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的口琴故事
文/王艳秋
那一年冬季,我们姐妹几个相约回家,为平日里照顾母亲的嫂子过生日。闲聊时,小妹问我,你平时除了去社区唱歌,你还吹口琴不。
说到口琴,几十年前下乡时的那一段有趣的“偷学吹口琴”的故事,又一次把盈盈的笑意挂在了我的嘴角眉梢。
50年前,农村文化生活闭塞,一到冬天女社员就闲在家里猫冬。家住丹东读初中的表弟寒假来我家做客。他每天手里握着口琴,吹着动听的乐曲,有时他还故意卖弄:你们想听啥?当时我感到神奇又新鲜,这是我第一次看到有人吹口琴。看他那得意的神情,真恨不得这就是我自己吹奏的。他有时还摇晃头和口琴,在屋中央顽皮地迈着方步,带着节奏说:小小口琴手中拿,想要吹啥就吹啥。每到这时,我几乎是瞪圆了双眼,羡慕至极!
我抵不住他那琴声的诱惑,白天趁着表弟去找年轻社员玩儿的时候,我偷偷拿出他的口琴,本意是只想看看过把瘾,谁知抵不住诱惑,仔细地阅读里边的说明书后,竟然按照上边标志的低、中、高音贪婪地学起来。我一时掌握不了技巧,就用火柴棍把声部隔开来。当我吹出说明书里《红星歌》第一句“红星闪闪放光彩”的时候,不知有多兴奋呢。记得我只用了一个上午,就学会了《红星歌》的全曲。说来也许是上天的眷顾吧,因为我不识谱。从那以后,居然会唱的歌,就能吹出来。直到现在,小妹经常说,我真纳闷,不识谱还能吹出调来。
有一天,表弟发现了我的秘密。临回家时,他把这只复音F调的口琴留给了我。那个年代,这个礼物是何等的温馨与珍贵啊,特别是对于热爱文艺的我。在那一段时间里,出工后有一点闲暇,我就很痴迷地学习。这就是我在下乡务农期间,最高的精神享受了。
后来我和一女社员去供销社,看到了3.17元的上海c调口琴,爱不释手,喜欢得迈不动步,我羞涩向她借钱,因那时农村生活困难,她一再叮咛,回家你可得还我啊。我拿着口琴兴高采烈、又有点忐忑地回到家后,母亲有些生气地说:三块多钱你说花就花出去了。母亲非常无奈地把钱给了我。父亲周天回家来,母亲在另一个房间小声地和父亲说:你说小秋这孩子,又买了一个口琴。没等母亲说完,父亲就息事宁人地说:买就买了吧,你不买,他不买,那口琴都卖谁去呀!母亲缓和了口气说:我也就是这么说说,孩子爱好,花就花了吧。
时代在前进,已改天换地。女儿看完我写的《偷学吹口琴的故事》后,在母亲节时,偷偷为我快递了一支进口品牌口琴,作为礼物赠予我。女儿用温情续写了“口琴的故事”。口琴虽小,却饱含了一份温馨的“懂”的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