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人家一生写下多少文字?
陈晓林
《老人家一生读了多少书?》发表后,有同志又提出了另一个问题:“毛主席一生写下了多少文字?” 这又是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
毫无疑问,毛泽东同志是党内外公认的文章大家。他现存最早的文章《商鞅徏木立信论》,写于1912年。当时的国文教员郁潜给打了100分,并写下评语:“历观生作,练成一色文字,自是伟大之器,再加功侯,吾不知其所至。”“力能扛鼎”。1917年4月,毛泽东以28画生笔名,在陈独秀主办的《新青年》第三卷、二期发表了《体育之研究》。这是毛泽东平生第一次在报刊上发表文章。正是这篇文章,让蔡元培、陈独秀、李大钊、胡适认识了毛泽东。据史料载,毛泽东的文章第一次被翻译成外文,是《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用俄英中三种文字刋登在《共产国际》期刋。时任共产国际主席布哈林评价“写得极为出色,很有意思”。
回望我的读书生活,读得最多,最投入的当然是毛泽东著作。久而久之,还养成了收藏毛书的习惯。我收藏的第一件毛书 ,是1969年12月入伍时发的《毛主席语录》,最后一套是2014年新出版的《建国以来毛泽东军事文稿》(三卷本)。至今藏有不同版本的毛泽东原著二百余册,还藏有海内外研究毛泽东的专著百余册。
对于毛主席一生到底写下多少文字这个问题,我关注经年,可一直末见权威说法。有文章介绍说,毛主席一生留下文稿有4万多件,3干多万字。
在我收藏的毛著中,主体有这样几个部分:
《毛泽东选集》(1一5卷),近160万字;
《毛泽东文集》(1一8卷),803篇,230万字;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1一13卷),500万字;
《毛泽东早期文稿》(1912一1920),152篇;
《毛泽东军事文选》(1一2卷);
《毛泽东书信集》,收入的372封书信,31.3万字,是从己收集到的毛泽东1500多封信和约200件具有书信性质和形式的电报和批示(毛泽东有时称之为短信)中挑选出来的;
《毛泽东新闻作品集》(收入他的新闻作品133篇;
《毛泽东诗词》,有说毛主席一生写诗300首左右,也有150首说。权威出版的是89余首,5千言;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毛泽东批注二十四史》(全书总计91册)。
仅此,毛主席各种文体的著述就在千万字以上。
毛主席离开我们快五十年了,当下国内各种出版物汗牛充栋,可不知何故,至今尚末结集出版毛泽东全集,不免令人唏嘘。据说,美英日等都曾用本国文字出版过不同版本的毛的全集。最长的计有50卷本。世界许多国家的名校,一直把毛泽东著作,特别是军事著作,作为教科书、必读书。
毛主席的文风文采,自不必赘言。写文章不是做游戏,他的文章从不用僻词僻字,也不花样翻新,中国的老百姓可能读不懂马克思,但都能读懂毛泽东。连想当下的某些官样文章,大词大话,从毛泽东的文风和话风中,是不是可以学到一些什么?
毛泽东的文章还有一个特点是要言不繁,言尽意止。70年代初,他写给李庆霖的信我至今记得:
“寄上三百元,聊补无米之炊。此类事全国甚多,容当统筹解决。”
一封信不足30字,饱含深情,包含着丰富的内容。一句“聊补无米之炊”,一句“容当统筹解决”,让人浮想连篇。联系当下,文章讲话大有愈来愈长,愈来愈空之势,长此下去,谁能听得进,谁能记得住?
值得提及的是,毛主席的文章按照时尚语言,具有原创性的完全知识产权。毛主席写文章,真正做到“理从事出,片言成典”。语言是思想的外壳,语言的深度取于思想的深度,语言的宽度,取决于思想的宽度。在这一点上,尤要学习毛泽东。
毛泽东不厌百回读。正是在一次次阅读中,他提醒着我们怎样做人,怎样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怎样做官,怎样做一个为人民服务的官;怎样做学问,怎样“用我们自己的头脑进行思考,并决定什么东西能在我们自己的土壤里生长起来”。

授权作者简介:陈晓林 坚持业余创作,出版散文集《纸上声》、诗集《心远斋诗摭》等著作六部。《将星之路》获第二届全国优秀青年读物二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