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缘 聚 话 乡 情


昨日,应西北头条张总编邀请,我们韩城住西安的部分同乡,到和平门锦祥炝锅城一聚。
在上电梯去二楼时,跟我一起的有个姐姐,我看她也到二楼下,就留意了一下,等到楼梯口问服务员时,我一听她问203房间怎么走(因为张总编前一天晚上,就微信发给我具体地址:锦祥炝锅鱼203房间),知道她跟我都是来赴约的。于是就跟她攀谈起来,得知她是从韩城矿务局机关退休的王淑英大姐。看见我们俩一起进门,张总编很惊奇,“你俩怎么会一起来?”我们答:“电梯里碰到的。”他们点点头,会意了。

一进门,张总编就告诉我们:“都是韩城人,乡党!”听着他们的韩城话,我有种回到故乡的感觉,不知不觉,说话的频道也被带过去了。多年来,我们上学上班,跟人打交道,都必须讲普通话,时间长了,渐渐地都有点忘了乡音,至少不那么纯正了。
坐定后,我看着对面有位老师很是面熟。仔细询问后得知,原来他就是我们的母校,司马迁中学的校长——张亚勋老师!张老师话不很多,沉稳内敛,教育教学很有一套(我是从老公那里得知的)。他曾经教物理,他的爱人是化学老师,他俩在我的家乡韩城都很有名气。可惜我当时没有听过他的课,因为我没在他带的班级。出了学校门已经三十多年了,能再次遇见老师,而且还是在西安,让我感到格外的亲切!人常说:“亲不亲,故乡人!”“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我这突然在省城,遇见自己的校长老师,那种激动,哪是几句话简单的话语能尽述的?虽然没有两眼泪汪汪,但内心已是波澜壮阔!


这时,另一位美女来了,她叫杨雷芹,陕北人,唯一的一位非韩城籍女士,也加入到我们当中,她的声音很响亮很好听,说话婉转悠扬,悦耳动听!
不一会儿,又一位美女到了,她打扮时髦,瘦高个,一头美丽的卷发披肩。带着她漂亮的小姑娘,那小姑娘圆圆的脸蛋,眼睛又大又亮,睫毛忽闪忽闪,坐下后十分乖巧。我们把她们母女让到内边,交流后我才知道,她叫李凤侠,坐下后,小姑娘的妈妈李凤侠,很热情地给我们讲开了,“我很爱美!我也希望把我的观念传达给周围的亲朋好友,我希望大家都能美美的生活。”她说:“你是什么人,你交往的圈子就是什么样的。跟着有层次有品位的人,也能提升自己的层次和品位。”我很认同她的观点。她滔滔不绝地讲着,我注意到,小姑娘坐在旁边,很安静地在看她的ipad,很专注地学习,我说:“你女儿的学习状态很好,咱们在这大声说话,她根本不受干扰。”她很自豪:“这是二胎,在交大那边上学,她从小就养成了很好的学习习惯,她的姐姐也不时给她指点,她有自己的学习方法。”她说:“孩子她爸忙,根本顾不上娃。我有一个工作室,从小到大,我走到哪里,孩子就随我到哪里,她已经习惯了自己一个人干事情。我忙我的,她就在一边学习,画画。现在不是有网课,我就提前给孩子下载准备好新的内容,她有时间就自己学习了。”

张总编边笑边给我们介绍:“哪次聚会都少不了她,没有她热闹不起来!有一次,大家都到了,她来晚了,一进门就说,很抱歉未及时赶到,我向大家赔罪!一下子把大家逗乐了!”我也笑着说:“她这形象一看就是明星范,少了谁也不能少了明星不是?”
交谈中,我得知,她们三位美女都在一个工作室,都从事美妆行业,我钦佩她们。退休后还能创业,不简单啊!难怪李姐说要让有爱美之心的人,都能更美!我欣赏美,关注美,但我更注重内在美!内外兼修,由内而外,一种发自内心,外化于形,真正的气质美!

正说着,张总编电话响了,说是有位在韩城农业局退休的老师,因为半路上修地铁,路堵了,换坐公交车往这边赶,可能要迟到一会儿,我们告诉他,不着急,安全第一。
大家继续说着韩城方言,好像有一种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使命感,让我顿时觉得神圣起来。大家说韩城方言虽然听起来有些粗糙,但那也不是一朝一代形成的,那也是一代代祖先传承下来的,韩城也是有着几千年历史的城市,有魏长城遗址,近年又发掘了梁代村古芮国遗址,历史就更久远一些。更早的历史还有待发掘,古人多临河而居,兴许黄河岸边也会有奇迹出现,这些都有待慢慢去研究开发。

说着说着,农业局的老师到了,又带来一个小美女,扎着高高的羊角辫,眼睛乌溜溜的,瓜子脸,白皙小巧。两个小美女坐在一起,都很安静,女孩子还就是懂事,她在一旁默默倾听,不闹不插嘴大人说话。交谈中我得知,老师也姓薛,跟我一家子,与我大伯相识,对我哥哥很熟悉,李凤侠姐姐听说后,说她跟我哥哥也相熟。薛老师说:“来到这里的都是朋友,不论年龄,忘年交,也挺好”。说得大家都拍手称赞,很是亲切!浓浓的故乡情融入其中。

今天的压轴,是刘元凯老师,见到他,大家都说他像演员。张总编说:“他稍一化妆,跟毛主席真 像!”经他这么一说,我们再仔细看,刘总真是跟唐国强神似,高高的个子,方正的国字脸,宽阔的胸膛,加上那个大背头,真的像极了老年的毛泽东。席间,老师激动兴起,即兴朗诵他自己写的诗歌《走向七十岁的年龄》,老师抑扬顿挫,声情并茂。他的朗诵字正腔圆 ,声如洪钟。一会慷慨激昂,一会浑厚低沉。他回顾了自己光辉灿烂的前半生,把自己对未来的无限憧憬寄托于诗篇。刘总走过世界许多地方,给许多世界名人拍摄过照片,出版过许多诗歌,和两篇散文,都收录在他的著作《诗影春秋》里。他是共和国的同龄人,他的七十岁,就是共和国日新月异的七十年。他的成长,见证了祖国的发展。祖国,从一穷二白,到繁荣富强;从列强觊觎,到逐步强大;从造不起一架飞机,到空间站航天员在轨长住。祖国,正一步步崛起,一步步走向世界,走向未来!朗诵完毕,刘总赠送我们每人一份他自己作诗,自己书写的作品!我很荣幸,得到刘总的一首赞美凌霄花的七言诗:凌空争艳俏无声,丹色琼枝舞夏风。不为蜂碟添媚境,登云揽月绽一蓬。

这次相聚,让我回味无穷。感谢张总编在百忙之中组织这样的活动,让我感受到浓浓的乡情,让我们这些离家的游子,有了一种故乡的归属感!同时,让我见识到了更大的世界!看过刘总拍摄的照片,我仿佛跟着他一起,领略到异域的风光!埃菲尔铁塔,狮身人面像,泰国第一夫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