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封面人物 关注{张景义十大国学文化传承家经典散文专栏欣赏
□小学, 我的读书故事
□作者‖张景义
对于中学生活,我写了《拜见初中时光》《拜见高中时光》怀念。我的大学生活,在我的文章里都有散点记忆。只是,我的小学,小学的读书故事,一直没有提及。我想弥补此种缺憾。
在一方泥塘里,一群小蝌蚪找妈妈,游啊游,好不容易靠岸。翻腾的泥浆冒出了,都不见妈妈的踪影。原来,妈妈没在岸边,田里忙呢:这就是我小学生活的写照。
我刚上学,挎的是布块乱凑的花书包,装的是哥哥用过的旧书,只有一本语文,一本数学,连橡皮、铅笔、本都没有;手里掂的是家里那只破旧的小木凳。
我的小学,正值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一到三年级,识字虽不多,但最缺是书。除了课本,没见到其它的书。课本是翻了一遍又一遍,读了一页又一页,都破旧不堪了,仍视为珍宝。每个字都再熟悉不过了,仿佛能听到它们的呼吸和心跳,每一个数字加减,心算就有答案。你想读一本新书,对不起,没有,见不到。
到了四年级,印象中有了改观。三五个月,你可以见到一本小说或一本诗集,你可以见到谁买的一本画册。此时,曾在县里当过秘书的村秀才老宋头借给我一本《二度梅》,老字,竖排,可惜我怎么也看不懂。后来,不翼而飞了。不知是娘裁鞋样用了,还是老宋头趁我不在的时候取走了。
四到六年级,我爱上了读书。饭可以不吃,觉可以晚睡,书是可以贪婪读的。书如面包,嚼之口香;书犹开窗,吸取新鲜的空气;书像朋友,倾听朋友内心深处的声音。因为爱读书,我坚强,乐观,自信。都已过去四十年了,姐姐和邻居们仍会絮叨我儿时读书的趣事。

一 坟堆旁枣树下读书
盛夏的星期天和暑假,我喜欢到村西北口的枣树下读书。枣树的北边有老坟,坟堆并不高。东边七八十米远是一个大水坑,只有南岸种有榆柳。坑内有一水井,高出水坑水面,井西有二十米左右远的两米宽的土台,供担水的人来往。
我来此读书图的是自己心静和让人心静。不用听爹娘的呼叫,不用听鸡的"各打"和谁家的狗吠,不用受伙伴打闹疯玩的相邀。你完全能放开喉咙朗读,不用顾忌影响他人,童声童气里有股力量弥散田野。
作业是轻而易举完成的。完成后大声再读读。树上的知了不敢和我较量嗓音宏亮,知趣地飞向他树唱歌了。做完作业,我就开始了乱读,有什么书就看什么,看不懂就硬着头皮瞎看。因为别无选择。
日光隔着树叶照下来,留下斑驳的影子。热了就挪挪窝,再热了就懒得挪了。汗水是常有的,苍蝇也会落在腿上,所幸有点微风的时候,蚊子存站不住,没怎么叮过。
树花落过,青枣蛋已结,包括枣长成个,我从不会摘一个吃的。并不是不喜欢吃,而这是别人的,怎能随意糟害呢 ?
我所常待的地方,不长草了。余下的,也没种庄稼,长有牛筋草、蒲公英、马齿苋、七七芽等野草,我也从不薅草、捉蟋蟀玩耍。
瞌睡了,偶尔会树下躺在大蒲团上大睡;太热了,把书压住,跑到大坑那里脱光游泳。伙伴中,我的水性是最好的。躺在水里,能呆半天。一猛子能扎很远。有个伙伴怵水,我为其保护,他才逐渐学会了凫水、捉迷藏、打水仗。
村民们经过,都会看见我,十几岁的孩子读书的模样。好多家长,以我为榜样,说教自己的孩子。
一位爱搞怪的村民吓唬我:“你读书,不怕从坟里跑出来个小鬼吃了你吗?"他还扮作了鬼脸。
"鬼都比你强!堂堂正正读书,有什么好怕呢?″我的话,他自讨没趣走了。
姐姐回忆说:"你在村边枣树下读书,喊吃饭都不回,抢了书、骂几句才行,不知是些什么书。"
读的什么书,我全忘记了。只记得读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我在想,这是什么意思呢,这肯定是名句得背下来。

二 “一晚上赔我一灯油"
五年级的初冬,我和三个伙伴同住在赵计香老人新盖的北屋里。
夜十点,因为打闹了一天,伙伴们都酣然入梦。而我习惯点燃油灯,在油灯的烟雾里看大人口中的闲书。主人白天灌满,我每晚熬干油才睡。
当时,六七十岁的老赵头放心不下,怕出意外,总来看看。看到我爬在炕上读书,他很是怜爱:“书中有黄金。爱读书的孩子,一定会有大出息的。"过了大概二十天,他帮伙伴把伸出的手放进去,掖好被子。到我,他开玩笑说:"你每天得赔我一灯油嘞。睡吧,别熬坏了眼。″
当时想,我一定好好读书,干出一番事业,给你看看,何止赔你一灯油?

三 碰掉了两颗门牙
因为爱读书,全年级的考试中,我语文、数学都获得第一名。在全公社的竞赛中,仍都获得全公社第一名。为此,我获得奖状和奖品。
捧回画册的时候,我高兴极了,下课后即打开欣赏。张同学带头和我争抢,我便踮起脚尖不让他碰到。他们和我撕拽。我就跑,他们几个就追,没想到,我一下摔倒在长凳课桌的砖垛子上,两颗门牙碰掉,鲜血直流。
我被送回家中养伤。学校没有谁看望过,我家也没有找学校任何的麻烦。倒是张同学娘来过一次,送来了十几个鸡蛋,我娘还把她客气地送回。
此后到初中和高中,我都豁牙上学。作为中学体育委员及高中学生会体育部长,我带过多少次队伍,但遗憾的是,我的那两颗牙齿早已空空如也。考上大学后,我才镶嵌了假牙。

四 那一年,高玉保赔我过春节
1975年2月10日晚是除夕之夜,我终于读到了高玉保的中篇小说《半夜鸡叫》。我如饥似渴,在电灯下,爬在被窝里,认真读起来。我对周扒皮恨之入骨,也很同情长工们的命运。读完四十二页的书,天已放明,鞭炮早响,大年初一拜年的已然开始。
所以说,那一年,高玉保赔我过春节。
如今,如何看待小时读书的几近疯狂?我写小学读书的故事心境如何?
我是恢复高考后,西于口村第一个真正的大学生。村民找我办事,我力所能及一定帮忙。疫情之下,我们为村里捐款捐物,分享自己的抗疫作品。教了三十八年的高中语文,得感谢从小就爱读书夯实的底子。2021年,我从市作协会员到省文研会员到中国散文、小说双学会会员,实现三级跳,获全国征文一等奖,和从小养成的读书习惯有直接的关系。无论教学还是写作,我都在从事“启智铸魂”的伟大事业。
谈到小学读书的故事,我心平气和,简直如同在说他人的故事。读书,为站立起来的人增钙;读书,吃一定的苦,但享用一定是终生。
作者简介:张景义,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微型小说学会会员,河北省文学艺术研究会会员,邯郸市作协会员,百家号“时代文学精英”文学总顾问、散文主编,青年文学家作家理事会邯郸分会主席,《文学百花苑》作家。文章在《江河文学》《中国教育报》《教育纵横》《人民诗界》《参花》《青年文学家》《文学百花苑》《语文报》《燕赵都市报》《奔月诗文》《邯郸日报》《邯郸文学》等报刊上发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