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波携程 书画同行》之执着的追求 坚实的脚步——访著名书画家刘玉生先生 每天更新 转发有礼
执着的追求 坚实的脚步
——访吉林省弘华书画院秘书长、
著名书画家刘玉生先生
玉 生 其 人
在人生的交叉点上,在历史与现实的交融中,人们常常会有新的选择。伴随而来的往往会是新的思维、新的道路、新的起点,当然,也会孕育着新的希望、新的生机、新的活力。
前不久的一天下午,我如约来到了位于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金川街附近的吉林省弘华书画院秘书长、著名书画家刘玉生先生的工作室。作为多年的好友,我知道刘玉生先生在业内外一直有着“三好”的美誉,哪“三好”呢?这“三好”就是玉生的字好、画好、人更好!
与吉林省弘华书画院秘书长、著名书画家刘玉生先生在一起
坐在我面前的刘玉生先生,一张白皙、文静、豁达的脸上,嵌着一双炯炯有神的亮眼。作为好友,我所了解的玉生先生,其日常生活中十分谦和,十分低调。他思维敏捷、谈吐沉稳、聪明好学,并有着钢的内涵、柔的外表,可以说是满满的正能量。不仅如此,玉生先生对书画艺术还有着广泛的兴趣和执着的追求,更有着很深的文化底蕴、扎实的艺术功力。他的画画的好,字写的好,歌儿唱的也很好。
玉生先生的履历很简单,参加工作先入工厂,后进入政府机关工作多年,直至前两年退休。除前面提到的相关职务外,玉生先生还是中国刘炳森艺术研究会会员、中国现代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等。
走进玉生先生的工作室,一幅精美的“大吉图”画作首先映入我的眼帘:只见一只“冠上嘉冠”的雄鸡,威然挺立,目光深邃,傲视苍穹;过了大厅,走进玉生先生的书房兼画室,只见画案上、墙壁上、角落里,悬挂和摆放着多幅玉生先生近期精心创作的花鸟画小品和书法作品,所有这些,都是构图新颖、风格各异、非常精美。
再望一眼画案对面的书柜,上上下下摆满了各种各样不同版本、不同规格的书画艺术类的工具书,还有文学名著以及文学创作方面的工具书,可以说琳琅满目,几乎应有尽有。这一切或许可以诠释玉生先生近一两年来,艺术水准为何会突飞猛进提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作为玉生先生多年好友的我,深深地知道,尽管他在书画艺术的门槛里,从喜欢到热爱、从热爱到酷爱,在工作之余,苦苦耕耘了几十年,这也为他今天的进步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直到前年,玉生先生从机关干部的岗位上退休后,他仿佛才如鱼得水,总算可以孜孜不倦、专心致志、一门心思地投入到自己所酷爱的书画艺术创作之中了。
路,在他脚下延伸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对于一个人来说,所期待的不是别的,而仅仅是他能全力以赴和献身一种美好的事业之中。”
悠久的历史,古老的文化,家庭和工作环境的熏陶,使玉生先生从小就浸染了浓厚的文化气息之中。
那就让我们顺着刘玉生先生所走过的路,追溯源头吧!
