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涂安行先生
《题周常义先生
“金桂湖之春”国画图》
简 评
艾国林
涂安行先生原作:
题周常义先生
“金桂湖之春”国画图
层崖峭壁耸苍穹,
磅礴山川气势雄。
瀑布直流垂碧落,
松涛摇荡撼青龙。
波扬绿水渔帆远,
鹊噪长堤游客雍。
满目流丹描胜景,
宜人春色画图中。
点评如下:
题图诗是为画作所题与画之内容主题相烘托的诗。它或述其内容,或点其主题,或升华其内涵,或对其意境而抒发情感,诗画合璧,相得益彰。如齐白石画作《不倒翁》所题:乌纱白扇俨然官,不倒原来泥半团。将汝忽然来打破,通身何处有心肝。
画中只能描出戴乌纱摇白扇的官(不倒翁),其意是讽刺鞭挞贪官,而丹青是不可能表达的。题了诗就景情融合,主题鲜明了。正如《西清诗话》所言,丹青吟咏,妙处相资。
涂先生题周常义《金桂湖之春》国画的诗,是做到了这点的。
一是诗与画中景不即不离,择其要者发挥。如层崖峭壁、瀑布、松涛、绿水,乃画中之物,化为诗中之景,景语即情语,情景相融。
二是化静为动,画得再妙也是静止的,只有诗才能使其动起来,有生气。诗中垂碧落的垂,松涛摇荡撼青龙的摇荡、撼等动词的运用,使得画作生意盎然。
三是想象合理,虚实相生。画中並无渔帆,也无游客,而金桂湖岂无渔舟,岂无游客?画者无无意,诗者有情。想象中有就是有,诗之撼青龙,渔帆远,游客雍都是想象,合情合理。首句的峭壁实写。二句的气势雄虚写。三句的瀑布垂碧落实写,四句的撼青龙虚写。无实不能切名勒物,无虚不能达旨传神。
四是不拘泥于画内,有画外之意。诗之尾联:满目流丹描胜景,宜人春色画图中,使读者可体会到咸宁之美,祖国山川的秀丽与雄奇,也可作金桂湖景区的导游词。
五是两联对仗合律,形象灵动。前人对仗讲究大部类同小部类也要同才算工。如天文部的天体、气象各成小类,动物部各有飞禽、走兽、鳞介、虫豸小类,在小类中对才算工。现在只要求词性对品即可。如垂碧落对撼青龙。碧落是道家称东方第一层天,碧霞满空叫碧落。后来泛指天上(天空)。瀑布与松涛,碧落与青龙都是名词,波扬与鹊噪都是主谓谓词组,合律即可。
当然,诗还提升空间,尾联若加大想象,不仅使诗尾翘高,也可使画面更生色。
作者简介:
艾国林,男,汉族,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人,1936年生,中学高级教师。曾任横沟高中、咸宁高中校长;咸安区诗联书画学会教育分会会长。中华诗词学会会员。


