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七十年》连载27

崔兆森 口述 公晓慧 整理
从坛子到冰箱:
变的是方式,不变的是亲情
编者的话
改革开放之前,崔兆森家里有一只坛子,充当了几十年冰箱的角色,呵护了病中的母亲;改革开放之初,崔家用上了真正的冰箱,不同的时空,不同的“ 冰箱”,却有相同的默默真情在传递、流淌。
1962 年,母亲被查出了癌症,随后进行了手术。手术后,为了医治大便干燥,遵医生嘱咐:每天早晨给母亲冲个鸡蛋,再滴上几滴香油,有助于润肠通便。
那个时候,市面上到处买不到新鲜鸡蛋,供应的都是“ 石灰水鸡蛋”。什么是“ 石灰水鸡蛋”呢?商业副食部门先往生石灰里兑上水, 石灰与水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碳酸钙不溶于水,就附着在鸡蛋表面形成一种保护膜。这种保护膜堵住了鸡蛋的气孔,减少了营养物质的损失,也有效阻隔了细菌的生成。就算是炎热的夏天,鸡蛋也不会被苍蝇盯上了。这样以来,鸡蛋就能存储较长时间。
那个时候,就算是这种存储了很长时间的“ 石灰水鸡蛋”,也得拿着鸡蛋票去才可能买到。通过这一点,我们就可以窥见那个年代物资匮乏的程度了。打开一个“ 石灰水鸡蛋”就会发现,里面那层皮都贴到鸡蛋壳上去了,鸡蛋黄也散了。
从1962 年开始,我们家在院子里养了一只小母鸡。几个月后,母鸡长大了,一天能下一个蛋。这个产量保证了母亲每天都能喝到新鲜的冲鸡蛋。妹妹年龄还小,也跟着母亲沾光,早晨起来也有了鸡蛋花喝。那时候城市是不准养鸡的,但是母亲因为养病之需,加之母亲人缘好,街道干部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邻居居委会宋大嫂时常跑来说:“ 崔大娘,快把鸡关起来,上面来查卫生了。”
为了存储新鲜鸡蛋,母亲把鸡蛋放在家中的青花瓷坛子里。放进鸡蛋之后,母亲会把里面先覆盖上一层薄薄的小米,没有小米就到对门木匠铺里搓一簸箕锯末、刨花回来盖在鸡蛋上面,用以防苍蝇叮和保鲜。
也不知道是不是每天吃了从坛子里取出来的新鲜鸡蛋的缘故,母亲病情逐渐稳定、好转。手术后,她陪伴了我们22 年的光阴,看着我们都长大成人后才撒手西去。母亲走后,我们家还一直用着这个坛子, 冬天腌咸菜,夏天放鸡蛋,一直舍不得扔。看到它,就仿佛看到了母亲每天从里面拿鸡蛋的往日情景。
直到1986 年10 月9 日,我们家买了第一台冰箱,坛子才失去功用, 被闲置在角落里。我在同龄人中,算是买冰箱比较早的。1985 年,我从部队转业到山东省人民银行之后得知,青岛利勃海尔冰箱在生产过程中,必须用银焊片焊接位于压缩机下面的那根铜管。每过一段时间, 青岛利勃海尔冰箱厂就会出车到省人民银行来集中采购一次银焊片。他们每次来都顺道拉来一车冰箱,总是被一抢而空。

青花坛子和琴岛利勃海尔冰箱(郑涛 摄影)
我的那个冰箱,当时花了近千元买的。这个数字,在20 世纪80 年代,也是笔数目不小的钱。投入这么一笔钱添置新设备,一方面源于对品质生活的追求,一方面源于对海尔品质的认可。1985 年,张瑞敏砸向冰箱的那一锤,砸出了海尔的名牌战略和质量意识。后来,海尔先后拿到中国冰箱行业的第一枚质量金牌、全国十大驰名商标、冰箱行业第一个中国名牌。
有了冰箱,食物保鲜、存储,就再也不是问题了。在这个冰箱用了近20 年之后,2005 年,我们家换上了双开门冰箱。冰箱的容积越来越大,存储的空间也越来越大,本是件好事,却引发了我们两代人之间关于“ 该不该吃剩菜”的讨论。我的女儿认为,剩菜里含有大量对人体有害的亚硝酸盐,一口剩的都不能吃。我和老伴儿却认为,祖祖辈辈都是吃剩饭过来了,也没有什么不合适的地方。后来,女儿见到剩菜就悄悄倒掉,再悄悄给我们添上新鲜的蔬菜瓜果。
办家庭博物馆的时候,我把坛子和冰箱都搬了过去,本来属于不同年代里的家什,如今置于同一个空间里,有了一种时空交错的感觉。虽然它们所处的时代不同,却扮演过相似的角色,并且由它们来传递的亲情和关爱,也是一脉相承,贯穿始终的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出版、印刷
艺术热线:
山东一城秋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大家风范文库·诗词十六家》
《大家风范文库·散文十六家》
征稿进行中
图书出版、文学、论文专著、
13325115197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