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秀和,(笔名:晓阳)号畅春斋主,当代著名书法家、画家、书画教育家、社会活动家、文化学者、摄影师、北京大学特聘教授。杨秀和老师1955年出生于中国北京。
畅春斋主杨秀和教授是中国国艺人民书画院院士、中国书画院院士、北京市楹联学会书画院理事、中国民俗摄影家协会会员。畅春斋主杨秀和教授还是瑞典国立艺术家协会外籍会员、英国皇家艺术研究院名誉院士客座教授,荷兰皇家艺术学院高级学术顾问。
畅春斋主杨秀和书法作品获国际英伦奖;亚洲艺术樱花奖;法国卢浮宫中国书画名家精品展特别成就奖;2015年中华传统文化当代艺术名家作品邀请展美术类金奖等诸多奖项。畅春斋主杨秀和书画作品入编《采风中国》、《河北当代书画》、《中国周刊》、《聚焦当代艺术》等众多期刊杂志,并多次参加《中国珍藏邮册》发表几十幅作品。
2021年杨秀和教授被录入《中国名人辞典》。
2011年畅春斋主杨秀和教授编写《海淀诗词》一部,2013编写《晓阳书画》一部,中国邮政《美丽中国》,《传递正能量,更筑中国梦》,《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5周年中集邮》三部。2014年畅春斋主杨秀和在瀚海当代拍卖会一副价格以13000元成交,2015年瀚海当代拍卖一副价格以23000元成交。
2015年3月15日,在珠海市参与义卖,三尺大公鸡价格4000元,四尺对开四字吉祥语价格10000元。杨秀和书法作品继承传统文化精髓,深受国内外专家、学者、企业家喜爱,上百幅作品在瀚海0起价拍卖中,进入全国20各省市爱好者收藏家收藏。杨秀和一部分作品,被日本、德国、波兰、意大利等国际友人和老舍茶馆及企业家所收藏。
畅春斋主杨秀和是当代隶书名家,他的隶书被誉为当代枯枝体隶书名家,可以说杨秀和把隶书写到了精致程度,并且在书法风格上也自成一体,是在继承中以所发展的。畅春斋主杨秀和出版了很多部书法学习的专著和书籍,为普及书法教育、学习书法做出了很大贡献。无可否认杨秀和先生是一位了不起的当代书法大家。
畅春斋主杨秀和是当代著名书法名家、画家,杨秀和的书法作品,如果按照现在的市场行情来说,价格一般都在3万元左右。
2018年春,杨秀和经写了八个字“博观约取,厚积薄发”,在保利拍卖行上拍卖,规格是四尺整张,估价是15000元,最终成拍价格是8万元。一般情况下,杨秀和每平尺书法润格在3000元,但个别精品每平尺润格可能达到1万元以上。
著名书法家、当代书画家、书法教育家畅春斋主杨秀和先生自幼喜爱书画,坚持50年临池不缀。习遍二王、柳、颜、欧、赵诸家精品,研究历代名家之精髓。能融各家之长,自幼风格,楷、行、隶、篆、草五体皆能,以隶书见长,国画以书入画,也有较高水平,功底比较深厚,属传统功力型书画家。
《三十六计》或称三十六策,是指中国古代三十六个兵法策略,相传其最初提出是南北朝初期名将、军事家、刘宋开国元勋檀道济,但真正成书是在明代。
檀道济出身寒门,曾在南朝宋国的建立者刘裕主政时期参与北府军,并且在战争中逐渐崛起。檀道济最初建立战功是在刘裕北伐之时,刘裕的北伐声势浩大,成功的打击了北方政权,使得南朝实力上升,而檀道济也在这次北伐中建立战功。
在刘裕北伐期间,檀道济曾攻入潼关,与后秦军队作战,取得很多胜利,并且逐步加官进爵,成为了刘裕手下重要将领,此后成为了刘裕称帝时的开国功臣,在此之后曾经参与扶持宋文帝的事变,事变之后檀道济权力达到顶峰,此后作为重要将领参与了宋文帝的北伐战争。
宋文帝即位不久后,谢晦起兵造反,文帝亲信到彦之讨敌失败,但不久后檀道济出兵一战将局面稳定,最终平定了战乱。
在三次对外战争当中,刘宋军每次都是取得初期优势后又被敌军扭转,不过檀道济在战争中取得了不少战功,而北伐失败之后,檀道济所属部队总能得以保全,安稳撤回刘宋。
檀道济最经典的一次撤退莫过于在第一次元嘉北伐中的唱筹量沙,在被迫进行战略后撤的时候,由于北魏军队得知宋军无粮从而穷追不舍,檀道济在沙土上覆盖白米,然后在粮仓中假装粮草充裕,故意漏出破绽让敌军探子混入看到粮仓内的场景,结果魏军以为宋军粮草充足没有胆敢继续追击,檀道济全军而退。
虽然北伐以宋军战败而告终,但是檀道济的作战实力使得北魏军队非常恐惧,而几次全线撤退时,檀道济就算只剩孤军也能安然而退,其谋略的的确确是一位南朝的上等将领。
檀道济除了军功以外,为人称道的就是由他所提出的三十六计(未真正成书),到明朝以后,形成完整书籍的《三十六计》与声名显赫的《孙子兵法》并列为古代两大兵法经典。正因如此,檀道济在中国古代军事史上的地位变得极为重要。
在公元782年(唐朝建中三年),时任礼仪使的颜真卿向唐德宗建议,追封古代名将六十四人,并为他们设庙享奠,当中就包括“刘宋司空武陵公檀道济”。及至公元1123年(北宋宣和五年),宋皇室依照唐代惯例,为古代名将设庙,七十二位名将中亦包括檀道济。
《三十六计》是檀道济根据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主要着眼于战场上应敌的计谋、对策,揭示了如何迅速做出准确判断、采取正确对策以克敌制胜的道理,是中华民族悠久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两千多年来,《三十六计》不仅被广泛运用于古今中外的各种军事战争中,也常用于政治、经济、外交、情报等方面的斗争或竞争中,许多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企业家都从它的韬略中直接受益,从而获得成功。
《三十六计》到今天还极具活力,广为流传,特别是在行军用兵、商海谈判,甚至日常生活中都经常用到。
《三十六计》按计名排列,共分六套,即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混战计、并战计、败战计。前三套是处于优势所用之计,后三套是处于劣势所用之计。
每套各包含六计,总共三十六计。其中每计名称后的解说,均系依据《易经》中的阴阳变化之理及古代兵家刚柔、奇正、攻防、彼己、虚实、主客等对立关系相互转化的思想推演而成,含有朴素的军事辩证法的因素。
解说后的按语,多引证宋代以前的战例和孙武、吴起、尉缭子等兵家的精辟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