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首诗写新时代新社会人民当家作主、改天换地的壮举和人民幸福安康、瘟神被逐的情景,浓情歌颂了伟大的时代和英雄的人民,情绪热烈、语调高亢,与第一首感情抑郁、语义哽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春风荡漾,杨柳轻拂,生机盎然。翻身解放之后,六亿中国人民在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下,像古代圣贤尧舜一样奋发有为,勠力同心,什么人间奇迹都能创造出来。“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暮春的落花飘入水中,随人的心意翻着锦浪,一座座青山相互连接,就像专为人们搭起的凌波之桥。毛泽东是在盛夏时节写这首诗的,却沉浸在浪漫的春天世界里。
“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五岭”泛指山脉,“三河”泛指河流,代表了整个中国。“银锄落”“铁臂摇”,指农民大力兴修水利。作者写“送瘟神”,并没有具体写打针吃药以及消灭血吸虫的过程,而是将其放到全国人民改天换地的伟大实践中去,从而使诗作具有更深广的思想意义。
“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试问瘟神,你要到哪里去呢?人们已焚化纸船,点燃蜡烛,火光照耀天际,送走瘟神。瘟神逃脱不了灭亡的下场,最终会被送上西天。这与第一首中的“华佗无奈小虫何”遥相呼应,表达了对瘟神的蔑视和嘲笑,生动表现了胜利者的自豪和喜悦。
在所有毛泽东诗词作品中,《七律二首·送瘟神》是纯粹以民生问题为主题,具体又以防治血吸虫病疫情为题材的诗词作品。作品想象丰富,对比鲜明,语言生动,情致高昂,既有理想,又有现实;既有科学,又有神话;既有对旧时代人民苦难生活的叹息,又有为新时代人民壮举的喝彩。两首诗浑然一体,以始终如一的爱民思想和超凡脱俗的艺术魅力,给后人以战胜瘟神、战胜邪恶、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无穷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