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处处需留白
文/一米阳光
作家白落梅说:“真正完美的人生当留白。”
从艺术角度上说,留白就是以“空白”为载体进而渲染出美的意境的艺术。应用角度上说,留白更多指一种简单、安闲的理念。留白主要分为:词语留白、艺术留白、哲学留白、应用留白。
留白是一门生活的艺术,是书法、绘画和写作中一种常见的手法,能够让整幅作品更加具有张力,留给人们遐想的空间。绘画中有空白云烟,音乐有弦外之音,戏曲中有虚拟动作,诗文有意在言外,书法有计白当黑,佛陀有拈花一笑。留白非白,“不著一字,尽得风流”!

中国画留白讲究“画鱼不画水”、“画山不画云”,三笔两画,神韵皆出,简洁干净,下笔如神。达到“沉默是金”、“以少胜多”、“无声胜有声”的妙处。看一幅画,看它的留白,可以看出主人胸中的丘壑,境界的高下。恰是未曾着墨处,烟波浩渺满目前,以无胜有,以少胜多。
以南宋马远的山水画代表作《寒江独钓图》为例,烟波浩渺的江面上,一叶漂浮水面的孤舟,一位独坐垂钓的渔翁,以极其凝炼的笔墨,“留白”的艺术手法,传递出遗世独立的萧然之态,延伸出山水画中的空灵之美,展现出诗一般耐人寻味的意境,从而让我们感受到垂钓江心的旷达与自由。

除此之外,还有清八大山人,石涛的画,大部分是空白,空灵虚幽,如散僧入圣;板桥画竹,稀稀落落几笔,风骨顿出;齐白石画虾,虾透明,无水,满纸水汽淋漓;徐悲鸿画马,马蹄飞驰,满屏风的速度。这都是留白的效果,说了,但不说透,任你去遐想。
写作方面的留白主要分两种, 第一种结局留白在写作中的作用就是留下让读者思考参与情景的空间,是一种加深主题的手法,给了想象空间又在前文中有所提示。第二种是情节留白让读者自由补白随意想象。

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莫泊桑在《项链》中运用过这种“留白”写法:“唉!可怜的玛蒂尔德,不过我那一串本是假的,顶多值五百金法郎!……”作者在妇人讲述真相后结尾,对女主人公之后的生活及反应不再加以叙述,从而更激发了读者对其未来日子的丰富联想。这里作者就是通过留白的手法,让结局充满了多元化,扑朔迷离,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结尾这样写到:“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不知道他是怎么生病的,后来的桃花源变成什么样子。结局留白,令人产生更多猜想的同时,也会激起人无限向往的冲动。鲁迅先生在他的《孔乙己》中也曾多处使用留白写法,“这……下回还清罢。”“跌断,跌,跌……”作者用省略号代替语言,来超越语言,使语言的省略给读者更多思考的空间。这样的语言有着主人公孔乙己鲜明的强词夺理、不知羞耻、毫不争气的语言特点,使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综上所述是一些关于艺术方面的创作手法——留白。那么,我们在生活当中同样也需要掌握留白艺术。
人生漫漫,时时处处需留白!数十载的光阴,我们要学会取舍,只留下对自己最重要的东西;我们也要学会给生活一点留白,学会忙里偷闲。太拥挤的生活,就不是生活了。
经常听到有人说:“我是个做事要求完美型的人!”其实,我也不止一次说过类似的话。孰不知,世上哪有什么是完美无缺的人或事啊?“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古人尚且明白这个道理,我们又有什么不能参透的呢?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既然没有百分之百的完美,何不留下一点空间,对人对事,给他人给自己一个回旋的余地,如此,岂不更好?前面提到,留白是一门生活艺术,那么我们为人处世也应该讲究一点生活艺术。换句话说,就是在做人做事方面,时时处处需要留白,以无胜有,才会轻轻松松,从从容容。
《菜根谭》中有这样一句话:“路径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淡,减三分让人尝。”在狭窄的路上行走,要留一点余地让别人走,与人方便,就是与己方便。做事要懂得谦卑礼让,不要目中无人,自以为是,要知道,山外青山楼外楼,能人背后有能人。

留白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人生的境界。学会留白,方寸之地亦显天地之宽。这些道理在我们与人交往沟通过程中,就足够体现出“留白”的重要性。一位社会学家说,造物主给了我们两只耳朵一张嘴,就是要我们少说多听。少说多听,其实就是人际关系中的“留白”艺术。
老子说:“多言数穷。”这倒不是要求不说,而是强调言多必失,说话要要有分寸,要留有余地,该说的时候要懂得适可而止。与人交流,切忌狂言妄语,把话说死,要给双方留有一点回旋的余地。如果把话说绝对了,等于把自己的后路封死了。 说话狂妄的背后是做人太狂妄,不知天高地厚,不懂分寸,不留余地。

尤其在群体中,有的人伶牙俐齿,能把谬论当成理论,咄咄逼人,逞的只是一时之强,别人不跟他(她)计较,并不是人家就不在理,说不过他(她),只不过是人家更懂得深沉内敛,不屑与之争辩。说得通俗一点,人被疯狗咬了一口,难道还能咬回去吗?就是这个道理。可能有的人还会说,他(她)是刀子嘴豆腐心,说话直了点。但是,我们都知道,说话也是一门艺术。舌上有龙泉,杀人不见血!一个自以为很有文化的人,却不懂说话艺术,不懂如何与人沟通,这样的人就是缺乏教养。试想,谁愿意跟一个没有素质的人打交道?再豁达的人也难以容忍这样没素质缺乏教养的粗俗。
与人交往沟通需要留白。人与人之间要有一定的距离,无论亲人朋友,即便是父母子女之间都是一样,距离产生美。同在一个屋檐下,天长日久,哪有舌头不碰牙的时候,日积月累,慢慢就会有矛盾产生。所以,保持一定的距离,就是留白给彼此。

我们做事也需要留白。要给自己留有适度的空间,太紧会有压迫感,会很累;太松会散漫,懈怠下来。要做到张弛有度,所以要适当留白,才能活出生活质量。
川端康成曾经叹息:“这世界太拥塞了。”为人处世,学会给他人留白,给自己留白,才能活得从容。只有把空间都留合适了,我们才能进退自如,轻松自在。当然,这要看我们的能力,这也是一门学问,需要智慧去应对,需要有一定的思想境界。
人生百态,处处皆学问,处处需留白!
(插图照片由豪哥摄影提供)
2022 . 12 . 11. 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