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子瞳(姜传春),性别:男。生于南国长于北疆,江南的水给了他灵性,北方的风教会他硬朗,天地万物皆可入诗,灵魂独舞时,夜话成行。吟游诗人,现居北京……
【静静地凝思于寒夜】
文/子瞳
你不必致敬月色
因为它独宠的是黑暗
光之所以会耀眼
是因为黑占据了长空
我喜欢至暗时刻
它让你不断突破自我
看穿痛点的表象
找到心跳欢悦的来程
所谓的苦尽甘来
仅属于战胜自己的人
蜜罐里酿造花谢
你便拥有了春之永恒
…
致敬自己
今音(雍赓)评论:
诗歌《静静地凝思于寒夜》把一个静态的具有思辨效果显现出来是在沉思以后。诗歌以清晰和理智来找到和占据自身的主导地位及作用,为站在更高的层面目的,是让闲人勾不到诗歌人物所站的高处。这是人之间永远存在的差别。这是诗歌的一个侧面反映:痛点的表象是太闲。
认识这个侧面能够把忙人的心态会调剂到一个良性循环当中,而不会受到外界的各种干扰,尤其是闲人的干扰。首先,不要去招惹闲人,因为,闲事生非。就像登山一样,忙人总是一步一个脚印朝山顶攀登,而闲人永远会在后面生出复杂。像这样的复杂就是痛点。痛点的样式和形式非常多,但忙人不会去顾及闲人的感受,照样每天在一步一个脚印去做闲人无法做好的事情。
这时候诗歌的第五段,就是一个印证“所谓的苦尽甘来/仅属于战胜自己的人。”“痛点的表象”一旦被“看穿”以后,所表现出来的是游刃有余,就像鱼一样在水里自由穿梭,受制约的一面相对会变小;就像飞机一样会穿破云雾;就像站在山顶的一个勇者那样,所看到的不再是山脚底下的有限距离。
这样的痛点,有时也会像包袱一样会背在身上,从主观上说,都想找到“不断突破自我”的通道(参考第三段)。但心理上主观阻断“突破”的通道其中有一个闲存在。从某点讲,怨天忧人也是从这个地方起步的。同时,也会派生出各种声音,由此来影响忙人的心境,这也是对常规的说法,同生死 共命运的思考,注入了一丝新的思考和理解。
诗歌第四段为解决这个问题提供的是“找到心跳欢悦的来程”之后的效果启示,重点在第五段。同时,也是诗歌趋向结果的转折点,属于矛盾解决之处。然后,结果就出来了,在第六段的两行。这样的结果,符合绝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这时候的闲人,有的也会变成忙人,站在山顶上会看到从来没有经历的风光。同时,也要告诫自己,千万不要去招惹闲人。这时候“不必致敬月色”,而是致敬自己。
2022.12.14
作者:子瞳
评论:今音(雍赓)
荣誉顾问:关敏仪 然 空
萧 潇 秋 秋 胡晶清 施国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