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波携程 书画同行》之饱蘸翰墨写春秋——访著名书法家刘永新先生 每天更新 转发有礼
饱蘸翰墨写春秋
——访吉林省弘华书画院副院长、
著名书法家刘永新先生
写在前面的话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伟大的成绩和辛勤的劳动是成正比例的,有一份劳动就有一份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
鲁迅先生这番话虽然说过近百年了,可是今天重新读起这番话来,仍然会使我们的探索者、耕耘者,包括成功者倍感亲切和深受鼓舞。
作为一位长期从事宣传思想和新闻工作的人来说,我一直为那些在时代的大潮中激起的一朵朵浪花而感慨万千,也一直渴望写一写那些在时代大潮中涌现出来的耕耘者、求索者、成功者。
尽管我也曾经写过了一批又一批各条战线、各个领域的人物,但总觉得挖掘的还不够,还有更多的耕耘者、求索者、成功者,早就应该成为我笔下的主人公。
那么,应该写写谁呢?我回想着,思索着……
与吉林省书协会员、吉林省弘华书画院副院长、著名书法家刘永新先生。
在众多的耕耘者、求索者和成功者中,我看到了关东大地上走来一位土生土长的硬汉子,那结结实实的身材,那扑扑腾腾的脚步,留下了一串串不凡的足迹。就是这些不凡的足迹,让我仿佛看到了汗水与辛劳过后他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这笑容中有雨露和干果……
于是,他便闯入了我的脑海,扎入我的心间,展现在我的笔记中、稿纸上。
于是,刘永新-----这个曾经担任一个国有集团纪检书记的老共产党员,在书法艺术上耕耘、求索多年的著名书法家,便成为了我笔下的主人公。
就是他,在书法事业上辛勤耕耘、矢志不渝的追求和拼搏,把生命融在他所追寻的事业里,把成功融于奋斗中,用自己脚踏实地的行动,踏出了一条走向成功的路,用自己不图索取,只为追求的可贵精神,创造了自己闪光的人生。
初识刘永新
“行止无愧天地,褒贬自有春秋,”其实这正是刘永新勤奋工作,努力拼搏的真实写照,我想这也应该是刘永新先生人生的座右铭。
坦率地说,我与刘永新先生相识于一次活动的现场。当时,同在主席台上的一位朋友指着台下观众席上的一位艺术家,告诉我说:“那位头发有些花白的书法家就是刘永新先生。”
作为一个长期从事意识形态工作、长期与人的"思想与内心"打交道的我,目不转晴地注视着对方,并上下打量着他。首先感觉到他是一个典型的内向性格,其坐姿端正、稳重,谈吐应该是沉稳的。
但当我静静的、慢慢的、细细的品味他的时候,我发现他那棱角分明的五官,透露出坚毅和刚劲,那双炯炯有神的眼睛,让人感受到心灵的纯净。还有那嘴角上常常挂着的一丝微笑,给人以善解人意、胸怀豁达之感。
正因为这样,我与刘永新先生相约择日抽空见面,接受我的一次采访。
初夏的一天上午,明媚的阳光洒满大地,天空湛蓝湛蓝的。
大约9点30分左右,著名书法家刘永新先生如约来到我在春城的工作室。刘先生手提一个似乎很沉重的手提袋,在我对面的座椅上就坐。
我有些诧异,刘先生似乎看出我的疑问,连忙把这个沉重的手提袋呈现在我面前,并将里面的“宝贝”一摞摞、一本本地展示给我。
我不禁有些惊叹和欣喜:这并非能用简约的数字说明与概括,也并非能用简约的文字叙述与记录,那分明是诗篇、是乐章!
