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波携程 书画同行》之精能古雅 纵逸雄迈——访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著名书法家李殿富先生 每天更新 转发有礼
精能古雅 纵逸雄迈
——访中国书协会员、关东兰亭书画会会长、著名书法家李殿富先生
肃 然 起 敬
歌德曾经说过,你若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在我们这个物竞天择的现代社会,每个人都以其不同的生活方式存在于这个社会;每个人都以其不同的观念,悄悄地追寻着自己的生命意识;每个人都以其不同的价值取向,默默地实践着自己的价值。
而他,一个在当今书坛颇具影响力和知名度的著名书法家李殿富先生,用他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毅力,用他孜孜以求、博彩众长的追求,实现了自己应有的人生价值。
与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关东兰亭书画会会长、著名书法家李殿富先生在展会现场合影
“满园书气关不住,一缕得阁暗香来。”在一个寒冷的冬日上午,刺骨的西北风吹着大片的雪花飞旋着。我怀着崇敬的心情,走进了著名书法家李殿富先生位于长春市繁华地段——重庆路附近的工作室。
坐在我面前的李殿富先生,个子不高,一张淡定、从容又不失学者风范的脸上,嵌着一双不大不小却炯炯有神的亮眼;一头黑白相间、梳理适度的短发,一套得体的冬季休闲装,特别是他那敏捷的思维、沉稳的谈吐,彰显出他特有的干练、敏锐、洒脱的气度。
嗅着一缕缕的书香气,我的目光、我的注意力,在专注凝神地环视着殿富先生这个面积虽不是很大,但却书香气十足、艺术氛围浓厚的工作室。我的面前出现了这样一种景象:那些墙上挂的、镶的,案子上摆的、摞的、夹的,还有缸子里、角落处放的、装的,到处都是一幅幅精美的作品。可以说大有气势恢宏、纵横挥洒、舒张适度、虚实得当、闲庭信步之感。
不仅如此,这里还有各种碑帖书、工具书、参考书,有大大小小、形态各异、色调不同的各种雕刻用的石料,还有诸多名家、大家的作品集等。
见此情景,或者说我的所见所闻,顿时有一种感叹:这一切也许更好地诠释了什么叫“字如其人”,也令笔者更好地感受到了殿富先生如此虔诚、如此下气力、如此下功夫的原因之所在。这一切可以说都令我感慨万端,并为之肃然起敬。
深 邃 博 学
无声无息的时间,诉说着有声有色的故事。
我看在眼里,心想,殿富先生的深邃、勤勉、博学是有目共睹的,也是令人为之肃然起敬的。而他在书法艺术上的地位和影响力,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数不多的。
李殿富先生1945年10月生于吉林省德惠市。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关东兰亭书画会会长、吉林省书法家协会篆刻刻字委员会委员、百山印社理事。
多年的军旅生涯,磨炼了殿富先生坚强的品格、顽强的意志、朴实的情怀,使他不断地走向成熟。
上个世纪80年代初,转业后的李殿富先生,师从著名书法教育家姚俊卿先生。李殿富先生的作品先后入选《全国首届篆刻艺术展》《中国当代书法篆刻名家邀请展》《中国当代名家国际大展》《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六届亚洲艺术节书法精品展》等。
不仅如此,李殿富先生还曾于2005年,2007年和2016年三次赴美国宾州举办《中国吉林李殿富书法篆刻艺术展》和《李殿富篆刻、微刻、扇面书法艺术展》,并进行了书法艺术讲学和交流活动等。
与此同时,李殿富先生的书法、篆刻作品及传略还被收入《全国首届篆刻艺术展作品集》《中国篆刻全集》(五卷)、《世界美术集》《世界名人录》《中国历代书法家人名大辞典》《中国当代书法艺术大成》等数十部书刊。
精 能 古 雅
岁月的长河,留下了他每一步深深的脚印,李殿富用他那脚踏实地的行动,踏出的是闪闪发光的足迹,因为执着努力、奋斗搏击、永不放弃,是他人生的主旋律。
为了执着地追求书法艺术,为了实现人生的价值,李殿富先生常常孜孜不倦、废寝忘食。
如前所述,李殿富先生曾有过多年的军旅生涯,而他的书法作品更多地富有苍劲、雄健之气。
诚然,将书法浓缩为艺术,要书之有道、法之得体、以美感人、以德育人。能达到此境界则是古今书法家们着力追求的目标。
李殿富先生为追求这一目标,进行了不懈的努力。近观李殿富先生的书法,其作品确有于平淡中见壮美、朴素中见俊朗、端庄中见凝重、凝重中更显功力、实力,可谓观赏性与艺术性兼具。透过他的诸多巨制作品,乃至他的众多小品,均可以看到其合理运用线条走向,并与干枯浓润的墨韵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之布局错落有致,作品更显气势恢宏、整体结构适度、虚实得当,堪称佳作、杰作。
在实践中,李殿富先生始终坚持师古而不泥古,他把古人的精华融会贯通,巧妙地运用到自己的书法力作中去。他强调书法要求神、气、骨、肉、血,这一点,我们从李殿富先生的作品中看得很清楚。他的行草自然流畅、挺拔苍劲,他的楷书、隶书气势磅礴、刚健有力。
多年来,李殿富先生更以碑帖为师,还不断拜师学艺、博采众长,从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几十年来,李殿富先生独钟翰墨,尽管他已成就斐然,且在省内、省外兼职颇多,影响力更是逐步扩大,知名度也不断的提高,然而他始终执着如初,不断求索、求进、求新、求变,经常不断地学习、揣摩、观察,对碑帖中的每一点、一线,都用心揣摩,认真探索,做到张弛得体、轻重有度、起伏有错,从而使其作品达到了内容、形式和情感上的高度一致,他也为当代的书坛带来了一股清新刚健的凛然之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