刚才那种自以为“机智周全的感到满意”的想法。然而,无奈的酸楚的我,心始终压抑的像铅一样沉重。我没有灵魂地慢吞吞有气无力地说一句,天不早了,孩子明天还上学,都洗洗睡吧。突然,耳边振聋发聩地回响起《扶不扶》的经典台词“人倒了还可以扶的起来,人心倒了就再也扶不起来了。”月亮早已闭上眼睛,没下西山。剩下浓黑的温柔寂静的夜,像沉睡的大海吞没了小院所有。但是,我清楚,明天起床,太阳依然灿烂地从东方升起。因为,新时代的号角已经在华夏大地吹响!
作者简介:郭全平,笔名归农,河北省涉县人,高自考南开大学法律专业本科毕业,中共党员。曾获河北省第二届“春满园野菜杯”散文大赛优秀奖、河北省“乡愁里的河北”散文大赛三等奖、首届“华翼杯”全国征文最美散文奖、第四届中国当代散文精选三等奖、《豫北文学》首届全国文学大奖赛佳作奖等。作品见于《河北文学》、《作家故事》、《清漳》、《江西教育》杂志和《鹤岗日报》、《快乐老人报》、《拂晓报》、《北京日报》等报刊以及多家新媒体平台。

“马周杯”全国文学大赛
征文启事
为学习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进一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特举办“马周杯”全国文学大赛征文活动。
马周(601年-648年),字宾王。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区振兴街道前曹村(马庄)人。唐朝宰相。马周少孤贫而好学,曾任博州助教。辞而西游长安,客居中郎将常何家。贞观三年(629年),代常何为疏,所论二十余事,皆切中时弊,唐太宗大悦。即日召见,令直门下省。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贞观十八年(644年),任中书令,兼太子右庶子。劝唐以隋为鉴,省徭役,恤民力,节俭如兰,慎选地方官吏等,多为唐太宗所纳。马周所作《上太宗疏》《陈时政疏》《请劝赏疏》《谏公主昼婚疏》和《请简择县令疏》等文章影响深远。贞观二十二年(648年),马周去世,终年四十八岁。唐太宗为他举哀,追赠幽州都督,陪葬昭陵。
马周被毛泽东评为:“傅说、吕望,何足道哉!马周才德,迥乎远矣。”
如今,前曹村党支部牢记三个务必,守民心,创大业,当好人民利益的绣花针。抓住党的十八大以来黄金十年机遇期,一跃成为新时代沧桑巨变的代表之一。前曹村共四个自然村, 1172人。经过十几年艰苦奋斗,建成现代数字化安居小区。小区总占地454亩,现有居民3300多户,15000多人。幼儿园、小学、医疗点科学配套,前曹村集体公共积累达到2亿多元。家家都变成了百万元户。前曹村2015年被授予“全国文明村镇”荣誉称号;2021年,被评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
一、参赛主题
内容健康,表现新颖,文学性强,不限主题。
二、征文体裁
小说、散文、诗歌。(短篇小说不超过1万字、散文不超过5000字、诗歌不超过100行。所有参赛作品必须原创首发,没有在任何平台、纸媒、公众号上等发表过。同时标明体裁。
三、奖项设定
一等奖一名,奖金3000元;二等奖两名,奖金各2000元;三等奖三名,奖金各1000元 ;优秀奖30名,奖金各500元 。特殊贡献奖20名,奖金各1000元 。
四、投稿时间
自2022年11月11号至2023年4月11号截止。2023年7月1号前颁奖。所收稿件, 版权归大赛组委会,并择优在【茌平文苑】上发表。请作者关注【茌平文苑】公众号,以便作者能及时了解大赛信息。
五、评审团队
以山东省泰山文学奖获得者为主任的评审小组,对参评作品进行公开公正评审。
六、文档要求
来稿请注明“‘马周杯’全国文学大赛征文”字样。
标题小四加粗,正文为宋体五号,文末注明真实姓名、联系电话、详细通讯地址。
在邮件正文粘贴之后,以附件形式发送至指定信箱:sdblzlwxjzw@163.com。在来稿邮箱主题一栏里,注明:“马周杯”文学大赛+文体+题目+省份+姓名 。
本次征文大赛解释权归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区作家协会。
“马周杯”全国文学大赛征文组委会
茌平区作家协会
总 编:乌以强
责任编辑:冯喆 张晓燕 翟玉梅 丁杰
茌平文苑 第0534期
本期编辑:翟玉梅
编辑微信: z13047458090
茌平文苑:欢迎关注,欢迎投稿!
非原创举报电话(微信)135614716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