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昌工地挖出一副戴镣铐的遗骸,凌风梧见后大哭:是方志敏烈士(二)
原创 以史为镜说古今
方志敏被捕后,敌人立即给他带了重达十五斤的铁镣,又因为他身份特殊,把他关押在了所谓的优待号,还给了他纸和笔,让他把该交代的都交代出来。
方志敏拿上纸和笔以后,什么也没向他们交代,他以每天十六个小时的工作量,开始坚持写作。
方志敏的行为,让当时的看守所所长凌凤梧深深的感动了。
交谈中,凌凤梧又被方志敏的大义凛然、不被严刑拷打屈服的革命精神所震撼。
因此,当他看到方志敏那副沉重的脚镣,磨得脚上全是血泡时,他主动替方志敏提出申请,换了一副三斤的轻脚镣。
方志敏从凌凤梧的种种行为上,看出了他在觉醒,因此意味深长的劝告他:不要迷恋国民党的官场,要向人民靠拢,否则迟早会吃亏的。
凌凤梧心里清楚,方志敏说的全都对。
1935年8月6日,在凌凤梧不知情的情况下,方志敏毫无征兆的被押解出去,然后,被敌人秘密杀害。
由于方志敏是被秘密杀害的,所以他的尸骨在哪里,凌凤梧也不清楚。
1955年,刘少奇成立了调查小组,专门寻找方志敏烈士的遗骸,可调查小组费尽周折,还是未能找到。
直到1957年,南昌下沙工地挖出了这幅带脚镣的遗骸,施工人员立即上报。
凌凤梧也匆匆赶到了现场,他反复的查看那副脚镣,轻轻擦去上面的锈迹,当他看到上面的型号时,他激动的痛哭道:这就是方志敏烈士的遗骸。
至此,革命先烈方志敏,从1935年光荣就义,历经22年的风霜岁月,总算找到了他的遗骸,总算为他摘下了那副束缚他自由的脚镣。
遗憾的是,由于当时处于特殊年代,一直到1977年8月6日,方志敏同志的遇难纪念日,才为他举行了迟到的葬礼。
葬礼后,将其遗骸安葬在南昌梅岭的一个墓地。
那里,种满了挺拔的柏树,就像卫兵一样,保护着这位为了新中国,而献出生命的伟大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