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东乡的悲哀
文/赵春
在美丽中国的广袤大地上,有一个偏僻的乡镇,名叫河东乡。百余平方公里面积,一万多人口,土地不肥不瘦,环境不美不丑,河东乡的父老乡亲们,和全国人民一样,过着自给自足的小日子,虽不富裕,但也活得温饱、活得乐和。
不知从何时起,乡亲们原本安逸、宁静的小日子,开始被外来的喧嚣所打破,一位进城办事的村民,回村后大发感慨,说现在城里时兴盖工厂、办企业,咱们河东乡要想致富,也得这么干。乡亲们一听办厂能致富、能发财,一个个就像打了鸡血,顿时来了精神。大家凑在一起,纷纷出起主意,一个说,咱们乡产的红枣多,要不就办个食品厂。一个说,咱们乡的水质好,不如办个矿泉水厂。一个摇摇头说,这些生意都是小打小闹,挣不上大钱,现在城里到处盖高楼,城里人都在忙着装房子、置家具,我看咱们不如就地取材,办他个木材厂。另一个神神秘秘地说,现在城里人身体不好、天天吃药,满大街都是药店和医院,我看办啥也不如办个制药厂!
最后,乡里的干部一合计,还是先办个木材厂,看看效益好不好,再作打算。这时,村里道高望重的老人发了话:“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咱们不栽树就罢了,要是再把乡里这几棵树砍个精光,儿孙后代会戳咱们脊梁骨的!”老人家的话说得很中肯,可是在发财梦的诱惑下,谁还听得进这些?副乡长笑眯眯地对他说:“老爷子,你的话说重了。咱们办木材厂,不也是为了让子孙后代过上好日子?再说了,树生下来就是让人砍的,咱砍了再种上,不就行了?”老人家闻听此言,摇摇头叹息一声,再不言语什么,那边众多村民,已经一哄而上,建厂的建厂,伐木的伐木,各自忙乎去了。
河东乡的树木都是百年老树,木头的材质很不错,砍下来运到城里,卖了个好价钱。乡里的司机开着装满木头的大卡车,“滴滴”两声一溜烟踏上了发财路,等卡车从城里回来,满满的一车木头已经换成了厚厚的一叠票子。村民们看在眼里,喜上眉梢,大家都说,俺们这辈子还没见过这么多钱哩!几趟运输下来,每个参与其中的村民都分到了不菲的收益,大家伙一合计,干脆一棵树也别留了,全砍下来,卖成钱吧!
树砍光了,村民们闲了下来,补种树苗的事情,却始终无人提起,大家都忙着寻找新门路快速致富呢!乡长找到上次建议开药厂的那位村民老王:“药厂怎么开,你可有办法?”“我有个亲戚在城里,这事可以求他帮帮忙!”“那辛苦你跑跑这事吧!”“都是为了咱们乡,这个忙我不帮谁帮?!”老王把胸脯拍得“梆梆”作响。
过了一段日子,药厂的项目成功地跑下来了,村民们都说:“看人家老王,多有能耐,人家可给咱们乡办了件大事情!”很快,药厂建成投产了,第一年就盈利一个多亿!河东乡凡是入股的村民,年底都拿到了不菲的分红。大家高兴地说:“这下,咱乡可是有了‘铁杆庄稼’,咱还种什么地?哪如再多建几个厂!”乡干部又找到老王,让他帮乡里招商引资,这一回,老王一口气又引来了印刷厂、印染厂、造纸厂,还有皮革厂。在众人的吹捧声中,率先致富的老王却不见了踪影,据说,是到城里的亲戚家小住去了。不过,村民们都忙乎着建厂赚钱,哪有人顾得上过问老王的下落。
几年下来,河东乡里已经彻底没人种地了,原先的良田上,现在遍布各种工厂。高耸的烟囱冒着浓浓的黑烟,排出的污水顺着小河渗入地下、流进村庄。村民们虽然过上了衣食无忧的生活,但村里的“怪事”却一天天多了起来:原先遮挡风沙的防护林都被砍光,漫天的沙土肆无忌惮地袭击着村庄,村里的气候变得越来越喜怒无常。原本身体健康的村民,接二连三地得上了癌症和其他不明原因的怪病,村里出生的婴儿,不是身体有缺陷,就是发育成畸形。这下,村民们可着了急,大家伙起初觉得村里出了煞星,可是请遍了巫婆神汉,村里却依旧是那副模样。这时,有人才恍然大悟:祸害河东乡的不是别人,正是他们砍掉的那些树,建起来的这些厂!这时,大家才想起来改善环境、治理污染,可是,村里能干活的壮劳力,已经是走的走、病的病、亡的亡!剩下的那些个老弱病残,又能有多大作为、派上多大用场?虽然老话说“亡羊补牢,未为晚矣”,可是病入膏肓的河东乡,恐怕只有天知道他还能不能恢复当初青山绿水的俊模样。
作者简介:
赵春,文创爱好者。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起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商人》、《太原日报》等国内外百余家报刊发表过言论杂文、随笔书评、诗歌小说等文字作品,作品被《文摘报》、《中国剪报》、《读者》、《青年文摘》转载。此外,作品《老家的老母亲》获首届“杨牧诗歌奖”,“上北下南左西右东,选择武铁路路畅通”还曾获得武汉铁路提速广告词征集一等奖、《你好,小平》获深圳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征歌活动优秀作品奖、《一种味道•一段过往•一代记忆》获南方黑芝麻糊全球征文二等奖。赵春还曾荣获“动感韩国”征文二等奖、世川杯感知日本征文二等奖(两次获奖)、湘潭环境保护宣传日宣传创意有奖征集文字类一等奖等多项征文、征集、征歌活动的一、二、三等奖项,2008北京奥运期间代表中国青年在《中国青年报》上发表致萨马兰奇先生的公开信《奥运因您传奇生辉》。
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征稿
投稿邮箱:
furongguowenhui@163.com
投稿作品必须原创首发,拒绝一稿多投,所有原创作品都将受到原创保护。
截稿日期:2023年3月30日
《品诗》公众号:readpoems520
所有的来稿,我们都会认真审阅,入选作品会择优在《品诗》公众号上发表,并有机会入选《芙蓉国文汇》一书。没有选中的稿件,我们也会及时回复,不要气馁,欢迎再次投稿。
征稿要求:
题材和体裁不限,一切以作品说话,发掘新人,鼓励创新。请投稿之前仔细核对错字和标点符号,否则一概不予入选。
投稿格式:
邮件标题: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姓名+作品名。邮件内附上作品、姓名、电话、通讯地址、邮箱、100字以内的个人简介。
诗歌5首以内,总行150以内,组诗100行以内(旧体诗词5首以内)。
散文2篇以内
微小说3000字以内
可以任投一种体裁或多种
奖项评定:
小说、散文、诗歌奖分设一、二、三等奖,优秀奖若干名,另设人气奖10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