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一种人间至味 叫腊八
文/何俊锋

人间至味里,有一种味道,是腊八粥的味道。腊八粥,是熬制出来的,不能快了,得小火慢熬。一个小字,一个慢字,便有了诸多学问在里面。只要熬得住,便好。若是人生有了些沧桑以后,方懂得这熬,应是老、是禅;是慈悲的心意,是经年的等待。惟有像母亲那样岁月里熬成的美人,方能熬制出腊八粥独具的风味与甜美。说到底,这熬,亦是无言,是欢喜,是懂得。腊八到了,冬意已阑珊。白发苍苍的母亲又开始忙碌起来,颤巍巍地出去配好食材,用清水浸泡好,再用小火煨上,一趟趟打听着火候,硬是用她那满是青筋的笨拙的手,为我们端出一碗有滋有味的腊八粥来。喝着粥,听着母亲的唠叨,屋子里热气升腾着,氤氲着。无论过去多少年,依旧云烟缭绕般,在心头挥之不去。

腊八粥是普通的,它只是用几种简单的食材熬制出来的一碗粥而已。喝粥,是寻常人家再简朴不过的一道饭了。一碗粥,一日子,一人生。这种不事张扬的清淡与素简,才使人间的烟火日子过得更有滋味,更有念想。一窗四季,细数流年。岁月里,也惟有母亲,能陪我们阅尽世事的沧桑,看遍人生的风景。岁月催人老,红颜已迟暮。母亲始终不嗔不怨,淡然从容。隐在时光深处,慢慢地熬着,寂然地望着,柔韧地坚持着。为了这份熬,宁愿站成一棵老树,守在故乡的路口,即便已弯了身躯,在呜咽着乡愁的笛声里,也让一朵朵花开圆满春天,一片片叶子静美大地,熬成人生的醇厚与甜美。

过了便是年,一碗腊八粥,一句问候就能驱走疫情之下的凉寒。童年时,母亲煮的腊八粥虽简单,味道却最可口,小火慢煮,越久越软糯浓稠,虽未加糖,已是香甜满口。一锅浓粥,亲友互赠,全家美美地享用,暂离冬日的风雪,奔波的劳碌。渐行渐远的旧时光,总让人如此怀恋,那里有我们爱的味道,有爱我们的人,有想回却再也回不去的当初。时间一去不复返,要好好珍惜素朴生活中的小欢喜,好好珍惜愿与你慢熬岁月之人,心怀感恩所见皆有美意,目之所及总有好光景。

民以食为天,染着烟火气息的世俗,才最贴心舒服,如这看似普通的腊八粥,却体现了满满的爱意和仪式感,暖胃暖身又暖心。无论身在何处,无论是否忙碌,今天都别忘记吃一碗腊八粥,或外卖或自煮,甜咸口味不同,食材各具特色,但都一样的温暖滋补,一样的融着回忆,深情,慈悲和祝福。喝完这碗粥,我们再继续赶路,依心而行,顺顺当当,一路无阻。就这样细品粥香,静坐在时光深处,感受阳光的温柔,聆听新年的脚步。

佛陀说,每个人都是一粒佛的种子。被撒在人世间接受磨难,不断修炼,才能拂去心上的微尘,还内心以清明。就如这腊八粥的味道,各种食材混杂在一起,用心轻熬慢煮,便熬出含蕴着爱与暖的温软的粥来。这熬,便是一种沧桑的岁月,一种平淡的清欢。

何俊锋:陕西著名作家,文化学者,美术评论家,陕西省中国画研究会学术委员会主任,西安美协学术理论委员会副主任,《陕西美术》原主编,《逸品》,《道法终南》杂志社社长、总编,《三秦视点网》总编辑,西安丝路商会副会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