采访中,玉生先生告诉我:小时候的他,母亲在陶瓷厂工作,工作单位每天的任务就是在瓷器上描边划线,画花鸟、画山水。正是受当时家中的这种环境的影响,他自儿时就对画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儿。因为喜欢画画,他就经常描摹“小人书”、写“美术字”、集“报花”、画“版报插图”之类的东西。这些对他后来的进步和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可以说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时间到了上个世纪的70年代初。玉生先生告诉我说:还在上小学时,他就参加了学校基于当时的政治形势,而组织建立的各种各类漫画宣传小组。刘玉生就按照当时报纸发表的漫画系列图案、图片等,进行临摹,画好后进行张贴宣传。
时间在不停地运转,很快,刘玉生就进入了中学时期。他在写写画画方面的特长被老师和校领导发现并给予肯定,这为他很快就在学校参加宣传小组创造了条件。在那段时间,出黑板报的各类专刊常常会接连不断、层出不穷,主要内容是以宣传学习毛主席著作方面的先进人物为主,还有开展学雷锋、做好事、树新风等多方面内容。
一位哲人说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经历、遭遇和故事,都是一本书、一首歌,不同的只是有厚、有薄、有酸、有甜、有苦,也有乐。
学生时代的诸多经历,对于长大成人、参加工作并酷爱书画艺术的刘玉生先生来说,应该说是极其难能可贵的。玉生先生刚参加工作时,是做工厂的共青团干部工作,也就是在此过程中,玉生先生有过一次偶然的机会,参与了单位共青团组织的出黑板报展览的竞赛活动。玉生先生是一位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尽心竭力,并一定要全力做好的人。正是因为这样,玉生经过认真的构思、精心的设计,特别是在文图并茂和与时俱进方面,做得比较到位,结果获得了较高的奖项,还得到了厂领导的表扬和众多同事的好评与鼓励。由此,更加激发了他追求和重拾书画艺术的热情与信心。此后,玉生的创作热情空前高涨,一方面经常并积极地为单位的工会、团委等,义务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诸如岀黑版报、书写或画一些相关图案等;另一方面,玉生还积极参与刻钢板、制作油印材料、写标语、作系列插图等相关工作,还不间断地投稿、画画、书写、做各种宣传工作等。尽管这一切苦点、累点,但却更加充实了玉生的业余生活,他的这些特长和业余爱好,得到了充分的运用和施展,更重要的是,使他的书画艺术水准又有了新的提高。
有声有色的故事
时间在不停的运转,也在书写着新的篇章。
随着年龄的增长,玉生先生也步入了退休的行列中。玉生先生不仅能坦然地面对和接受这一现实,甚至还乐此不疲,自己的爱好和特长,或许更能够得到充分的施展和发挥。
本就对书画艺术如痴如醉的玉生先生,对自己有着清醒的认识,他要下决心把自己的这些爱好和特长,变成自己的行动。正因为这样,他先后购买了《书法大字典》《三希堂法帖》《圣教序》《张迁碑》《曹全碑》《石门颂》和王羲之、颜真卿、柳公权、米芾、赵孟頫等等历代书法家的字帖,还有《孙其峰课稿》《王雪涛画集》以及董其昌、郭味蕖、乔木、徐湛等大家、名家的书籍、画册、光碟等。不仅如此,玉生先生还订阅了《中国书法》《书法》《中国书画》《世界美术》和《中国书画报》等多种报刊杂志。
玉生先生深深地牢记毛主席的一段话:“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
采访中,玉生先生始终强调,一个人无论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坚持不断地自我学习、自我提高、自我完善,对于书画艺术更是如此。在对书画艺术不断加深了解和探索过程中,玉生先生一边靠阅读大量书藉,一边观看一系列珍贵的视频等方式,不断摸索前进。
人们常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有耕耘,必然会有收获。
就是这样,通过大量的学习和不断的提高,使玉生先生对书画方面的相关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探索,艺术水准也有了明显的进步和提高。
笔者还注意到,多年来,玉生先生的书法水准提高得非常快,从字的点画到间架结构,从谋篇布局到用笔用墨,运用得都比较恰到好处;从风格上讲,玉生先生的书法用笔沉着稳健,结体严谨不苟。
再看看他的花鸟画,玉生先生比较注重诗情画意,力求用有限的语言,表现无限的情感。正因为这样,玉生先生的花鸟画,大多都给人一种清新、明快、简约之感,更为重要的是,他的花鸟画都能够给人一种非常到位的美感和愉悦,可谓有形有色有情。
叙述到这里的时候,笔者还想说的是,近两年来,玉生先生还积极参加和协助书画院,开展各种书画笔会和送文化下基层等活动。他还利用一些业余时间通过观看快手、抖音、西瓜视频等增加对书画的认知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