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也谈开放烟火爆竹
文:幽山居士||诵:玲子

北宋诗人王安石,那篇过年的千古名作,相信大家都不陌生。爆竹声声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在中华民族的传统春节中,的确给人们带来了节日的喜庆气氛。

过年的‘年字’据历史传说,它是一种野外猛兽,每年的初夕晚上,出来抢夺人们的丰收果实,还伤人,在打斗中人们发现,年,最怕火和响声,大家就用竹筒,装进火药点燃开爆,发出噼里啪啦的响声,年,耳闻目睹后,逃之夭夭。从此再也不出来伤人了,后来,人们每到除夕,就燃放烟花爆竹,这就是年的由来。

经过历史的演变,作为一种过年的习俗,传承下来,一直未变。这个传说的真假,无从考证,但是,人们每到过年,辞旧迎新,确实烘托了节日的喜庆气氛和对新春美好开始及寄托。

今天《抽屉讀书》微刊,发了一篇陈先义老师的文章《人民的呼声,关于除夕夜燃放爆竹,增加节庆气氛的建议》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进行了剖析,有根有据,逻辑严谨,点面结合,让人口服心服,由于篇幅限制,这里不再重复。

但我在这里要说的是:2022和2023非同一般,一是三年以来,特别是今年的冬季,新冠恶魔,苟延残喘,给人们造成一定的创伤和阴影,大家谈冠色变,人心慌慌。二是二十大盛开,2023已擘画了新的远景,人们欢天喜地,充满信心和力量,出于这种考量,正逢新旧交替,除夕之夜,燃放烟花爆竹,大庆特庆,驱瘟逐邪,纳祥接瑞,无不是一种佳择!据媒体报道,山东几个地市,已开绿灯,除夕燃放烟花爆竹,何况这也是传承的民族文化,更是国人特殊美愿。当然,泱泱大国,有不同的声音,是正常的,至于环境污染,卫生清洁,也不否定,什么事情都有利弊,但是为了新春过得美好,全民所望的期冀,人民至上,特别是铲除新冠毒魔,不再毒害我们,让它在2023除夕之夜的华夏大地上彻底根除,待到新春的钟声敲响后,万里神州,中华大地,亿万英雄儿女,炎黄子孙,将迎来东方第一缕晨光!

▲作者简介:谭云行,微信名:幽山居士。山东淄博人,原济南军区,某部政治处,通讯报道员,对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作品,特别钟爱,在全国诗词大赛中,多次获奖,现为某微刊特约撰稿人。尽显军人之本色,展正能量,为伟大的,中国梦,鼓于呼!

▲主播简介:玲子,喜欢唱歌跳舞朗诵,晨雨之家诗社副社长、晨雨之家朗诵团长、金牌主播,2021年03月带领团队为晨雨之家诗社主持第一届“畅想春天”空中诗会,现任多家网络平台朗诵团长,聆之声艺术团团长,多家平台主播及签约主播,主持人。吉林省指挥协会会员,朗诵沙龙会员,偶写散文,诗歌发表在各网络平台,代表作有《情缘》《母亲》《朋友》《旗袍魅力》等,用声音诠释诗歌,传承大爱。微信18904406587
第一届“畅想春天”空中诗会

音频:玲子朗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