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小说连载:
第三卷 风云突变的聊城
韩济生

第54回 五支队编为八路军(一)
韩行对张维翰和吴政治说:“关于内部敌特的事情,我们的01号,已经发来了情报。我们的10支队里,确实有一些敌特分子,对内部的敌特分子,大家看看,应该怎么办啊?”
吴政治高兴地一拍大腿说:“太好了,那我们就按图索骥,把他们一网打尽。”
张维翰看着韩行的眼睛说:“韩副司令,你看应该怎么办呢?”
韩行说:“按照陈泊的工作方式,那就是化敌为我,化我为敌。反正这些敌特分子已是网中的鱼,想跑也跑不了,我们就加强监视。如果能做通工作的话,叫他成为我们的人,如果做不通工作的话,还得用他传传假情报,以扰乱敌人的视线。”
张维翰又问吴政治:“你看看韩副司令的这些思路行不行。”
吴政治考虑了一番说:“好像也有点儿道理,就是复杂一些。弄不好,又让敌特分子钻了空子。我还是主张把他们一网打尽,审查一下再说。”
韩行插嘴说:“敌中有我,我中有敌,这是最正常不过的事情。如果关起来这一批,敌人再派进来一批,手段更加隐蔽,我们就难以知道他们的底细了。反间谍工作,这是个很复杂的活儿,我建议还是由潘小安亲自掌握为好。一是他的脑子比较好使,二是,他也是在延安受过训的人,有些事情做得比较专业。还有派特工的事情,叫潘小安继续利用军统的关系,往顽固派和鬼子汉奸的队伍里渗透。”
张维翰点了点头说:“我的意见是在没有更好的办法之前,先按韩行说得办。等以后有了更好的办法,再改。”
既然张维翰都表态了,吴政治只好同意。
张维翰又说:“现在我们再讨论眼前量重要的问题,那就是范筑先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三四十支抗日武装,绝不能让王金祥的顽固派都拉了去。我们要和他们针锋相对,尽量地拉回一个支队,算一个支队。”
韩行和吴政治都点了点头。吴政治说:“虽然游击总队的政治部不在了,但是10支队的政治部还在,只要有可能,我们还要继续派驻政工力量,加强这些支队的政治思想工作。”
韩行说:“咱们南征军的这些老班底,我最担心的还是五支队和六支队。特别是五支队,听说王金祥又给他派了一个团副,和一团长郭子彬打得火热。郭子彬头脑简单,在旧军队里当过兵,当官的思想非常严重,政治信仰又不甚明了。如果一旦被这个团副拉下水,后果不堪设想,我还是去一趟吧!”
张维翰想了想说:“韩副司令跑一趟也好,咱们先从五支队拉起吧!”
今天的五支队,已今非昔比,过去的五支队,只有几百人,参加南征的时候,也不过是一个营。现在的五支队,却已经发展到二个团,二千多人。
一团的情况是两个营九个连,不到一千人。二团的情况也差不多。
为了加强党的力量,聊城游击总队政治部给五支队派去了一个党代表,那就是政治部主任盛北光,冠县县委给他派去一个参谋长,那就是郭芳臣,就连一团的政治部主任沙延孝,也是一名党员。
另外,游击总队政治处还分配到五支队三十多个政干校毕业生,这些人全部充实到了基层连队,当政治指导员、政治干事和文化教员。王金祥一看,这还了得,五支队都叫共产党吃了,也赶紧往五支队派他的嫡系人员,一团就给派了一个黄埔毕业的国民党团副叫孙可全。
孙可全到了五支队后,就和共产党争天下,他对连队讲话说,现在中国只有一个党,那就是国民党,现在中国只有一个领袖,那就是蒋委员长,只有一个主义,那就是三民主义。
当时部队正在唱“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当时,他就对团长郭子彬讲:“什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这是共产党的宣传,不要听这一套。什么大刀向鬼子的头上砍去,要是大刀能砍鬼子的头,就不用机关枪、大炮了。”
团长郭子彬听了孙可全的话是不断地点头。郭子彬本来就对共产党的这一套不满,他管理军队的办法,还是老一套,动不动就打骂士兵,下级要绝对服从上级,所以对孙可全还是非常看重的。
沙延孝对郭子彬建议说:“要想一团有战斗力,那就要培养一批能干的班排长。要挑选成分好,思想好的下层士兵进行专门培训,他们是部队的被压迫者,是军队的主要力量。连长官架子大,动不动就打骂士兵,还是旧军阀的一套管理办法,必须要设法革除。”
郭子彬不同意,说:“下级服从上级,长官体罚士兵,这是最正常的事情,怎么能随便改呢?照你这个说法,官兵都一样了,那还要官干什么呢?你说的这个事,不行!”
