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棠河杯”红色村落采风——访红色村落任三楼
“棠河杯”天中作家老区采风有奖征文投稿:
访红色村落任三楼
作者:陈广领
陈广岭,男,高级讲师。酷爱文学,现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会员证号:34747)、河南省诗词学会会员(会员证号:hs:2453)、驻马店市作家协会会员、驻马店市老记者协会会员、西平县作家协会会员,西平县文化促进会会员、西平县诗词协会副秘书长,《柏国诗书画》副主编、《黉门今古》杂志编辑。作品散见于省内外报刊杂志。工作单位:西平县教师进修学校
手机号:17539598213
邮箱:hylssh@126.com
邮编:463900

西平的西南部是风景秀丽、怪石嶙峋的伏牛山区。林木繁茂,鸟语花香,神妙莫测的棠溪源风景区雄峙于此。千百年来,一直是文人墨客,风流雅士旅游观光的打卡地。从这里流出两条清澈见底、清冽蜿蜒的小溪。一条叫棠溪河,因久负盛名的棠河酒、棠溪剑、冶炉城而名震遐迩。另一条叫吉斗河,随着任三楼水库、同心寨水库的修建,除了一碧万顷的湖水、郁郁青青的芝兰、松竹,鸥鹭翩飞、锦鳞游泳的美丽风景。楼连竹树、烟笼花溪的朦胧。其余,几乎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我久闻吉斗河战斗的传说,总想亲自探访红色村落任三楼,更想解读这里尘封多年的红色历史。
说来也巧,2019年8月6日,老友相邀,去任三楼水库钓鱼,我欣然应允。
车子顺345国道疾驰,两边楼房、丛林、绿野朝身后退去,飞鸟在碧空追逐,几朵白云在长空漫舞,车里回荡着轻音乐甜美的旋律,顿感十分惬意。
半个小时,我们就赶到任三楼水库大坝前,村民李老师和年逾八十的原村委书记,已在那里等候多时。大家寒暄几句,收拾钓具,登上坝顶。
放眼远望,不禁惊异,湖水浩渺,直接天际。虽无洞庭湖的浩大,却也算得上浮光跃金、静影沉璧;也无秦淮河的浓绿,却也一尘不染,翠绿欲滴。远处的野花、田园、村庄、青山浑然天成,勾勒出一幅优美壮阔的山水画。
李老师带我们来到一处荫翳蔽日、绿草如茵的避风港,大家迅速垂杆闲聊。
“李老师,这里真是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风水宝地啊!”
“也算是,这里山珍野味俯拾即是,五谷杂粮应有尽有,鱼鳖虾蟹唾手可得,赏风景寻野趣是村民司空见惯的事。”
“这个村子有好多年了吧?”我问。
“至少也有两千年啦!”
“应该有很多动人的故事吧?”老友问道。
李老师闻言,立刻打开了话匣子:是的,真有许多传奇的故事。听老书记说抗日战争时期的吉斗河阻击战就发生在这里。
1945年5月31日,小麦收割在即。当豫中工委和西平县行政委员会正组织根据地军民准备收获小麦时,盘踞西平、舞阳的日军乘机兵分两路,同时向出山一带抗日根据地进犯。西平县行政委员会得知这一情报,一方面向新四军豫中游击兵团报告,一方面调集出山、合水两个区中队200余人加强防卫。
下午3时许,从西平出动的50余名日军到达芦庙。豫中游击兵团特务连40余人,也已提前到达出山。日军装备精良,为避其锋芒,游击兵团采取钓鱼的战术。特务连和两个区中队在田口村东和吉斗河北岸刚与日军接触,即迅速向南撤退,日军依仗火力优势,攻过吉斗河,区中队向东南方向撤退二里多路,新四军特务连撤至楼房庄南地,占据了有利地形。日军怕中埋伏,不敢追赶。特务连和合水区中队趁机转移到敌后,埋伏于日军归途的必经之地——吉斗河两岸。同时,让出山区中队吹起冲锋号,从西面向敌人发起攻击。敌人发觉腹背受敌,拼命向任三楼撤退。企图渡吉斗河,早已埋伏在这里的新四军特务连和出山、合水区中队突然杀出,仇恨的子弹横扫敌群。日军留下10多具尸体后逃回任三楼。这时,夜幕降临,日军因人地生疏,不敢妄动,龟缩在村中的一个院子里。拂晓时分,在村民杨耀宇的引导下,我军乘敌人熟睡和尚未摸清情况之机,兵分三路,悄无声息地接近敌人住处,发起猛烈攻击,敌人猝不及防,抱头鼠窜。这一仗歼敌大部,并缴获三十多支步枪、两挺机枪、一架望远镜、一只手枪、一牛车弹药。此后,日军龟缩在西平县城,再也不敢冒然行动。
此外,西平县委还多次在村里举行秘密会议,研究敌我双方形势,制定作战计划,进行支前动员,支持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我们这个不到四百人的小村,就有二十多人参加新四军、游击队、解放军,并立下赫赫战功。就连当时只有十岁的老书记也为新四军站岗放哨,传递过情报呢。
他手向南指,那就是嵖岈山,山里有个万人洞,洞下有两条暗河,一条通往西平县城的东关塔下。据说,暗河上空紫雾缭绕,宛若游龙,具有帝王之气。另一条经过吉斗河直达舞阳八里河。在吉斗河上空有数团祥云,人们说是将相之气。你们是文人,应该听说过汉代的郅郓、郅寿、西晋的和洽、东晋的和峤、和囧吧?他们都是俺任三楼人,他们在当时大多位列公侯。和峤的墓就在铁房岗村北,郅郓墓在西平县人民医院东边。
有一年,南蛮子在万人洞里放进去四只带红绒线的鸭子,并在沿途河道派人看守。有两只游到东关塔下,另外两只游到吉斗河,由于进入吉斗河有个大漩涡,人们看到鸭子一闪,便没入水中,后来,在舞阳八里河浮出,足见传言不虚。
不仅如此,村里光县级以上官员就有十多个。
在返回的路上,老友问我有何感想,我高声答道“值!”
老友笑问:“从何谈起?”
我呷了一口茶“今天钓鱼虽不景气,但史海钩沉意义非凡。一、让我们知道,任三楼是一个富有传奇故事的村子,历史悠久,人杰地灵。二、亲历红色革命纪念地,聆听了先辈们为抗日战争浴血奋战的史实,给我们上了一堂爱国主义教育课。三、教育我们要铭记历史,珍惜当下,开创未来!”
“好!总结真到位!不是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打下红色江山,我们能在此衣食无忧、悠闲自得地垂钓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