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的善举,感动人流泪(叙事诗)
文/沈新培
12月1日的夜晚时分,
下了一整天小雪的杭州,
街巷中出现了一位,
驼着背推着三轮车的老人,
他在废品回收箱中拾荒。
难道老人夜晚走出家门拾荒,
是为了卖了废品好挣些钱?
难道老人没有子女赡养,
靠拾荒来维持日常生活?
也许这样去想像很正常,
但事实真相并不如此。
老人叫王坤森,91岁了,
是浙大医学院的退休教师。
自2012年起的十余年来,
老人开始每天晚上去拾荒,
资助了7位孩子上大学。
前不久老人又捐赠了7万余元,
他成了当地人们熟知的"爱心爷爷"。
也许人们会有疑惑:
老人为何不在白天去拾荒,
他说白天去拾荒的人多,
有些人比我更需要这些废品。
所以我不能去白天拾荒,
多么善解人意的老人。
曾经的大学教师去拾荒,
这个脸面有多少人能承受,
老人也可以用退休金去资助学生,
但他说:
通过自己的劳动,
去捐资更有意义,
多么崇高的思想境界。
"只要还能走得动,
我就要继续干下去",
老人用行动诠释了什么叫爱。
"孩子们只管好好学习,
我王爷爷一定会帮助你们",
老人用心声叮咛着无私的善举。
在美丽的西子湖畔,
在每天流光溢彩的夜晚,
有一位91岁的老人,
让人们的心灵受到震撼;
让人们感动得流泪!
其他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