沙延孝一看说不动郭子彬,就把盛北光搬来了。郭子彬知道盛北光不好惹,不情愿地听了盛北光的一番开导后,才勉强同意了沙延孝的做法。
沙延孝征得了郭子彬的同意后,从各连抽调了一部分班排长、士兵中的积极分子,一共120多人,组成了4个分队,分成3个军事队和1个政治队,在范县城内训练了一个多月。
训练中上午为军事课,下午为政治课,政治课主要是讲抗日十大纲领和抗日救亡的一些材料。通过学习,使这些骨干的思想水平大为提高。培训结束,这些骨干回到连队后,立刻成立了救亡室、经委会,发展了民先队员,建立了党的组织。
当时一团的情况比较混乱,个别连长抽大烟,经济不公开,贪污士兵的伙食费,吃空饷比较严重。连队的伙食由经委会清查帐目,公布伙食的收支。经过经委会的努力后,连队的伙食改进了,每月每个战士可以分到几角钱的伙食尾子。在救亡室的努力下,连队文化生活也丰富了,办起了黑板报、识字班,每天上午上起了文化课。
经过一个多月的整顿,连长不敢随便打人了,群众纪律大有好转,部队的政治觉悟有所提高,士兵认识到当兵是为抗日救国,是光荣的。部队从此正规化了,每天都得出操,上政治课。有些团营连长的亲戚,流氓二流子,土匪大烟鬼受不了,纷纷自动请长假回家。
孙可全挑拨郭子彬说:“人枪都是你们拉起来的,有姓盛的,姓沙的一个螺丝钉吗,本来他们都应该听你的。可是如今,你看看,权利都叫他们夺去了,如今谁还听你的。就连你的亲戚都叫他们逼走了,以后,还说不定发生什么事情哪!”
这些话说到了郭子彬的心坎上,心里也是对共产党的政工人员十分的不满。
11月15号,也就是韩多峰被阳谷安乐镇的“忠孝团”所困,身负重伤的时候。这时侯,范筑先命令五支队的盛北光急带五支队的两个团前去解围。而这时候的孙可全,就说自己的肚子痛没有去,而是留下来,瞅机机会,游说孙赛花,准备变天。
他对孙赛花说:“孙司令呀,这支部队是你一手拉起来的,多么不容易。可是如今,你看看你还有没有一点儿权利。就连带兵去平叛,都是范筑先点名让盛北光带着,而不叫你带着。这叫什么,这叫大权旁落,如今的大权早就落在了共产党的手里。”
这段日子,孙赛花也是感到,一些事情,都是政治部主任盛北光和参谋长郭芳臣当家,自己简直成了一个陪衬,所以发着牢骚:“妈的!真是叫唤的狗不咬人。我是干什么的,想当初,南征的时候,我是什么人呀,那也是响当当硬梆梆的直属一营啊,那也是打得小鬼子闻风丧胆,吓得小鬼子屁滚尿流的孙二娘呀。再看看今天这个样子,真是人不人,鬼不鬼的,干着干着,队伍都成别人的啦!可是又有什么办法,共产党的势力大,他们的人多。”
孙可全乘机对孙赛花说:“如今是没有什么办法,可是一旦有机会,孙司令可要把握好啊。咱们要把失去的权利再夺回来。”
孙赛花点了点头,真有点儿被孙可全的话打动。
再说盛北光带领着两个团,一早就从阳谷县城出发,刚刚走了十几里地,突然从聊城游击司令部来了两个骑兵传达紧急命令,说聊城东郊发现敌人,叫盛北光领着这两个团,速速去赴聊增援。
盛北光凭着敏锐的政治眼光,感觉到事情不妙,聊城可能将要有大事发生。急忙和郭芳臣商量,他对郭芳臣说:“韩多喜被忠孝团困在阳谷安乐镇,而小鬼子又在进攻聊城,这两件事并不是孤立的,恐怕有内在联系。还有我们执行这次军事行动,而一团副孙可全说肚子疼留在了阳谷,而和孙司令呆在一起,这就更加微妙了……”
郭芳臣想了想说:“我觉得,孙可全这个顽固派躲在孙司令旁边,绝没有好事儿。很可能家里要出现问题?”
作者简介:

韩济生,笔名:沃土、沃土456、 沃土789。山东省作协会员、山东散文学会会员、国际诗词协会会员、山东省青年作协会员、济南周三读书会成员。《都市头条•济南头条》签约作家、17K签约作家、奇迹作品签约作家、喜马拉雅人气作家。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出版、印刷
艺术热线:
山东一城秋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大家风范文库·诗词十六家》
《大家风范文库·散文十六家》
征稿进行中
图书出版、文学、论文专著、
13325115197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