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波携程 书画同行》之画艺精进 名扬遐迩——访原吉林艺术学院教授、著名画家甘雨辰先生 每天更新 转发有礼
画艺精进 名扬遐迩
——原吉林艺术学院资深教授、中国美协会员、著名画家甘雨辰先生
首次与著名画家甘雨辰先生相识,是2010年秋季的一天傍晚。那时因为几位朋友小聚,与甘雨辰先生相遇并在一桌就餐。席间,我认真打量着这位年届7旬、满头银发的甘先生。尽管从容颜上看老先生略显沧桑,却透出一股英姿勃勃的活力,步履随显缓慢,但不失矫健,讲话虽有些迟疑,但还铿锵有力,可谓侃侃而谈。
因为是朋友聚会偶遇,不便与甘先生深入采访交流,但彼此有个约定,并互留了联系方式。此后的几年时间,我又先后三次拜见了这位远近闻名的画家甘雨辰先生。
甘雨辰先生1941年11月生于长春。曾任吉林艺术学院美术系教授、中国美协会员、长春市美协副主席、全国文联牡丹书画研究会创作室主任、吉林省文史馆馆员。
甘雨辰先生从本人画作谈到绘画理论,从采风趣事谈到创作构想,如数家珍、滔滔不绝,令人感慨不已。是的,甘先生是一位挚爱生活,画风空灵清新、质朴典雅、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紧密结合的画家。
甘雨辰先生告诉我,他1964年毕业于吉林艺术学院美术系,后任该学院艺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吉林省美协理事、长春市美协副主席,并被洛阳中国牡丹花画院聘为副院长。多年来,甘雨辰先生结合教学,专攻浅绛山水和意笔花卉。时间到了20世纪80年代初,甘雨辰先生在意笔花卉方面日渐成熟老道,并得心应手渐进妙境的同时,又主攻画鹰。人们注意到,在甘雨辰先生的笔下,鹰姿百态、振翅翱翔,在百花争艳的世界里,把大自然中的力与美和谐地倾注于笔端,有的直冲云天,有的飞临直下,有的高瞻远瞩。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甘雨辰画鹰到了十分痴迷的程度,从山鹰到海鹰,再从鹰雀到鱼鹰,又从老鹰到雏鹰,再从秃鹫到猫头鹰等不下约有近百种,但在这近百种各类的鹰中,尤以雄鹰为主、为多,更令人惊奇的是姿态迥异、凛凛生风或展翅云霄、尽情遨游;或奋起凌空,傲视四野八荒;或群雄你追我赶,戏于穹苍;或双鹰振翅、追逐竞舞。再看看那炯炯有神的锐眼和那尖尖的利爪,真是生动传神。有评论家这样评论:鹰为百禽之首,而甘雨辰的鹰有展翅凌云之壮志,有勇猛进击之精神,这也正抒发了画家那种天高任鹰飞的洒脱情怀和对力与美的崇尚。
在甘雨辰先生的笔下各种花卉,更是挥洒自如,诸如国色天香的牡丹,“隐逸”的金菊,凌霜傲雪的红梅,线条简约的兰草等等,林林总总,都寄予了甘先生对真善美的追求。正因为如此,1996年洛阳举办全国牡丹花画展期间,在众多雍容华贵、争芳斗艳的红牡丹中,甘雨辰创作的绿牡丹“一枝独秀”,翠绿欲滴的牡丹间以嫩黄的花蕊,配以赭石的叶片,更显得高贵典雅,撩人心弦。
有耕耘必有收获。这里我记录了甘雨辰先生多年来取得的部分成果:1981年至1993年,他的《牡丹》《山鹰》等5幅作品先后参加了在香港、东京、多伦多举办的中国水墨画展;1988年10月他在日本札幌举办首次个人画展;1992年在日本福冈再次举办个人画展;1985年他的《群鹰图》参加了在南昌举办的纪念八大山人画展;1986年至1991年,他的作品分别参加了第二次至第七次全国花鸟画邀请展;1992年他的山水画《松花湖秋色》参加加拿大“枫叶杯”水墨画大展获得特别优秀奖,同年,花卉画《长春图》参加汉城国际水墨画大赛获银奖;1996年,他的鹰画《三雄图》获韩国现代美术家国际水墨大展金奖,同年秋天,他本人荣获联合国教科文委艺术社会活动奖;1991年他的山水画《长白揽胜》为天安门城楼陈列室而作并被收藏;1996年他应韩国庆星大学之邀作巨幅《群雄图》,陈列在该校新教学大楼正厅。此外,他的画作《飞鹰》和《振翅》还分别被日本前首相田中角荣和韩国前总统金大中先生所珍藏。
采写完这篇“股份制”成分的短文时,甘雨辰先生似有些身体不适,在我不能不提前结束的采访中,一直被甘先生对艺术的执著追求和诸多的创作成果所感动,并为老先生肃然起敬。
叙述到这里,作为笔者的我不能不遗憾地告诉大家,就在我第三次采访甘雨辰后不到两个月时,远在京城的我,惊闻这位画坛实力派人物不幸因病离世……愿逝者安息,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