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幸福到万家
原创 平静
丰收的金秋季节刚过,朋友就送来了自家种植亲手磨制的新鲜玉米面粉,我稀罕的不得了,兴冲冲地和面发面蒸了蓬松暄软的红枣发糕,又蒸了劲道可口的烫面窝头。好东西一定要与家人分享,于是一出锅我就趁热给母亲送过去,兴致勃勃地向母亲讲述着吃杂粮对身体健康的益处。母亲看着我自己蒸的杂粮馍馍,欣喜不已,倒不是因为吃杂粮能给健康带来多少好处,而是勾起了母亲太多的回忆,不禁感叹着如今的幸福生活。
母亲已至古稀之年,经历了解放前和三年困难时期,一提起那个年代,母亲就唏嘘不已。那个时候,能吃饱饭都是非常不容易的事,常常会饿肚子,更别说每天能吃到精米白面,玉米面高粱面荞麦面是日常的主食,蒸发糕、烙饼子、擀面条、搓麻食、搅糊糊,即使是父母们再变着花样做,还是吃伤了胃。直到现在,母亲对杂粮做的吃食总是有些许望而生畏,也是因为现在的生活条件让我们过惯了好日子,若不是近些年养生的提法和健康的需要,对于杂粮几乎就被忘却了,但在母亲内心却承载着太多岁月的痕迹。
多日的连阴雨,这一天彻底放晴,碧空如洗,秋高气爽,让人们感受到这一季独有的魅力和舒适。似乎天气都在预示着有一件大事即将发生。是的,党的二十大就在这一天隆重开幕。

恰逢周日回家探望母亲的时间。作为宝鸡市首届道德模范的母亲同样关心着国家大事,她放下手中总是忙不完的家务活儿,早早地守候在电视机前,等着我们一起观看党的二十大开幕式。对于出生并成长在农村、又经历过无数磨难的母亲最为关注的就是粮食。
党的二十大报告在提出高质量发展目标时,强调要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当谈到增强维护国家安全能力时,又一次点明要确保粮食、能源资源、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是啊,吃饱了饭的中国人,对手中的“饭碗”越发重视,而粮食事关国运民生,粮食安全乃“国之大者”。
藏粮于地,粮食播种面积不减少,保护好、建设好我们的大粮仓;藏粮于技,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科学家们把实验室搬到了田间地头,研发种植新技术,选育新品种,用科技创新促进品种的改良,从而提升粮食单产和品质。粮食充裕、价格稳定,我们国家粮食安全得以保障,让普通百姓能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从而获得满满的安全感,对未来的生活也是信心满怀。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眼前展现出一幅幅秋收的画卷:广袤田野,再度丰收的美景遍布在每一亩土地,大豆、水稻、玉米,高科技高产量,伴随着收割机来回穿梭的轰鸣声,好一派丰收的景象;苹果、柑橘、猕猴桃、火晶柿子,小果实种出大产业;山药、芋头、蜜薯香甜上市,直达百姓餐桌……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必将越走越宽广。

对于母亲这代人还更为关注的必然是养老问题,二十大报告从“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角度阐述了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的发展方向,即“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优化孤寡老人服务,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许多和母亲年龄相仿的老人们在居家养老的同时,已经享受到了社区提供的养老服务,母亲为此知足而感恩,感谢党的好政策通过社区的具体工作为更多老人们带来的温暖,惠及到千家万户。
母亲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虽步履蹒跚但热情不减地为我们端来刚刚煮熟还冒着袅袅热气的红薯和玉米,一家人围坐一起边吃边讨论着二十大报告中关于粮食、养老和民生的话题,憧憬着更加美好的幸福生活……
作者简介:
平静:中共党员,回族,就职于某国有银行,宝鸡市作家协会会员。多篇文字发表于《宝鸡日报》《秦岭文学》《宝鸡金融》《麟游文化》及《宝鸡作家》《作家网》《人民日报》新媒体等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