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皇甫素红
今天是阳的第六天,所有症状几乎全部消失,重要的令我开心的是有了胃口。之前几天都不想吃饭,为了加强营养逼着自己吃,吃的过程和感受是可想而知的。但今天不同,有饥饿感,想吃。想吃的第一样东西,就是鸭血粉丝汤。
特殊时期,不能到店里吃。好在家里有相关食材,于是动手做了一碗。撒上胡椒粉,撒上青蒜末,那香气,扑鼻而来,那诱惑,难以抗拒。
一根根的粉丝像游鱼似的滑进喉咙,进入胃部,又滑又爽,好吃,好吃,太好吃了!胃得到满足的同时,味觉也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似乎吃了山珍海味一般。吃着吃着……忽然45年前做手工粉丝的一幕浮现在眼前……
那是1977年,我赶上了上山下乡的末班车。差不多就是冬至前后,在苏北一个叫棉花庄的知青农场,场房前的一大片空地上,拉起了许多根铁丝,铁丝上挂着一排排结着冰茬的粉丝(手工粉丝的工序之一),气温在零下4—5度,西北风猖獗地从我的脸部,手部,全身刮过,那真叫一个透心凉。而我手部的冻疮正钻心地疼。尽管如此,我得和别的知青一起在凛冽的寒风中用手将粉丝上的冰茬一点一点搓下来,每搓一下,手就像被刀子割一下,就这样我忍着剧痛整整搓了一个上午,一边搓一边默默流泪……有种生不如死的感觉……这是我下放生活最最难忘的场景。
当然,难忘的还有在雪花横飞的麦地里给麦子施肥;炎热的夏季,在密不透风的玉米地里掰玉米……但比起那寒风中用生着冻疮的手搓冰茬,已经不算什么了。包括后来工作,所吃的苦都不觉得是苦了(这算不算下放生活给我带来的积极意义呢)。
如今倏忽间45年过去了,社会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科技也突飞猛进,做粉丝早就机械化了,大约人们再也不用像我当年那样吃那份苦了。自从家里用上热水,用上暖气,我的手再也没有生过冻疮。
原以为这样太平美好的日子会一直持续下去,没想到近几年新冠病毒到处肆虐,困扰着人们,对社会的发展和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尤其疫情防控放开后,身边的人一个一个、一家一家的全阳了。翻看朋友圈,全是在晒阳了后的症状:喉咙像吞刀片,头痛像无麻醉开颅,全身骨头像蚂蚁啮咬……这,这,我不禁担忧起来……担忧自己会再次感染,担忧二次感染症状会比较重(第一次感染,我属于轻症),担忧……唉,这何时是个头啊!
可担忧有用吗? 转念一想,人生短短几十年,在历史长河中不过是一瞬,在浩渺的宇宙中不过是一粟。世事无常,变化莫测,与其恐惧担心,不如坦然面对到来的一切,过好当下的每一天。
南京人有一句口头禅:多大事啊!
想好了,明天继续吃鸭血粉丝汤!

2022.12.23



(本期责任编辑:胥全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