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 朵
刘万成
耳朵不是人类独有之物,别说某些动物了,就连粪桶也是有耳朵的。然而一直以来,人耳就是人类独有的尤物。它不像动物耳朵只是本能地装扮个脑壳,听见个响动,也不像家具耳朵,仅供人们“耳提面命”或观赏。从人耳朵上窥视人的心灵与言行,也许算不得相面先生的翻版。
耳朵作为人的五大感官之一,有思维支撑,有情感维系,有劳动锻炼,有生活滋润,直接参与人的思维和劳动,间接参与社会实践。就总体而言,什么是真假,什么是善恶,什么是美丑,都逃不脱人耳朵的眼睛。人无耳朵像鱼,脑壳是个光杵杵,自己不敢照镜子,别人恐也不鼓掌,尤其影响听而知之。倘若世人都无耳朵,真不知人类社会是个什么样子,但至少要失去许多光彩。人活一世,草活一秋。生而为人,能够长出人耳朵,长不出动物的耳朵,这是一种造化,也是一种福分。

然而,一个人的耳朵说穿了也是二位傀儡。因为人耳受大脑支配,受言行驱使,受感情羁绊,受环境熏染,其职能作用未必能发挥得很好。阎王是个神人,也是个大笨蛋。明代赵南星《笑赞》所载“秀才闻屁献颂,阎王增寿示奖”便是例证。诸葛亮虽可看作智者的化身,但他也有犯糊涂的时候。他不听刘备之言,街亭一战,“挥泪斩马谡”,为时已晚。
古往今来,善语良言不绝于耳,而人有俗性,未必都能听得进。“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话虽没错,但人多有个爱戴高帽子的缺点,老是觉得听表扬总比听批评顺耳;“偏听则暗,兼听则明。”理是真理,可是耳软心活之人兼听的结果,照样是“暗”而不“明”;“言者无罪,闻者足戒。”善哉斯言,然而碰上鼠肚鸡肠之辈,不说你“故意拆台”才怪……更何况“病人听不得鬼叫”,也是生活中常有的事。
比如,“老鼠过街,人人喊打”,人要耳朵“别管它”,耳朵就听而不闻;噪音四起,怨声载道,人说“这很正常”,耳朵便蔫巴成了冬里的“八月炸”;“您德高望重,堪称楷模”,人以为“这样评价我还算人话”,于是耳朵又跟春天的鸟翅膀一样活泛了。一句话,人性弱点总会暴露无遗,人耳出毛病都是人性弱点作的怪。

姜子牙说得好:“以天下之目视,则无不见也。以天下之耳听,则无不闻也。以天下之心虑,则无不知也。”天下即人民,人民即天下。人以耳识真假、辨善恶、知美丑,须以人民之耳为耳,以人民之心为心,有所闻而有所不闻。否则,无论您怎么做作,都不会有更好的耳朵。
(原载2002年7月1日《商洛日报》副刊)

【作者简介】刘万成,笔名止若、迂叟,陕南镇安县人。替人捉笔千万字,归档尘封三十宗;业余在报刊发表杂文、散文、小说、诗歌、文赋、评论等作品200余万字,著有《虹麓漫笔》《一蓑烟雨》等文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