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提要】 性情影响人生命运,一个人自立于社会,不仅要修仁德,还要学智慧,养性情。刚正率直,勇于牺牲,固然可贵,然过于任性,就可能无谓牺牲,难有作为,落得个一介莽夫——这就是儒学特别注重修心养性,强调宁静致远的道理所在!
(7)由性情看人生
【原文11·13】闵子侍侧,訚訚如也;子路,行行如也;冉有、子贡,侃侃如也。子乐。“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这一章描述的是孔子和几个学生在一起时的情形。大概的情形是,闵子骞、子路、冉有和子贡几个弟子侍立在孔子身边,师徒谈笑风生。孔子观察这几个弟子的言谈举止,发现闵子骞言谈 “訚訚(读yín)如也”,即总是一副和颜悦色的样子,谈吐有条有理;子路则“行行如也”,即刚强率直,带有急躁不安的神情,透出一股神圣不可侵犯的秉性;冉有、子贡“侃侃如也”,即温和快乐,潇洒自若,显得很有气度雅量。看到这几个弟子各具特色,围侍在自己身旁,颇有一番天伦之乐的情调,孔子很高兴。但同时感到,子路性情刚烈急躁,缺乏韧性,不免为其人生担忧,不由得感叹一声:象仲由这样的性格,恐怕不会善终吧(不得好死)!结果还真让孔子说中了:我们前面介绍过,子路后来在卫国当武将,最后在平叛卫国的一次政变中战死,而且死得很壮烈!

读到这里,我们是不是会觉得孔子也擅长“看相算命”这一套?其实不然。孔子“敬鬼神而远之”,不会用“巫术”这一套给人看相算命的——他是通过观察子路的性格秉性做出的判断。子路性情刚烈,为人豪爽,遇事宁折不弯,身上有一股凛然豪气,有勇于牺牲的英雄精神,这当然是正面的,但这种人往往是刚烈忠勇有余而谋不足,遇事急躁冲动,不懂折中迂回只顾勇往直前,其结果往往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弄不好还会毁掉自己的前程,“不得好死”就有其必然性。历史上,大凡武将,要么驰骋疆场而壮烈,要么陷于争斗而屈死,能善终者寥寥。项羽堪称“盖世英雄”,却上演了霸王别姬己自刎的悲剧;彭德怀“横刀立马”,最后遭挂牌游斗,监禁而死。这一章,告诉我们,性情影响人生命运,一个人自立于社会,不仅要修仁德,还要学智慧,养性情。刚正率直,勇于牺牲,固然可贵,然过于任性,就可能无谓牺牲,难有作为,落得个一介莽夫——这就是儒学特别注重修心养性,强调宁静致远的道理所在!

【作者简介】史永峰,笔名冷梦良,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孔子学会会员、宝鸡市作协会员、孔子研究会副秘长、传统文化促进会理事、讲师团讲师。眼晴不大,还好眯起来看世间万象,一介莽夫,却常发书生之叹。平生追求“朝闻道,夕死可矣”之夫子之训。著作《论语通俗解读》目前己被国家图书馆、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三十余所高校图书馆珍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