栅 栏
作者:梁春云

喜欢栅栏。无论木质的,还是铁艺的;无论材料实心的,还是镂空的;无论土砖简砌的,还是洋材精雕的;无论密集的,还是稀疏的;无论高至一两米的,还是不足盈尺的……它让物与物之间有了间隔,有了边界,人到了此地就得止步,就得敬畏。这与里面是何物,是高贵豪奢,还是古今岁月,均无关系。
喜欢儿时的篱笆,是密密挤挤的木槿条组成的栅栏,高过成人头顶,串联一起,围成了一个温馨的小世界。它常以浅绿、灰绿的面孔示人,以红的、白的、黄的、紫的喇叭喊话,心中的粉蕊常喷人一身。疏果在浅绿、灰绿的世界里,头碰头,脚抵脚,背靠背,肩并肩,胸贴胸地姿意生长。豇豆角、峨眉豆还担心木槿条会露风透气,毫不客气地要给它瞪鼻子上脸,又以隆重而高调的礼仪,发出倡议:各亮绝活,共同托举绿色家园的繁荣。 豇豆峨眉豆说:我成双成对,纵列正步,居高接续云霞烂漫,破译天宫密码,临下与诸君比邻,关节动态热身,深蹲,箭步弹移动。绿椒紫茄红杮黄玉米接招:我们在正面战场比拼,个个有变脸术,脱了绿皮马夹,便有红袍加身,一日不见,缕添新人。 地下宫殿里的土豆红薯花生不服气:我们优越啊,没有日晒雨淋,在隐蔽战线打地道战,迂回战,舒心美篇地设地造地成,谁敢斥责我们没有眼光。 葱姜蒜在一隅不服气了:像没有我们什么事儿似的,你哪一场战役少得了我们?满汉全席的旮旮旯旯里,都有我们的身影。 各执一词,难分高低胜负喔。它们在木槿条花栅栏的怀抱里,灵性地起承转合体内的营养素,吐露喜人的亮色,定时化作农人期期盼盼、心心念念的一朵心花,一颗壮果,自身免疫,抚慰农心,唱响乡歌,延绵旷野。 记得儿时的黑土猪是待在栅栏里。一次放学后,发现栅栏门虚掩着,仰头张嘴与栅栏等高的土猪不见了,母亲下地做活儿还未回来,猪槽里空空如也,一定是因为饥饿,土猪破栏而出,慌不择路,可能直奔大田的青菜青草去了。偌大的一个生产队,大小田块遍布十里长堤两边,土猪会跑向哪里呢?我急着请左邻右舍的伯伯婶婶们帮忙寻找。一想到要是土猪丢了,过年就没有肉吃了,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我的脑袋一片茫然。“幺姑啊,找到了,找到了。”天快黑了,一句响脆的呼喊划过天空。是王伯伯的声音。我速即收起眼泪,看到土猪一脸的自豪,尾巴有节奏地甩得老高,摇摇晃晃地走向栅栏里,我去合上栏栓,心里悬着的石头落了地。我赶紧给王伯伯和婶婶们倒了杯热茶。少不更事的我,在经历土猪失而复得之后,让它在栅栏里吃睡踏实,成了我每天思考的问题。 几年前的秋季,到湖北安陆钱冲银杏谷看银杏,方知安陆是银杏的故乡,银杏为县树,其境内的王义贞镇,拥有全国两大自然状态的古银杏群落之一。那时,安陆整个大地披上金色华服,掠过眼眸,让人情不自禁。每棵千年古银杏树干周围,被褐色栅栏圈住。当地人视银杏古树为吉祥树,每年择日在树枝上缠绕红布条,面对古树,虔诚祭拜、祈福,成为当地人的重要习俗。那仅有半人高的栅栏,无声胜有声:“游人止步”。那一根根栅栏木条表面,虽着墨沉褐,但光滑可鉴,一定是游人不能近古银杏之身,吸取丹气灵气神气,而唉之叹之,而紧贴栅栏,或手触之,或身靠之,日长月久所致。古银杏表皮干萎,出现大洞小结,筋骨隆起,刻痕盘旋,可一年一茬的黄金甲落地,说明其体内元气正盛。这与栅栏视古银杏如神灵菩萨,守护供奉,履钢铁卫士之责,铁面无私,防游人踮脚仰身,攀干附枝,与之搂搂抱抱,伤及皮肉,有直接关系吧。 街面或公园里的花坛,有的也采用白色,或浅褐、深褐木质栅栏,不高,约在盈尺上下,每根木条顶部为三角形,木条之间为金属片斜拉,可收拢,可展开。栅栏一面可长可短,围成平面或立体几何图形。栏内应季鲜花或绿植,要多诱人有多诱人。但是,人们驻足欣赏、拍照、与之合影,不亦说乎,却不越雷池一步。小草周围亦然。“小草仰头笑一笑,行人走路绕一绕。”已是共识。 南宁名茶展,无论是展馆里,还是露天展,精美的栅栏如影随形。且不说那茶花有几多名贵,那鬼魅似的绸缎花瓣,实在是勾人心魄,但只能保持距离,近观,静观,切不可亵玩焉。 自2020年疫情之后,有的小区楼栋门前,多了一处或两处栅栏,便于应急封闭。随着时间的推移,倒也常态化了。人们平和地在这可展开,可收拢的栅栏里,得月影碎银投下浪漫的诗笺,随秋露着意地上染生命的红色、橙色和金色,而去注意它,欣赏它。 在做了大孙女班上的劳动顾问,于一个周六上午,带领部分同学,在梦想庄园栽种一些蔬菜后,我和几位同学的心就留在了庄园里。同学们早到校,迟回家,时不时地去浇水、施肥、松土、补种、捡落叶……为不惊动门房保安和班级老师,我常站在学校铁艺栅栏外,静静地端详他们像菜苗一样生长。不经意间,被马校长发现,她悄悄地拍照,发到教学群:“顾问场外指导,学生场内操作。”
作者简介
梁春云,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湖北省作协会员,黑龙江省青年文学家作家理事会理事,《百姓作家》杂志社第一届理事会理事。已出版散文集四部,散文集《迎微背幽》已付梓,担任散文集丛书《东栏弄雪》主编,担任多部书籍副主编和特约编委,有诗歌和评论在学习强国发表,有散文被列为《高考作文范文》,作品在若干刊物和平台发表,并在全国和国际文学大赛中获各种奖项。
曾任经典文学网散文学院副院长,获得经典文学网授予的2020年度“十佳精英版主”和“每周一文”金牌教练称号,获得经典文学网授予的2021年度“十佳精英作家”称号。
(图文供稿:梁春云)
《新京都文艺》
欢迎原创首发佳作投稿!
投稿邮箱:874376261@qq.com
来稿请附个人介绍、自拍照片
以及注明作者微信号等通联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