这诗篇和乐章中凝聚着刘先生为之努力和求索的辛勤与汗水,记录着刘先生几十年来为之奋斗与努力前行的闪光足迹。那当中的一些金奖证书、一等奖证书等数十本获奖证书,清晰地表明着刘永新先生的书法艺术水准已经达到了较高的程度。
不仅如此,还有各种各样的聘书,以及有关邮政部门印发的含有刘永新先生精美书法作品的邮票等。这一切表明,刘先生的书法艺术水准已经得到了社会相关部门和机构的认可,而这一切都在提醒和昭示着作为书家的刘永新先生走过了不平凡的艺术之路。
刘永新先生1956年生于天津,1976年在海军服役。曾任吉林省水利水电工程局一处工会主席、吉林省水文水资源局纪检监察主任、局纪检委副书记。现为中国硬笔书协会员 、吉林省书协会员 、中国颜体书法研究会会员、香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吉林省硬笔书协理事、吉林省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吉林省弘华书画院副院长、吉林省艺海书画院院士、龙收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 、长春净月颐康医养中心老年大学书法教师 。
刘永新于2019年11月在吉林省画籍书画馆举办“刘永新、李永和、张立军三人书画联展”,2018年、2022年由华人国际新闻出版集团两次出版过《刘永新书法作品选》。
刘永新先生1988年毕业于中国书画函授大学吉林省分校书法专业。在校期间得到著名书法家周昔非先生的言传身教。 2008年刘先生参加中书协举办的书法研修班高级班结业。在校学习期间得到著名书法家徐本一先生教诲,书艺大进。
2019年在吉林省文联、吉林省政协主办的“不忘初心、同心奋进”吉林省诗书画印展入选;同年荣获“全国第七届梦想杯书画大赛”金奖,同年在北京大学兰亭书画院等多家单位共同举办的书画展中荣获一等奖;2020年获北京兰亭书画院等多家单位举办的书画展中荣获特别金奖;2021年入选吉林省书协举办的“庆祝建党百年书法展”;同年获北京大学兰亭书画研究院等举办的“庆祝建党百年书画展”特别金奖;同年入选东方盛世杯全国书画大赛展获公益作品展荣誉证书。2021年12月在北京大学兰亭书画院、中国刘炳森艺术研究会举办的书画展中荣获特别金奖。同时他为“吉林水文百年纪念”石碑、长白山“十五道沟水文站”石碑、长白山天池石碑、吉林省吉林市松花江吉林段题写“美丽河湖”书法。他的榜书魄力雄强、他的行书厚重飘逸、他的魏碑古朴险绝、他的小楷舒畅流丽、他的篆隶笔画扎实、骨力沉劲。近年来,他在传承的基础上不断的探索、创新,使自已的书法风格日臻完善。百度、腾讯、今日头条等多家媒体网站都作了专题报道。
心酸与磨难 令他更加坚韧
我们翻开刘永新人生的履历表,展现在眼前的分明是一条用心血和汗水浇灌的铺满了鲜花的阳光大道。
可是啊可是,人们在对刘先生投以羡慕的目光、由衷的喝彩和热烈的掌声的时候,人们在想象着刘永新美好的一切、光鲜的一面的时候,有谁了解他的背后又有几多心酸、几多坎坷、几多磨难……
这一切的一切,又有谁知道呢?恐怕也只有他自己,以及对他百般支持并与他相濡以沫几十年的老伴儿了……
是的,在人生的道路上,他经历了不少的风霜雪雨,走过了一段不平常的路。那路是那样的蜿蜒崎岖,但他始终在用自己更加虔诚的跋涉,在干旱的土地上留下了深深的脚印,那段路让人不堪回首,让他永远也忘不了……
这段艰难困苦的路整整伴随了他30多年,不,何止30多年啊!还有很长……
回忆过去有时真的是痛苦的。
记得当我第一次与刘永新先生谈及他的家庭、他的孩子的时候,他陷入了沉思和痛苦之中。
他几乎是强忍着涌动的泪水,向我讲述着他们夫妻,与相依相伴了30多年的脑瘫儿子不为人知的凄惨故事……
作为笔者的我,也几乎是含着泪听完这个充满悲情的故事。
30多年前的一天,刘永新和爱妻兴致勃勃、兴高采烈地来到医院。高兴的不是别的,是因为他们爱的结晶、他们共同的孩子即将出生了。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儿子因脐带缠脖,导致脑细胞坏死,造成严重脑瘫。医生的最后结论是脑细胞坏死,造成脑瘫,无法医治、终生残疾、生活不能自理……
年轻的夫妻俩痛哭流涕,可他们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也就是从那时起,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未来,刘永新夫妇开始走上了慢慢的求医之路。
他们几乎走遍了长春市所有的医院,找遍了长春市几乎所有有名的专家,可他们还是失望而归、痛苦而归!
