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丹桂飘香,实名姚学俊,上海人。上海浦东作协会员,上海海上风、长衫、新声等诗社会员。爱在诗里散步,喜欢文字,用真情记录生活。
夜晚,趴在浦津的窗口看灯
文/丹桂飘香
时针将白昼拖进夜晚
远处
灯火通明的新场地铁站
牵出一条条金龙
奔向城市
奔向乡村
播撒夜的吉祥和安宁
申江南路如银河一道
灯光闪闪,繁星点点
疾驰的车灯
如流星划过
焰红、明黄、晶蓝~~
旷野忽闪着精灵的眼睛
俏皮而温暖
打开室灯,与宇宙链接
选一把带光的文字
循着夜的暗香
将此刻微醺的心境
在天幕上娓娓道来
以解为主的自我调节趋靜方式
今音(雍赓)评论:
诗歌三段有三解,一解思绪滞,拓于“远处”,二解“荒野”之谜,原是“精灵的眼睛”,三解“心境”之惑,原为“宇宙链接”等。一首诗首先能够打动自己,基本上就成功了。归于心绪传递之后的感动自己,功以养自身的血脉,病从口入的机率就低。
能从诗歌创作中活出自己的精彩,非常难得。难得人物情绪把握没有过头,如果情绪过头会影响全篇的结构。三段突出一个平静与祥和,既是现实中的一部分,又是人心所向的理想生活。这是诗歌所要阐述的两个点。文字表象和人物内心的重合,是在认真的观察思考之后,这时候也就带出了诗歌的典型化成分,这个典型是代表着很多百姓的心里所想和所盼。
如果没有稳定,从哪来的诗歌氛围中的宁静、温馨和安康的元素,像这样的细节遍布在三段的多行当中,这是诗歌的正能量的场伏。诗歌的每一段就是每一个磁场,许多善良、美好的生活期盼,用画面来进行展现,所能起到的作用是影响。
用诗歌的影响来传递温馨和稳定,这时候,诗歌的画面感里的各种细节,都带有了暖色调。因为人物的观念变了,在向关注民生这一块聚焦,这是诗歌创作变思路的一个方法。也是诗歌人物力求心境开阔的一个标志。身心健康都往往离不开这些具体的内容。
作者:丹桂飘香
评论:今音(雍赓)
荣誉顾问:关敏仪 然 空
萧 潇 秋 秋 胡晶清 施国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