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南瓜
2022.11.25
又静默了。虽然官方的称谓是“非必要不外出”,但还是封控的意思,小区门口早上六点就堵上了。娃娃在一中上学,来不了。临近中午时分,在楼下院子里做核酸。中午吃了一点苹果,咬了几嘴馍,就算解决了。
下午,从书架上找了几本汪曾祺的书,有小说,有散文,阅读了《受戒》、《大淖记事》,《陈小手》。汪先生短篇小说、散文俱佳,值得认真阅读。
晚上六点开始,有世界杯直播,出不了门,只好宅家看直播了。
比起那些封了几个月的地方,和那些在疫情期间没明没夜忙碌着的人,自己有吃有喝,够幸运的了。
疫情期间,祝愿所有人安康!
2022.11.26
宅家无事。临近中午,又去院子里做核酸。今天采样的,多了一个人,速度快了许多,下楼去没花费多少时间便做完了。
孩子中午要东西,衣服之类的。也要奶茶,商店关门,买不到。东西送到校门口,从门上送进去的。我把这个情况告诉了公园里一起打太极拳的一个师傅,她的孙子在学校里。她回复说,没法联系到孩子。学校里不让拿手机,也没有手表电话,联系不上他。
下午躺在阳台的木板床上看书,天气晴朗,光线很好。读汪曾祺先生的文集《受戒》,这本集子里有短篇小说、散文、文论。末一页,是他的著作书目。
汪曾祺先生的书,家里的书架上有五本,够我阅读好多天的。
厨房里的小桌子上,有半袋米、多半袋白面。有几个娃娃菜,还有近百颗洋芋,可以煮,可以炒。
2022.11.27
天阴沉沉的,十一点,楼下院子里喇叭上喊做核酸,穿上外衣,戴口罩下楼去。排队等了一会儿,采样的才来。今天已经是连续三天了,天天做核酸,不知道有啥作用呢?小区院子五十户住户,大约一百多人,概算下来,做一次的费用在六百多元。
不让出小区,活动一下,都没处去。昨晚上,到楼下去,想出去在马路边上溜达溜达,公安巡逻车来来回回巡逻,喇叭里大声喊不能出门。宅在家里,连续做核酸有啥意义呢?不知道明天还来不来做,也不知道啥时候能解封。
真不知道封了几个月的地方,当地的老百姓,尤其是那些外出打工的,他们是怎么熬过来的。
午餐洋芋菜,半个饼子。学生在学校,宅在家里,也沒有食欲,随便吃几嘴,肚子的问题就解决了。
中午时分,太阳出来了,阳台上暖融融的。躺在木板床上休息了一会儿,拿了本放在窗台上的名家小说典藏《汪曾祺小说》,与他的另一本中国现代文学百家《受戒》对比阅读,发现后来出版的《汪曾祺小说》中,有些篇章作了修改,比如《鸡鸭名家》这个短篇小说里,结尾部分删去了一大段文字,显得简洁有韵味。
下午躺在床上,看一会儿书,休息一会儿。马路对面,定西一中体育美术馆建设工地,工人们仍在抓紧施工,不时传来叮~咣~叮~咣的声音。
静默期间,连建筑工地传过来的钢管撞击的声音,都感到悦耳了许多。因为那声音里,似乎透着一种希望。
2022.11.28
早晨起来,赶紧看政府发布的通告,通告里面列出了城区45个风险点,需要继续配合做核酸,要求人员不外流。我家所在的小区,没有列入风险点,但小区门仍然堵着,还不能外出。今天已经封了四天了,不知道还会封多长时间。
出去到小区门口转了转,看到武警支队那儿,马路中间隔了一道铁栅栏,禁止人员车辆通行。这里是城乡结合部,友谊村农户住的几个巷道口,全用彩钢皮封着,巷口支着值班帐篷,实行管控,不让出进。
门面上的店铺,门都关着,没有开门营业的意思。马路上,出租车、公交车都停运,偶尔有私家车在跑。
我在路边转了一小会儿,算是活动了一下,很快就返回小区的家里。看来,通告里虽说没列入风险点,还得老老实实待在家里。
根据情况分析判断,这次小城静默,解封仍需时日。
中午十二点十九分,楼下喇叭里又喊叫让住户下来做核酸,宅在家里,啥地方都没去,天天做核酸,不知有啥意义?
