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干自幼勤奋好学,15岁前能“诵文数十万言”。由于“发愤忘食,下帷专思,以夜继日”,20岁前便“五经悉载于口,博览传记,言则成章,操翰成文”。时值汉灵帝末年,宦官专权,朝政腐败,州郡牧慕徐干才名“礼命蹊躇,连武欲致之”。他“轻官忽禄,不耽世荣”。后曹操任他为司空军谋祭酒参军、五官将文学,他以病辞官;“潜身穷巷,颐志保真”,虽“并日而食”,过着极贫寒清苦的生活,却从不悲愁。曹操又任命他为上艾长,他仍称疾不就。到曹操平定北方,中国统一有望时,即应召为司空军谋祭酒掾属,转五官将文学,历五、六年,以疾辞归。“身穷穷巷,颐志保真”,虽“并日而食”,亦“不以为戚”。(引并见《中论序》)后授上艾长,也因病未就。
217春,瘟疫流行,干亦染疾而卒,其少有的傲骨之风,受历代文人称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