无奈之下,他们又筹集资金,走出省城,不仅在东三省,甚至在沈阳、北京等一些全国知名的大医院,都留下了他们艰辛的汗水和足迹。但是结果只有一个:无法医治。
3年过去了,5年过去了。为了孩子,他们四处奔跑,到处求医。跑了多少路?谁也记不清;熬了多少不眠之夜,只有寒星冷月作证;为了孩子,夫妻俩病倒了多少次,又有谁知晓?资金遇到困难了,他们到处求借,甚到债台高筑,又有谁了解和知道?
刘永新和妻子陷入了茫然、迷惘、惆怅、不安和极度的痛苦之中……
是啊,几多苦涩,几多无奈,几多哀愁,几多痛苦,还有几番风雨,几番磨砺,刘永新夫妻都饱尝了。
生活总得继续。在苦涩中、沉伦中、无奈中、痛苦中挣扎了许久的刘永新夫妇,他们又重新振作起来。
通情达理、善解人意的妻子含泪对刘永新说:你还有一份工作,咱们必须尽职尽责的完成好,不能给组织增添任何负担;另外,你还有自己对书法艺术的爱好和执着追求,更是难以割舍。你就放心的工作,好好的追求你的书法艺术吧,孩子由我来全权负责照顾……
“因为爱着你的爱,因为梦着你的梦,所以悲伤着你的悲伤,幸福着你的幸福……”
写到这里的时候,作为笔者的我,感觉仿佛从哪飘来歌声……啊,那是苏芮的《牵手》……
从此以后,刘永新的妻子肩负起了照顾孩子和料理家务的责任。刘永新则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义无反顾、一如既往地追求他深深爱着的书法艺术……
每当谈起自己执着追求的书法艺术,刘永新总是情不自禁地说:“没有妻子对我的支持,没有妻子对孩子和家的全力以赴照顾,一切都是不可能的啊……”
路,就在刘永新自己的脚下延伸
是的,路,就在自己的脚下延伸,就在耕耘者和成功者的脚下延伸。
那么,刘永新先生的艺术之路又是怎样的呢?他又经历了怎样的历程呢?
雄鹰翱翔,要有搏击长空的翅膀,掌握过硬的书法技艺,就是作为书法艺术追求的刘永新先生金色的翅膀。为了练就一身过硬的本领,为了在书法艺术上不断提升自己,他有时就像一架不知疲倦的机器,始终不停地高速运转着。
采访中,刘先生告诉我:他自幼就喜爱书法,随着年龄的增长,令他越来越对书法艺术如痴如醉。
刘永新接着告诉我说,他1987年就读于中国书画函授大学吉林省分校书法系学习,在校学习期间曾得到吉林省著名书法家周昔非、刘彦湖、景喜猷等名师言传身教,从而打下良好的书法基础。
刘永新思索片刻后接着告诉我:时间到了1997年,从1997—1999年他参加了中国书法家协会书法培训中心高级班书法专业培训,学习期间,得到了全国著名书法家侯锡瑜、徐本一等名师的指教,为日后书法水平的提高,登上一个新台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采访中,我还注意到,刘先生在书体上追求全面发展,重点突破。楷、行、草各体皆临习过。楷书以颜体入门,再学欧体,追求峻俏。后转学魏碑,追求险峻,行草书临习过王羲之的《兰亭序》、《圣教序》,对翁同禾行书钻研较深。在草书字体中初临孙过庭《书谱》,再临怀素《自叙贴》,追求萧洒、流畅、飞动之风格。
为了尽快地掌握书法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他几乎把所有的业余时间,茶余饭后,甚至是在夜晚的灯光下,都留下了刘永新勤奋苦练的身影。那时几乎每天的夜里,他所住的小区常常有一处灯光总是亮着的,了解情况的人都知道,那是刘永新在孜孜不倦的习书练字呢。昔日的同事觉得刘永新把自己搞得太苦了,生活还有什么乐趣,可是又有谁能理解刘永新这颗立志于书法事业的心呢?有人谈起刘永新的书法,谈起他对书法艺术的执着,说他就像一架满负荷的机器一样,始终高速度的运转着。
叙述到这里的时候,我突然想起电视连续剧《渴望》中的一段插曲,插曲中有这样一句歌词:“这样执着究竟为什么?”
