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片神奇的黑土地
文/邢海峰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诵读伟大领袖这首大气磅礴的沁园春,让我的思绪飞回六七十年代的故乡,飞回生我养我的那片黑土地,袅袅炊烟是东北人热情好客的臂膀,白桦树温柔的眸子里闪烁着大雪覆盖不住的万丈豪情;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迷人的太阳岛象一块绿宝石镶嵌在美丽的松花江上;戈壁滩上钻塔高耸,铁人王进喜和他的战友们在特别艰苦的条件下打出了中国第一口油井,滚滚黑亮如金的原油为祖国的建设增添新的动能,“工业学大庆”,不只是一句口号,更是对东北工业成就的肯定。
东北,这个被称作关东的地方,让关里的人趋之若鹜,在这里繁衍生息,这片肥沃的黑土地承载着祖辈对生活的憧憬与向往,勤劳勇敢的东北人硬是把人烟稀少野草丛生的北大荒打造成猪满圈梁满囤的北大仓。
如果你此时恰好走在冰城哈尔滨的尚志大街,就不能不怀念抗联英雄赵尚志,那是真正的东北汉子,东北人的仗义豪爽、不屈不挠、和英勇顽强集于一身,面对侵略者的屠刀,毫不畏惧,视死如归,昭示着中华民族不可征服的钢铁意志,抗联英雄的鲜血洒在白雪皑皑的林海雪原,化作傲雪的红梅。
俗话说,东北有三宝,人参、鹿茸和貂皮,长白山的人参古代曾作为宫廷的御用品,鹿茸也是皇家专享,貂皮非常华贵,做的帽子既保暖又帅气,戴在头上,更显出东北人的彪悍。踩在被大风吹得瓷实的雪地上,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仿佛美妙的音乐悦耳动听,每一串深浅不一的脚印都是闪亮的诗行。
如果你想进一步了解东北,就必须从东北地方戏二人转开始,二人转《小拜年》当仁不让属于东北地方戏的代表作,浓郁的地方文化和风土人情皆蕴含其中,男女演员唱的时而高亢,时而低回,那热辣辣的嗓音和又美又浪的秧歌步,扇子和手绢舞得让人眼花缭乱,真是一种美的享受,东北就有一句顺口溜,”宁可不吃饭,也要看二人转”,可见二人转魅力简直是秒杀!可我年轻时对二人转喜欢程度却是一般,然而在阔别故乡三十二年后的今天,却觉得非常迷恋,百听不厌,也许那是因为思乡的情愫在心田疯长的缘故吧。
童年的记忆永远是难忘和美好的,最难忘的是参加喜宴,也叫坐席,记得小时候,村里或者隔十几里路之遥的亲戚家办喜宴,跟盼过年一样是最值得期盼的事,那时候不象现在饭店比较普遍,除了镇上一两家国营饭店外,村子里根本没有,都是在家请厨师来做,一般是腾出自家的两个房间,放置主副食材和餐具,煎炒烹炸基本在灶房进行,自家往往不够,就借用邻居家的房间,喜事都是大家办的,邻居也十分愿意,捎带也沾沾喜气,就象自家办喜事一样忙里忙外的。办喜宴的头一天,小孩子来了,主管的从一只用玉米叶子编织的篓子里抓一把油丸,大概是用小米饭和萝卜馅子混合然后用大豆油炸的,孩子们都是双手捧着接过来,感觉那是最高的礼遇。因为在那个年代,家家日子过得都比较紧吧,整年很少见到肉和油炸食品,所以参加一次喜宴那可是解馋的大好时机,差不多头几天就盼望着呐!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改革开放以来,祖国大地日新月异,沧海桑田。东北也今非昔比,对俄贸易逐年增长,大豆土豆销往全国各地甚至出口,大鹅出口比例最大,饮食文化以烧烤为主打,铁锅炖方兴未艾,哈尔滨大列巴和红肠仍然受到人们的青睐。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东北人自强不息,在这片黑土地创造出人间奇迹,这片散发黑土气息的故乡,这片孕育无限生机的故乡,这片让我魂牵梦绕的故乡,你可知道一个游子牵挂你的心。
说到人间奇迹,就不得不说东北的冰雪艺术,在白雪茫茫,一望无垠的东北,冰雪雕塑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尤其是每年冬天冰城哈尔滨举办的国际冰雪节,更让人流连忘返。数九寒冬,松花江冰层可达一米多厚,这些可是加工冰雕的天然素材,巨大的冰块,经过艺人们的切割、铲凿、抛光等雕刻技术,再配上闪烁变幻的霓虹灯,非常壮观。有气势磅礴的楼宇,也有小巧玲珑的动物造型,最有黄金含量的要属那个鹰的冰雕,翅膀的每根羽翎都凸凹有致,晶莹剔透,栩栩如生,吸引各地游客驻足拍照,唏嘘赞叹。
“东北人都是活雷锋”这是著名歌手雪村唱的歌曲,把东北人的豪爽,助人为乐再一次褒赞。雷锋精神影响着几代人,也将继续被传承和弘扬,雷锋生前曾是沈阳军区的一名普通汽车兵,他爱党爱国爱人民,螺丝钉精神是他的座右铭,雷锋的先进事迹早已家喻户晓,究其实质雷锋精神就是感恩,他的一生虽然短暂,二十二个春秋却是他报国恩报党恩平凡而伟大的一生,在这片黑土地上,雷锋精神衍生出来的五讲四美三热爱可以说是雷锋精神的另一个版本,深刻影响着中华民族的价值取向。
远在异乡,对故乡的思念与日俱增,那山那水那人,巍巍的大兴安,诗意的镜泊湖,昔日书声琅琅的教室,亲如兄弟姊妹的同学......频频出现在梦里,难以释怀,所有的颂词都不能表达故乡的美,让北去的鸿雁捎去我的祝福与祈祷吧,那片神奇的黑土地,你有骄傲的昨天,更有辉煌的未来。

作者简介:邢海峰,笔名,海风,男,60后,山东龙口人,日照市作家协会会员,日照市诗词学会会员,日照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紫罗兰文学社入驻诗人。作品散见《散文诗》《时代文学》《泰山文化》《日照日报》《黄海晨刊》《故乡文学》《儋州日报》等报刊,曾获得“仓央嘉措梵音海国际诗歌大赛,杰出经典散文奖”,出版个人诗集《风景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