到了下午,小区封堵着的门终于开了,可以去外面转了。恰巧本院一个要出门取药,与他一道,去了一趟南关什字那儿。一路上,看到商铺门店超市关着,即使想买一个饼子,也是买不到的。
2022.11.29
气温骤降,早上出门去,马路上行人寥寥,店铺没有开门。南山超市进货口在进货,询问了一下工作人员,她说还不开门,啥时候开,得等有关部门通知。
静默已经第五天了,出租车、公交车还没有营运,马路上只有零零星星的私家车在跑。友谊村各巷道口仍然用彩钢板封堵,也不知道啥时候能解封。
准备买点小茴香,腌点白菜,南关那儿的调料店门关着,没有买到。
落雪了,雪花星星点点,有意无意地落着,天气变得异常寒冷。
窝在床上看书,看汪曾祺的书。前些天从拼多多上拍的谈散文的几本书,有一本因疫情退回去了,商家说等疫情好转后再发,其它的还在路上。
晚上出去,在玉湖公园后门口的空地上活动。天出奇的冷,冻得两个耳朵生疼。高大的牌门前,黑乎乎的,一个人打拳,冷风吹动铁栅门,不时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感觉怪怕人的。稍稍活动了一下,就急急返回了。
2022.11.30
午后,天气转晴,但冻得够呛。
今天已经封控六天了,店铺都关着。找个压面烤饼店,买两个饼子,称一斤面条都办不到。
下午3点,拿个短棍,独自出门去上南山。从山脚下拾阶而上,很快就登上了山顶。往日里只能远望的南山魁星阁,这会儿,我就站在了阁楼之下,风动风铃,叮当作响。定西一中校园楼舍,在阳光下,显得分外明亮。远远望去,楼群错落,城景尽收眼底。
上山的人零零星星,由于天冷,都戴着口罩。
站在山顶,我将短棍插入腰间,腾出手来,用手机拍了几张照片,贴到圈里,匆匆下山。顺着车道徐行,不多时就下到山脚,过南关什字,沿街向西,折返回家,用去一个半小时。疫情期间,相较于那些隔离在方仓的,能出门走走,透透风,实属不易!
晚餐炒了点洋芋颗颗,花椒面放多了,吃得两嘴角、舌尖麻麻的。
2022.12.1
今天是小城封控的第七天,天阴沉沉的。吃罢早餐,出门去锻炼。穿街走道,步行一个多小时。
街上店铺、超市都关着。马路上,除了私家车在跑,不见一辆出租车、公交车。
没找到一个开门的烤饼店,西关小学对面的巷子里,有一家菜铺子,由于僻背,偷偷开门卖菜。进去看了看,菜品还比较多。我买了几角辣子,两颗西红柿。封控多日,能买到这样的鲜菜,实在不是一件容易办得到的事。
早上看到当地关于安排疫情防控的相关报道,仔细看了看,这领导指出,那领导强调,说了一溜贯串,除去套话空话,很难找到一句实实在在,能派上用场的东西。
都封了七天了,照样还是封着。这个小城,疫情究竟如何,啥时候能够解封,老百姓心里,恐怕谁也都不亮清。
孩子在学校,从今天开始,第四次月考,根据安排,早上考语文。
2022.12.2
朗朗晴空,万里无云。
今天是静默的第八天。
早上八点左右,在玉湖公园门口空地上练习太极拳,之后返回家中休息。十一点多,骑车去位于西岩山脚下的早市,(这儿有一家馍馍店偷偷开门)买了九个花卷,一斤一锅面碎面片。花卷好吃,昨天吃了,这次就多买了几个。
公交车、出租车还没营运,店铺仍旧关着。
快到中午时,由于天气转暖,街上行人、车辆较往日多了起来。路上设置的封控彩钢移走了,友谊村巷子口的封堵彩钢也已拆除,这些地方的住户可以自由出入。
临街商店,大多关门,有的店铺卷闸门压得很低,有顾客猫着腰进入买一些急需的东西。
小城静默多日,啥时解封,不得而知。
中午孩子说吃了个肉夹饼,是从学校食堂买的。下午继续月考,科目英语。
下午沒出门,在阳台木板床上,读汪曾祺先生的散文。
晚上,看到出租车开始跑了,估计要解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