是啊,刘永新这样执着究竟为什么呢?依我之见,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目标明确,追求执着,对书法艺术的忠诚!
转眼间,刘永新先生已经在他曾经工作的纪检工作岗位上退休5年了,5年,这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短短的一瞬间,可就是在这一瞬间,刘永新有了更大的进步,取得了更大的成功,他在自己苦苦追寻的书法事业上,一步一个脚印地实践着自己曾经的梦想。
是的,刘永新没有惊人的壮举,也没有骇世的事迹,只有一股韧劲儿,有一腔热血,更有坚定的信心、百折不挠的毅力、勤学苦练的劲头,就是靠这些,他度过了一年又一年的365天。
听着刘先生的诉说,望着刘先生沉稳坚定的表情,我仿佛看到了刘先生的书法艺术将会更上一层楼!
闪光的足迹
无声无息的时间,述说着有声有色的故事。多年来,刘永新先生执著如初、坚持不懈地走自己的路,而且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向着既定的目标奋然前行。
“几番风雨几度春秋,风霜雪雨搏激流。”几十年的风雨沧桑,刘永新一往深情,除了本职工作必须做好、而且要出色地完成好外,为了他酷爱的书法事业,他一门心思,汗水伴着成就接踵而来,一块块奖牌,一张张奖状,一本本荣誉证书,一个个奖杯,向他飞来。这些辉煌的业绩,记载了刘永新顽强拼搏、执着追求的人生轨迹。
有人说刘永新像一匹不知疲倦的奔跑的骏马,为了他酷爱的书法事业,不停的奔驰着、耕耘者,他用他艰苦跋涉的实际行动,创造着缀满荣耀的今天,更在创造令人神往的明天!
正因为这样,刘永新先生取得了诸多非凡的成就。这里我做了如下记录:2000年9月入选《吉林省书画作品展》,同年加入吉林省书协;2002年7月入选《吉林省首届临帖书法大展》;2002年11月入选《吉林省党政干部千人书法展》并获金获;2003年8月入选《吉林省好太王碑书法邀请展》并入选书法专集;2004年8月入选《吉林省第六届亚洲艺术节书法精品展》并入选书法专集;2005年7月入选《吉林省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书画作品展》;2006年5月入选《长春市书画院第二届书画展》并获银奖;2007年被评为中国书画百杰,作品发表在明信片上;2008年被评为中国当代书法实力派名家,作品发表在明信片上;2009年在庆祝建国60周年全国中老年书画大展赛中荣获金奖。并为吉林水文百年纪念石碑提写“吉林水文百年纪念”碑文书法;2010年参加“纪念为十大元师授勋55周年全国书画大赛”而创作书画作品,经中国书法家协会专家慎重评审荣获金奖,被评委会授予翰墨颂元帅杰出艺术家称号;同年,参加第二届东北亚国际书画万人展获纪念奖,作品予以馆藏;被文化部在第七届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奖”评选活动中获得“最佳成就奖”;2011年参加水利部水文局举办的“庆祝建党90周年全国水文书法、美术、摄影作品展”小楷作品水文情怀荣获书法作品一等奖;2014年水利部全国水利系统离退休干部书法赛一等奖;2015年参加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书法展获金奖;2016年荣获第二届中国书画节书法作品一等奖;2018年全国第六届梦想杯书画大赛金奖,并入选吉林省书协主办的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吉林省书法成果汇报展;2018年中国名人书画网、百度、搜狐等多家网站都进行了宣传报道……
此时此刻,我还要欣慰地告诉大家:刘永新先生先后3次参加了我和我的团队与北京大学兰亭书画研究院、中国刘炳森艺术研究会、吉林省老研会、吉林省弘华书画研究院、长春华联古玩城等共同举办的《全国书画名家作品联展及颁奖典礼》活动、《迎国庆71华诞全国书画名家作品联展及颁奖典礼》活动。
每一次类似的活动,刘永新先生都认真构思、充分准备、精心创作。不仅如此,每一次都获得了金奖等奖项。
够了,这众多的辉煌成就不仅昭示着刘先生在艺术之路上留下的辛勤汗水和闪光的足迹,也昭示着刘先生更加美好的前程!
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在通往明天的道路上,刘永新脚下的足迹会更加闪闪发光!我们期待着,我们祝福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